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指示剂溶液的配制
一、常用酸碱指示液和混合酸碱指示液
1.酸碱指示液
酸碱指示液一般用质量体积百分浓度表示,配制方法也比较简单,常用指示液法及变色范围列于表2-5
表2-5 常用酸碱指示液的配制及变色范围
2.混合酸碱指示液
酸碱混合指示液,一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示液混合而成,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变色更加敏锐,另一种是由一种指示液和一种惰性染料溶液混合而成,也是利用颜色的互补使变色更加敏锐,常用酸碱混合指示液的组成及颜色变化如下表2-6
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查看详情
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查看详情 JIT
>>>德信诚深圳培训中心 E-mail:55top@ 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
表2-6 常用酸碱混合指示液的组成及颜色变化
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液
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指示液有以下几种。
1.氧化还原型指示液
这种指示液本身就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颜色不同,因此,在等量点附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颜色改变,指示终点的到达,常用以下几种:
(1)二苯胺磺酸钠(5 g/L)
要时过滤备用。
用时现配。
(2)邻苯氨基苯甲酸(2g/L)
过滤,能保持几个月不分解。
(3)邻二氮菲亚铁(1g/L)
可保存一年。
2.专属指示液
专属指示剂是指在碘量法中使用的淀粉指示液。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可溶性)可以和
I 2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支链淀粉(不溶部分)与I
2
作用较弱,且生不易逆转的红紫色
配合物。
所以,在配制指示液时,要用可溶性淀粉。
淀粉指示液的浓度为5g/L,可按下法配制:
称取0.5g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加10mL水调匀,徐徐倒人90mL沸水中,微沸2min,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1mlHgI
2以抑制细菌作用,如果使用时现配现用,可不加HgI
2
三、金属指示剂溶液
金属指示剂用于配位滴定中。
(1)铬黑T (5g/L) 它的水溶液不稳定,易聚合变质,常用配方有两种。
(2)钙指示剂它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都不稳定。
常与干燥NaCl按1+100的比例研细棍匀。
密闭保存可长期使用。
(3)酸性铬蓝K(5g/L)
二试纸
一、PH试纸
国产PH试纸分为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两种。
广泛PH试纸按变色的
PH范围又分为1-10,1-12,1-14, 9-14四种,最常用的是1-14的PH试纸。
精密PH试纸按PH变色范围分类型更多,但精密PH试纸要测定的PH变化值小于1,因此,很容易受空气中酸碱性气体的干扰,不易保存,如要求精确控制溶液的PH值,最好用酸度计测定。
二、试剂试纸
试剂试纸是将不同的试剂浸在滤纸上,用于检查各种气体,酸、碱及氧化剂等,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几种。
(1)乙酸铅试纸将滤纸浸人10%(m/V%)的乙酸铅溶液中。
取出在无H
2
S气的气氛中晾干。
遇H
2S多变黑,用于检查H
2
S。
(2)淀粉碘化钾
(3)溴化汞试纸
三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
在定量分析中,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不仅要准确地进行各种测量,还要正确地记录和计算。
分析结果的数据不但表达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也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
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时,保留几位数字是很重要的。
一、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所保留的有效数字中只有最后一位
数字是可疑的。
记录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时,不仅都必须是有效数字,而且其保留的位数
也应与所用的方法和精密度相适应。
例如,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可以称到小数点后第四位,若称得某物体质量为0.7304g,其实际质量应在0.7304士0. OOOlg之间。
常量滴定管(50ml,或25mL)可以读到小数点后第
二位,若读取体积用量为25. 32ml,,则其实际用量应在25. 32士0.Olml,这些数字的最后
一位都是可疑的。
因此有效数字不仅表明数量的大小,也反映出测量的准确度,其数字包
括所有准确数字及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数字“0”在数据中有双重意义。
当用来表示与测量精度有关的数值时,它是有效数字;当用来指示小数点位置时,只起定位作用,与测量精度无关,则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用
分析天平称得物体质量为0.1240, 0.1503及0.0126g时,数字前的“0”均为定位的,数字
中及后面的“0”均为有效数字。
对于含有对数的如pH, 1gK等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其整数部
分只说明这个数的方次。
例如pH = 8.32,即
[H+] =4.8 X 10-8mol/L 1gK=10.69 即K=4.9 X1010,都是两位有效数字,整数8和10指明
的是方次。
此外,在计算中常遇到分数、倍数的关系,应视为多位有效数字。
例如,从250ML容
量瓶中移取25ml溶液,即取容量瓶中总量的1/10,不能将25/250视为二位或三位有效数字,应按计算中其他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对待。
二、数字修约规则
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时,应根据测量精确度及运算规则,合理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弃去不必要的多余数字。
目前多采用“四舍六入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看单双,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修约。
此规则是:被修约的那个数字等于或小于4时,舍去该数字;等于或大于6时,则进位。
该修约的数字为5时,若5后有数就进位;若无数或为零时,则看5的前一位为奇数就进位,偶数则舍去。
例如,下列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时,结果如下:
5.6423 -5.642S. 7366一5. 7377.7315 -7.7327.7365 -7.736
8.63452 --.6358.63450 =8.6348.63350 -8.6348.633502 =8.634
修约数字时,只能对原数据一次修约到所需要的位数,不能逐级修约。
例如,将18.4546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应得18. 45;若将该数值先修约成18.455,再修约为18.46是不对的。
三、运算规则
在运算过程中,正确保留各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对分析结果有很重要意义。
运算和记录数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则。
(1)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或其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字为依据,对所有的数字进行修约后再计算。
例如,34. 37, 0.0154, 4. 3275三数相加,其中34. 37的绝对误差最大,为士0.01,其他误差小的数不起作用,计算时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可。
三数修约后34.37, 0.02, 4.33之和为38. 72.
(2)几个数据相乘或相除时,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或相对误差最大的数字为依据,进行修约后进行乘除运算。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也可在计算后再修约。
(3)若某一数据的第一位数字大于819. 25mI.只有三位,在计算时可按四位有交
(4)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如计算平移位或三位有效数字。
(S)通常对于组分含量在10%以上时字四位;含量1%一10%时,三位有效数字或二位有效数字。
(6)以误差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日最多取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