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最新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班级:化本162姓名:秦芳婕学号:2016019025题目: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内容:1.简介日本水俣病事件2.日本水俣病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形成原因3.日本水俣病灾害灾情分析4.日本水俣病事件影响后果5.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格式要求:A4纸打印封皮: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内容:标题小四黑体,内容五号宋体字数:3000以上1.简介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2.日本水俣病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形成原因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

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

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

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

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

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

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

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

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

“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

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

“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

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

至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3.日本水俣病灾害灾情分析汞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是工业废水、含汞农药的流失以及含汞废气的沉降。

此外,含汞的矿渣和矿浆也是其来源之一。

水俣湾为什么会有含汞的海产品呢?这还要从水俣镇的一家工厂谈起。

水俣镇有一个合成醋酸工厂,在生产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两种化学物质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仅仅起促进化学反应的作用,最后全部随废水排入临近的水俣湾内,并且大部分沉淀在湾底的泥里。

工厂所选的催化剂氯化汞和硫酸汞本身虽然也有毒,但毒性不很强。

然而它们在海底泥里能够通过一种叫甲基钴氨素的细菌作用变成毒性十分强烈的甲基汞。

甲基汞每年能以1%速率释放出来,对上层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虾贝类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据测定水俣湾里的海产品含有汞的量已超过可食用量的50倍,居民长期食用此种含汞的海产品,自然就成为甲基汞的受害者。

一旦甲基汞进入人体就会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里,并且大部分聚集在人的脑部,粘着在神经细胞上,使细胞中的核糖酸减少,引起细胞分裂死亡。

水俣病的遗传性也很强,孕妇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可能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就连一些健康者(可能是受害轻微,无明显病症)的后代也难逃恶运。

许多先天性水俣病患儿,都存在运动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其病状酷似小儿麻痹症,这说明要消除水俣病的影响绝非易事。

由此,环境科学家认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当外界条件适应时,就可能导致过早爆炸。

例如在缺氧的条件下,一些厌氧生物可以把无机金属甲基化。

尤其近20年来大量污染物无节制的排放,已使一些港湾和近岸沉积物的吸附容量趋于饱和,随时可能引爆这颗化学污染“定时炸弹”。

4.日本水俣病事件影响后果1.受害人自己的矛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氮肥公司雇佣了当地50%到60%的劳动力。

众所周知,日本社会是一个封建制度继承性很强的国家,尊敬家长、长幼有序、所属单位就视为自己的“家”。

这种“家文化”在每个日本国民心中根深蒂固。

在他们心中,公司即是他们生活的提供者,也是他们的保护者,给他们提供生活来源。

作为回报,雇员们以信任和忠诚来尊敬公司。

当渔民们起来反抗公司的时候,雇员们就理所当然地站在了公司一边。

虽然很多雇员同情受害的渔民,但是这种家长制的信任文化不允许他们背叛公司。

结果导致不同立场上的市民之间很难相互沟通,使得人际关系和信任关系这一社会存在的基础长时间受到损害,在同一地区出现了群体割裂。

由此引发的受害者群体、应负责任的公司和地方、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持续了近50年之久。

在这个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冲突中, 水俣病的患者是最大的受害群体。

2.对大自然的馈赠望而却步渔民的生活早已深深地嵌入传统的大自然的恩惠中,大海被视为浪漫的化身、生命的恩赐。

水俣病的产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出现割裂,改变了几千年来渔民们与大海之间融洽的关系,给当地居民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渔民和他们的家人因为食用了受污染的海产品, 成为“水俣病”的受害者。

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甚至家破人亡。

对死去的渔民来说, 不仅仅是他们的食物被污染了, 就连自己对大自然的根本看法都被污染了,它如同一场可怕的梦魇留在许多人的记忆当中。

3.邻里关系僵化更为严重的是,水俣病不仅改变了水俣湾居民的社会关系,而且改变了几千年来渔民们之间融洽的关系,大家避而不见,不说一句话,邻里关系日趋紧张。

4.水俣镇经济发展的衰败一旦发生汞中毒,患上水俣病,人体往往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持久伤害。

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贝类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

另外,由于捕鱼业的衰败和对水俣病的恐惧,到此地的游客锐减,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

同时,氮肥公司在由电化学向石油化学方向转型时,职工纷纷调离该厂,因而人口不断减少,对区域性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水俣湾外的被称为“不知火海”的海域,也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条。

5.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从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的时代,与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有不少相类似之处,因此,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发生、处理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斗争和博弈,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以下五点启示。

第一.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启示在日本政府,民间社会,大学研究机构,媒体等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斗争是长期的。

对于中国作为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目前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从战略思考的层面在战略规划的层面下功夫,否则我们也会重走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少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

这样的代价并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如何处理好公民社会发展与本国文化冲突之间的矛盾。

这次11天日本的工作访问中,我们原先考虑的日本民间组织发展,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实际上公民社会的运作与日本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明显的,而且也是长期的;水俣市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工业化的都市,表面上,人口增多,大厦林立,市场繁荣,而工业化和现代化给水俣人民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幸福,这样的案例在中国也不乏其相类似的案例。

而民间组织发展需要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例如民间组织应建立在社区服务基础上,取得实践的经验,结合本土文化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办法,再逐步进入倡导领域,这样的倡导才可能有说服力和达到实际的效果。

第三.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应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

从日本水俣病事件的过程中,律师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一方面法制完善,另一方面依法行事。

目前中国正朝着法制化国家方面努力和发展。

因此,如何发挥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是最大可能的发挥法律体系中的主体机构例如:检察院,法院和律师协会等的作用。

否则事件的处理永远留下了行政化的烙印,不利于法制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第四.进一步发挥媒体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从日本水俣病事件处理前后五十五年的经验和教训中可以发现,媒体的作用十分明显,而且日本媒体一直在长期关注,无论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媒体的作用,依然有很多挑战,例如,记者的人身安全保障,媒体的相对独立性和媒体客观、真实和专业的报道等。

第五.利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工业发展经验和教训,水俣病事件发生55年过程中,国际组织,国际知名人士,国际会议等介入促进了日本政府的不断改革和改进,推动了事件有序的处理和解决。

这一方面中国民间社会还缺乏经验,当然也有不少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在中国污染环境的案例,如何利用国际社会的力量,减少本土的污染,促进污染处理技术的引进,保证企业能够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