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风电
整机制造业市场格局及发展态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 )
产业综述
1.新增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一
2009年,我国继续保持风电设备生产和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据统计,2009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K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
与2008年当年新增装机615.37万KW相比,2009年新增装机增长率达124.3%,累计装机增长率达114.8%,连续第四年翻番。
参照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对全球风电装机的统计数据,2009年底我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装机容量2580.5万KW,全球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2.海上风电机组开始并网发电
如果说2007年中海油在渤海湾安装的一台金风1.5MW 风电机组是我国对开发海上风电的一个尝试,那么2009年3月20日由华锐风电研制的首台3MW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大
桥海上风电场的安装成功,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的海上风电开发正式拉开帷幕。
2009年9月,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首批三台机组并网发电,从此使我国电力消费中首次出现海上风电。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它的建成和投运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上风电场的开发设计、施工组织、运营管理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体现了我国在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3.我国迈进多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门槛
2005年,我国风电场新安装的兆瓦级风电机组(≥1MW)仅占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21.5%。
随着国内企业兆瓦级风电机组产量的增加,2007年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占到当年新增市场的51%,2008年占到72.8%,2009年占到86.86%。
兆瓦级风电机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市场的主流产品。
图1 2005~2009年我国各年新增装机平均功率
在兆瓦级风电机组中,当前投产量最多的是功率为1.5MW的机型。
2009年我国共安装了约6790台功率为1.5MW 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18.5万KW,占新增装机容量的73.8%。
2009年我国在多兆瓦级(>2MW)风电机组研制方面也出现新的成果,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2.5MW和3MW 的风电机组已在风电场投入试运行;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MW海上风电机组已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我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风能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功率为5MW的风电机组。
我国开始迈进多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门槛。
4.财政奖励政策对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为支持风电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风电产业发展,财政部于2008年印发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风电设备产业化。
文件下发后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先后有华锐、金风、东汽、浙江运达、湘电风能、国电联合动力、广东明阳等7家整机企业获得了该项奖励。
目前7家企业基本具备了兆瓦级风电机组设计能力和制造的关键技术,通过引进或开发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控制策略、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检测装置等研发平台、培养专业的风电技术人才等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
2009年,上述7家企业获奖机型装机容量占到全国新增市场的69%,为我国风电产业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以上述企业为代表的国内整机制造业凭借已形成的自主研发能力,开始自主研发新的产品并且已取得一定成果。
国家财政部“以奖代补”的政策对提高我国风电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场格局
1.2009年中国新增装机市场格局
200年我国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继续保持市场“三甲”的位置。
2009年华锐新增装机349.5万KW,金风新增装机272.2万KW,东汽新增装机203.6万KW,三家企业合计825.3万KW,占全国新增市场的59.8%,独据大半市场。
排在第四位以后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最高不到80万KW,与前三家企业差距较大。
市场份额从高到低依次是国电联合动力、广东阳明、Vestas、湘电风能、GE、Suzlon、Gamesa、上海电气、浙江运达等。
新增装机在10万~80万KW的有16家企业,这16家企业合计新增装机500万KW,占我国新
增市场的36.2%。
2009年新增装机低于10万KW有20多家企业,其中多数企业刚刚进入样机试运行阶段。
这些企业合计装机55.12万KW,仅占全国新增市场的4%。
在2009年全国新增1380.32万KW风电装机中,前三家企业占59.8%,前十家企业占84.9%,表现出很高的产业集中度。
2.2009年中国累计装机市场格局
截止2009年底,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商累计市场份额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华锐、金风、东汽、Vestas、Gamesa;排在6至12位的分别是GE、明阳、联合动力、Suzlon、运达、湘电风能和上海电气。
与2008年相比,在前五位排名中,华锐超过金风排在第一,东汽和Gamesa互换了位置,分列第三和第五位,Vestas仍然排在第四位,如图6。
在6至12位排名中,GE继续保持第6位没有变化;广东明阳和联合动力进步明显,都从2008年的10名以后一跃跨入进了前10位。
从图6看出,2009年前12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接近或超过2008年的2倍,有2家企业增长不明显,
分别是浙江运达和Vestas,有1家企业——Gamesa——新增装机容量低于2008年数据。
从累计装机容量来看,市场排名前10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占全国累计市场份额的85.3%,同样呈现出很高的集中度。
发展态势
1.产业布局加快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的逐步浮出水面,国内整机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快了产业布局。
如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国电联合动力、广东明阳等整机企业目前均已在毗邻国家规划的风电基地异地建厂。
这种布局由于贴
近市场,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并可保证交货期限,对企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不过,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制造业的发展和增加地方税收,制定了一些地方政策来促使整机制造企业在本地建厂。
这种行政干预手段由于没有考虑当地的产业配套体系和人力资源特点,如盲目投资建厂,势必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需引起各方的关注。
表1 国内部分整机制造企业产业布局
2.销售模式创新
随着国内整机制造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整机制造企业为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辟了新的销售模式。
如金风科技除了延续凭借订单销售的模式外,基于国外工程总承包(EPC)合同的思路,开始探索将开发风电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2007年,金风科技注册成立了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风电场的开发,并统一采购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当风电场建设完成之后,通过出售股权来实现投资收益,同时也拉动了风电机组的销售。
另外,宁夏银星、山东长星等一些整机制造企业也开始投资风电场开发,为自己生产的风电机组开辟了市场。
3.机组价格下降
自2008年开始,我国风电机组的市场售价出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进入2009年,风电机组的市场售价迅速走低。
到2009年底,国产风电机组的市场价格已从2008年初的每千瓦6200元下降到每千瓦5000元以下。
对于国产风电机组市场售价大幅降低的原因,业者给出多种答案,如国产化程度提高、原材料价格下降、运输成本降低、规模效益加大等等。
还有人提出一种原因,即一些企业为了在项目招标中中标,违背市场规律不惜降价,引起其他企业跟风。
这种不正常的价格战果真存在,不但不利于企业自身,势必也会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4.设备出口增加
全球风电市场的迅猛发展,给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
从2007年开始,我国一些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开始探索向海外市场扩张。
到2009年底,已经先后有保定慧德、浙江华仪、金风科技、上海电气、江苏新誉等多家企业
实现了整机出口。
尽管目前出口数量不大,但这种探索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
从2009年统计数据看,国内风电设备出口正在稳步增加。
表2 2008-2009年我国部分整机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