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技术部指标控制技术措施
一、提高油井免修期和减少作业返修率的措施
2、采取针对性措施
7%
6%
22%
45%4%16%2014清检井占比图
蜡卡砂卡泵原因偏磨
杆断
其他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采取油井杆管磨损占比45%,泵原因上修22%。
针对此现状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①油井生产磨损集中在定向井,目前采区定向井共有57口,在作业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油管替换,采用降级使用的压裂管N80-88.9mm油管,在磨损段下入扶正器试验。
试验抽油杆防偏磨装置等。
②加强检泵质量,对起出的泵进行及时清洁检修,经打压合格后方可使用入井,磨损严重,超过3年的泵予以报废。
③保持合理流压,优化油井工作制度参数,改善杆、管、泵工作环境。
及时调整抽油机参数,调平衡、冲程、冲次、间开时间等
④加强洗井质量管理,提高洗井有效率
采油队配备洗井监督员,严格监督洗井质量,技术部每月对洗井质量进行考核。
⑤加强修前诊断和处理力度,减少修井工作量
对于出现的不正常井技术部人员和基层队技术人员都亲自到现场采取憋、碰、洗等措施,提高修前诊断率,减少误修井。
保证采取憋、碰、洗等措施处理率达到100%,防止误修井。
3、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
坚持“一井一策,因井制宜”以管理为手段,以技术作支撑,以管理为根本,强化作业管理,突出防磨、防腐、防垢措施,降低不正常井影响产油量。
不断延长油井免修期。
4、节约成本,降本增效
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细化成本管理和控制标准,按生产过程编制的单井定额为依据,不浪费生产材料,对废旧物资油杆管进行修复使用,达到利益最大化,降低采油成本。
5、加强作业监督管理工作
(1)作业监督必须及时反馈作业效果及其它问题信息,对检泵维修作业的现场工序质量及过程操作监督,监督现场施工,实现工序标准零缺陷,提高现场描述工作,作业监督员详细真实描述施工过程,对结蜡、结垢、磨损、出砂泥浆,配件工况,管柱数据等情况准确记录,提高措施针对性。
形成预防和杜绝返工井,作业无效的发生,促使作业队缩短占井周期,早交井,交质量合格井,对检泵维修作业质量行使考核权。
(2)在一手抓现场监督工作管理的同时,要一手同施工单位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沟通制度,定期沟通问题,严重问题及时沟通,力争在过程中解决问题。
针对施工单位存在的延误工期、违反工艺纪律、工程质量、工具材料质量、资料录取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与施工单位进行了工作沟通和现场情况反馈,使施工单位明白自身的问题,促进施工单位的工作。
(3)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工作热情,发扬“埋头苦干”的企业精神。
二、保证钻井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方面措施
1、直井井身质量控制
(1)二开钻具使用7寸钻铤,根据地层情况选用钟摆钻具组合与满眼钻具组合,有效降低井斜增大趋势。
(2)防斜打直,抓好易斜井段的防斜监督工作。
在1800-2200米易斜段钻进时,巡井监督现场测斜情况。
(3)直井每钻进200m以内进行测斜,易斜井段加密测斜。
并绘制井眼轨迹水平投影图,防止井底位移超标。
2、定向井井身质量控制
定向井现场施工按《钻井井身质量管理规定》执行。
检查控制井身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和井眼轨迹预测图。
监督定点测斜、跟踪绘制井眼轨迹图,做好临井防碰工作。
审查井斜数据处理结果。
定向、扭方位旁站监督。
(1)定向井使用牙轮进行定向,达到井眼平滑的趋势,防止出现较大的狗腿度。
井眼轨迹争取做到造、增、稳、三段制井眼。
(2)全程使用无线随钻进行跟踪,避免二次调整井斜、扭方位。
(3)平台井利用防碰软件进行实时跟踪,每30m取一次井斜方位数据,做到安全快速钻进。
造斜完成后,在易粘卡钻具井段,使用原油作为润滑剂,有效预防粘卡事故。
3、表层套管必须按工程、地质设计要求下足310米(正负2米)。
因大安区块2008年出现过表层套管下沉的现象。
不要出现多打进尺,少下套管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罚款50000元。
4、油层套管尾管必须按设计要求下一根,长度不少于10米。
5、下油层套管前必须下钻通井,循环处理泥浆,这样做既是为了保证下套管顺利,也是为了保证固井质量。
如果发现不通井下套管,一次罚款10000元(按合同执行)。
6、泥浆处理剂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书。
钻井液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后期采油效率,钻井液工程师要以“压而不死,活儿不喷”为原则,进行一次井控控制,对固控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使用是钻井液控制的关键。
泥浆密度高出设计0.01g/cm³扣钻井工程款10000元。
7、固井监督方面,配合固井监督召开固井协作会。
参加固井施工分析会,检查固井施工数据、设备和井眼准备,检查套管规格及其附件。
检查下套管措施。
旁站监督套管通径、丝扣清洗和长度丈量,监督下套管作业。
检查固井队提供的水泥浆化验数据和固井施工设计。
旁站监督固井作业,重点监督水泥灰比重、添加剂质量和数量、替量准确、碰压要明显、整个固井施工作业不得中停。
根据现场提供的电测资料,了解固井质量。
8、如发生工程事故(或复杂情况),钻井队恢复正常钻进后24小时内,提交工程事故(或复杂情况)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