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2008-2009学年下学期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B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 )A.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运动范畴D.意识范畴5.“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C )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1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C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11.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C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12.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C )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B )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D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5.剩余价值率是( D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16.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 C )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17.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C )发展阶段。
A.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是(A )说的。
A.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C )A.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本质上融为一个阶级B.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利益上没有差别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20.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魔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B )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是(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AB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C.人的意识的创造性D.人类活动的受动性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4.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因为( AD )A.逻辑证明是实践之外的辅助标准B.实践检验的结果还靠逻辑证明来判决C.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D.逻辑证明是与实践检验互补的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法5.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BC )A.政治学B.文学C.道德D.修辞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构成的理解是()A.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C.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构成D.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7.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BC )A. 消灭阶级和剥削B.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C.共同富裕D.按劳分配8.在列宁时期,哪些是不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策主张(ABD )A.实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B.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D.实行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9.“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AC )的社会状态。
A.相互联接B.互不关联C.两种不同D.基本相同10.社会主义国家在早期模式建构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是()A.否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要性B.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规律C.计划高于一切D.平均主义试卷A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A 5A6A 7D 8C 9D 10C11C 12C 13B 14D 15D16C 17C 18A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AB3 ABCD4 AD5 A BC6 ABCD7 BC8 ABD9 AC10 ABCD2008-2009学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D )。
A.历史唯物主义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剩余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2.“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3.“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4.“我思故我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C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7.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B )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C )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9.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D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10.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C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11.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12.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A.人之初,性本善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C.人是符号动物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5.剩余价值率是(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16.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发展阶段。
A.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是()说的。
A.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8.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表达是()A.世界市场B.世界消费C.世界交往D.世界历史1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A.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本质上融为一个阶级B.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利益上没有差别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20.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魔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