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通过总结前人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和思路。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
【要点梳理】要点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R型菌——无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rough)S型菌——有荚膜,使人或动物患病,菌落光滑(smooth)(2)体内细菌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要点诠释:①实验内容:注射结果第一组:无毒R 型活菌 小鼠 不死亡第二组:有毒S 型活菌小鼠 死亡 第三组:有毒S 型活菌 有毒S 型死菌 小鼠 不死亡 第四组:无毒R 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 型菌 小鼠 死亡 S 型活菌 S 型活菌 ②结果分析第一组实验结果说明R 型细菌没有毒性 第二组实验结果说明S 型细菌有毒性第三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 型菌没有毒性第四组小鼠死亡,证明R 型细菌能转化为S 型细菌,说明S 型细菌含有促使R 型细菌转化的物质。
③实验结论S 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1944年·美国·艾弗里)要点诠释:①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 型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 ,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DNA 的纯度越高,转化就有效;如果用DNA 酶分解从S 型活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②分析结论:DNA 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 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功能。
(4)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注射 加热 结果注射 结果注射 结果 分离 培养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菌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两实验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的R型和S型。
(2)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思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2)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要点诠释:①T2噬菌体的模式图:②生活方式:寄生,不能独立生存。
③组成:蛋白质和DNA。
④增殖:在自身DNA的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原料与能量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DNA,进行大量增殖。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如下图所示。
(3)实验原理: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活细菌体内的一类病毒,最终导致细菌细胞瓦解。
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
一般来说,蛋白质含S不含P,而DNA含P不含S。
因而可将噬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用同位素标记来分析DNA和蛋白质在噬菌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实验过程:①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 P的培养基→含32 P的细菌②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 P的细菌→含32 P的噬菌体③已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4)实验结果:含35S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高,沉淀物的放射性低。
含32 P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低,沉淀物的放射性高。
(5)实验分析因为上清液中含侵染后噬菌体外壳,沉淀物含被侵染的细菌,所以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
可见,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亲代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完成的。
(7)结论:直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间接证明:①DNA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②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遗传性状。
不能证明: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要点二: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
(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要点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1)遗传物质类型(2)表述分析①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和RNA,朊病毒除外)。
②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体内只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凡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在只含RNA的少数病毒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
④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由于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只有极少数的DNA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
因此,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①细胞生物大多数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如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肝炎病毒②非细胞生物【典型例题】类型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例1、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R型活细菌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细菌,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肯定进入了R型细菌细胞中,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②③④R型细菌在S型细菌中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RNA、荚膜多糖等作用下,都不发生这种转化,这正好说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理解以及对照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实验变量和不变量各是什么。
【举一反三】:【变式】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这一现象说明了()。
①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②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③DNA是遗传物质④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R型细菌的DNA不是遗传物质⑤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⑥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答案】D类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例2、科学家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B.搅拌使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C.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D.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起作用【答案】A【解析】搅拌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通过离心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噬菌体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因在侵染过程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故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DNA是遗传物质,其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正确选项的能力。
【举一反三】:【变式】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答案】D类型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例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二者致病斑不同,如图中A所示。
结合图示分析B图中(a)(b)(c)3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简答B图中的问题:(1)(a)表示用________感染烟叶,结果是________。
(2)(b)表示用________感染烟叶,结果是________。
(3)(c)表示用________和________感染烟叶,结果是________。
(4)(d)表示用人工合成的新病毒产生的后代,其特征是________。
(5)整个实验说明________。
【答案】(1)TMV的蛋白质外壳无侵染作用(2)HRV的RNA单独有侵染作用(3)TMV的蛋白质外壳HRV的RNA合成的新病毒有侵染作用(4)全为HRV型(5)RNA是HRV的遗传物质【解析】从图观察可知两种病毒均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
图B中(a)是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没有病斑,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图B中(b)为HRV的RNA感染烟叶,结果出现HRV病斑,说明HRV的RNA有侵染作用;图B中(c)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组合的新病毒可使烟叶患病,症状与HRV的病斑相同。
整个实验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点评】设法将RNA和蛋白质分开,然后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其在遗传中的作用,仍是本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举一反三】:【变式】豌豆的DNA有84%存在于染色体,14%存在于叶绿体;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中,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
上述事实不能说明()A.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 B.蛋白质是染色体主要成分之一C.叶绿体也具有遗传物质 D.DNA不仅仅存在于细胞核中【答案】A【解析】蛋白质占据染色体的48.9%,说明蛋白质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除细胞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存在少量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