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_货币制度

第二章_货币制度


2016/4/1
8
四、确立国家的货币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 式的资产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 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均在本国法律中 予以明确的规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制度是 不同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准备制度 (二)外汇准备制度 (三)物资准备制度
2016/4/1
14
(二)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准铸 造、流通金币,中央银行只以金块为准备发行一定 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达到一定金额的银 行券可以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 (1)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 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纸币和银行券仍然是 金单位,规定含金量; (2)金块本位制不再像金币本位制那样实行 辅币和价值符号同黄金自由兑换,规定黄金由政府 集中存储,居民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在达到一定数 额后,兑换金块; (3)银行券是一种强制流通、无限法偿的货 币。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金储备的实际 情况规定银行券的最低兑现额。。
2016/4/1 19
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 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 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 定汇率制度。 (一)各国货币比价的挂钩 即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主 要规定如下: 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21
(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在这种制度中,外汇与黄 金并列,共同构成国际储备 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 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 “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 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 际储备货币。
2016/4/1 22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 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另外的75% 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 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 (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 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 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 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 项目的支付。
2016/4/15二、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本位货币又称“主币”,按照法定的货币单位 制造的货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本位币的 最小规格为1个货币单位。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用法定金属材料 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其名义价值 等于实际价值,是一种足值的铸币。
2016/4/1
2016/4/1
23
(五)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 体系的一大特色。 “协定”确定了IMF的宗旨:(1)建立IMF机构,促进国际货 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借此提高会员国 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并扩大生产能力。(3)促进汇率稳定, 维护正常汇兑关系,借以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4)建立多边支 付体系,设法消除外汇管制。(5)为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纠正 国际收支失衡。(6)缩小或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的扩大。 “协定”赋予IMF以下职能:监督职能、磋商职能、融通资金 职能。
链接:/s/1kTDpFef 密码:ocnz
2016/4/1
1
第二章 货币的“规矩” ——货币制度
焦成焕(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2016/4/1
2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 规定的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 通的组织与管理等,简称币制。
2016/4/1
4
(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 货币单位的“值”。按照国际惯例, 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 币的名称。 在确定货币单位名称以后,还要 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即确定币值。 在金属货币充当本位币时,就是规 定单位货币所含的金属货币的重量; 当流通中的货币未与黄金直接脱离 联系的情况下,则是确定本国货币 的含金量,或是确定本国货币与世 界占主导地位的货币(如美元)的 固定比价,按1934年美国的法令, 一美元的含金量为13.714格令 (0.888671克); 当黄金在世界范围内非货币化以后, 确定货币单位的值是如何维持本国 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问题,即汇 率问题。
2016/4/1
15
(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即银 行券(货币)可兑换成能兑换金块的外 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有着相同 之处,一是货币单位规定含金量,国内 流通银行券,没有金币铸造、流通;二 是银行券是一种强制流通、无限法偿的 货币。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不同 在于,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兑换 外汇。 金本位制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中,金 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而金 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不完全的 金本位制。
2016/4/1
25
三、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内在矛 盾及危机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 首先反映在它是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关系 基础上的、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还反映在它是 一种不稳固的货币制度。这可从以下六点表现出来: 第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上也是一种世界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它 继承了战前的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的致命弱点,即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相 互牵连的弱点。 第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是“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汇率 钉得过死。 第三,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与黄 金保持直接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并不是很紧密的。 第四,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由于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而忽视了国 际收支的调节机制,所以引起所有国家都在争取国际收支盈余,而不愿采取措 施保持收支平衡。 第五,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无法控制资本流动,而战后国际游资又有了大 规模的膨胀,它在国际间游来游去,追求短期的利息差额或因汇率变动引起的 投机利润。这很容易引发国际通货膨胀。 第六,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最致命的弱点是它无法对付“特里芬难题”。
2016/4/1
9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一定量和 成色的白银为本位币币材 的货币制度,是最早的币 制。 基本内容是:白银为本 位币币材、自由铸造、足 值、有无限法偿能力、银 行券可能自由兑换、自由 输出输入。
2016/4/1 10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又称双重本位制,是指同时以黄金和 白银为本位币币材,两种铸币同时流通的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在历史过程中有三种不同的形态: (1)平行本位制。是一种金币和银币同为一国本位 币的制度。其基本内容是:自由铸造和熔化,有无限法 偿能力,金币与银币的价值和比价完全由市场决定。 (2)双本位制:又称复本位制。是一种金币与银币 同为一国本位货币,规定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率。 (3)跛行本位制。是一种金币与银币仍同为本位币, 金币与银币仍保持原来法定比价,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 铸造,银币则不得自由铸造,只能由政府铸造。1873年 美国停止银币自由铸造后实行的就是“跛行本位制”。
2016/4/1
24
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 50年代和60年代的部分时间里,布雷 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 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 的作用。 (一)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 济的发展 (二)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 对稳定 (三)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 (四)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2016/4/1
16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 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 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纸币一般由中央银 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其一定 法偿能力,由于纸币和黄金毫 无关系,货币的发行一般根据 国家经济需要由中央银行控制。
2016/4/1
17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黄金退出流通,切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联 系。 (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 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3)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投入流通 的。 (4)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正 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6/4/1
18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 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 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 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 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 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 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 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2016/4/1
29
三、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作用
从积极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1.基本上摆脱了基准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 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3.多种汇率体制能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状况 4.在一程度上缓和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
2016/4/1 26
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
2016/4/1
27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浮动汇率合法化 (二)黄金非货币化 (三)确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 (四)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2016/4/1
28
二、牙买加货币体系运行的特点
(一)国际储备多样化 (二)汇率制度多样化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多样化
2016/4/1
13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最早实行金币本 位制的国家是英国(1821年),后来,德国、法国、日本、美 国等许多国家都相继实行了金币本位制。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金币本位制崩溃,通行了近100年 (1816—1914)。金币本位制的崩溃的主要原因: (1)金币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了削弱;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黄金的需求日 益增加,但黄金的开采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相应地快速增长, 使得其供给满足不了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