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常识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常识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孕期中医药保健指导:
1 、妊娠呕吐:保持心情舒畅,少吃多餐;可用苏梗9 克,陈皮5 克,水煎当茶饮;点穴按压内关、足三里、太冲。

2、孕期便秘: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或橙汁;多吃粗纤维食品(包括地瓜、橘子、萝卜、小油菜等)、水果、绿色蔬菜;饭后适当运动。

3、妊娠咳嗽:多喝温开水;吃清淡的食物,少吃甜食;川贝粉(
2 钱)炖梨; 4 、孕期水肿:衣着宽松,不久坐久站,睡觉垫高双脚;茯苓15 克,米仁50 克,红枣7 枚煮作粥食用;鲤鱼煮汤、滤汁,将赤小豆100 克煮粥,等豆熟放入鱼汁两三匙调匀即可食用。

5、安胎保胎:保胎主要适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

如怀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腰部疼痛,小腹坠痛,两腿酸软,小便频繁,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 克,黄芪10 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 克,白术5 克、陈皮、甘草各
3 克,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苔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 克,熟地15 克,黄芩6 克,黄柏5 克,白芍12 克,川断9 克,山药9 克,甘草6 克,每日1 剂,水煎分 2 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 克,黄芪、当归各15 克,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摄安胎。

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中药治疗流产的效果。

二、产后中医药保健指导:
1、产后小腹疼痛:血瘀者可用益母草30 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2 、产后缺乳:指导正确哺乳,多吸吮,可用通草30 克煮汁代水炖猪蹄尖,食汤汁。

3、产后急性乳腺炎的预防:
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

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

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

哺乳期用橘核30 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

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

患病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4、产后大便难: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运动(可做产后保健操),临厕时按压迎香穴。

5 、产后伤口愈合困难,可用黄芪30 克煎水代茶饮。

6 、产后回乳:生、炒麦芽各30 克煎汁连服三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