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1.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1.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三、梭伦改革的影响与局限 1.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 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②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经济实力增强,为雅典民主政治的 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2)政治上: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使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形成。 ②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政治权利的规定,使下层平民也获 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恢复公民大会等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 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局限: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许多措施带有 “折中”色彩,带有历史局限性,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 解决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模块链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国商鞅变 法,实力强大,统一全国。为建立中央集权准备了条件。(2)内 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设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秦统 一后,推广到全国。 法家思想:秦国奉行法家思想,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 集权等措施都是法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误区警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 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 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 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 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六、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 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 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主要措施
基本特点
经 颁布“解负令”,规定占有土地的 济 最高限额;制定“遗嘱法” 领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下层平
目的: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措施:带有“折中”色
域 民的就业机会
彩,对贵族和平民采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多 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
政 寡来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措施
特点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 行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 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 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 最长久的改革
文化 习俗
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 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小家庭政 策
(4)影响最为深远,不 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 也有重大影响
3.军事: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 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文化 (1)私人讲学兴起,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史论要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时代潮流, 打击奴隶制旧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客观上推动了历史 的进步。这与提倡顺势改革,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政体的法家思想不谋而合。
第1讲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危机 (1)贵族政治下,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2)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 3.形势紧迫 (1)雅典社会动荡使经济发展迟缓。 (2)周围城邦实力增强,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立场
治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 结果:既为雅典民主
领 机关,创设“四百人会议”和公民 政治奠定了基础,又
域 陪审法庭
带有历史局限性
【误区警示】“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 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 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
【模块链接】“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的贡献:改革动摇了旧氏 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了基础。
四、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1.经济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促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 (2)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 (1)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 (2)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 封建专制统治。
商鞅变法的影响 【例题】(2009·浙江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 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 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 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五、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特点
措施
特点
经济 军事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 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 量衡器 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 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1)核心内容是鼓励 “农战”和实行“ 法治” (2)实质是废除奴隶 主贵族特权,建立 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 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解题分析】本题通过“商鞅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 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 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回答第(1)题要精读 材料,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题考查商鞅变 法的影响。 答案:(1)原因: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等措 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