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前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


技术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4)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 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 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二、超前小导管主体施工 1、 该段隧道采用的是φ 50 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 小导管为∮50*4mm 热轧无缝 钢管; 2、超前小导管长度为 5.0m,环向间距 40cm; 3、超前小导管外插角:第一排 30°,第二排 7°。每施工二排超前导管后,开挖 上导坑及第一次喷射砼、架设钢架,初期支护完成后,隔 3.6m 再打另二排钢管,超前 小导管保持 1.36m 以上的搭接长度; 4、超前小导管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液,水泥浆水灰比为 1:1,小导管注浆压力为 0.5-1.0Mpa,稳压时间为 10min,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量,当不适宜注浆时采用 填筑水泥砂浆或其它方式施做,以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平均 100,最大 150
水准仪或断面仪:每 20m 平均 150,最大 250 平均 100,最大 200 +100,-0 +200,-0 平均 100,最大 250 尺量:每 20m 检查一处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3 处 测一个断面
仰拱、隧底超挖(mm)
交底人:
接交人:

技术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4)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 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 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二、超前小导管主体施工 1、 该段隧道采用的是φ 50 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 小导管为∮50*4mm 热轧无缝 钢管; 2、超前小导管长度为 5.0m,环向间距 40cm; 3、超前小导管外插角:第一排 30°,第二排 7°。每施工二排超前导管后,开挖 上导坑及第一次喷射砼、架设钢架,初期支护完成后,隔 3.6m 再打另二排钢管,超前 小导管保持 1.36m 以上的搭接长度; 4、超前小导管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液,水泥浆水灰比为 1:1,小导管注浆压力为 0.5-1.0Mpa,稳压时间为 10min,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量,当不适宜注浆时采用 填筑水泥砂浆或其它方式施做,以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5
5、施工时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
项 次 1△ 2 3 4 5 项 次 检查项目 锚杆数量(根) 锚杆拔力(kN) 孔位(mm) 钻孔深度(mm) 孔径(mm) 检查项目 破碎岩、土 1△ 拱部超挖 (mm) (Ⅰ、Ⅱ类围岩) 中硬岩、软岩 (Ⅲ、Ⅳ、Ⅴ类围岩) 硬岩(Ⅵ类围岩) 2 3 边墙超挖 (mm) 每侧 全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少于设计 28d 拔力平均值≥设计值, 最 小拔力≥0.9 设计值 ±50 ±50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接分项工程统计 按锚杆数 1%且不小于 3 根做拔力 试验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检查方法和频率
3
5、施工时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
项 次 1△ 2 3 4 5 项 次 检查项目 锚杆数量(根) 锚杆拔力(kN) 孔位(mm) 钻孔深度(mm) 孔径(mm) 检查项目 破碎岩、土 1△ 拱部超挖 (mm) (Ⅰ、Ⅱ类围岩) 中硬岩、软岩 (Ⅲ、Ⅳ、Ⅴ类围岩) 硬岩(Ⅵ类围岩) 2 3 边墙超挖 (mm) 每侧 全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少于设计 28d 拔力平均值≥设计值, 最 小拔力≥0.9 设计值 ±50 ±50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接分项工程统计 按锚杆数 1%且不小于 3 根做拔力 试验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检查方法和频率
月 日

月 日
4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三级)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施工技术交底项目 交底提要 黄延高速 LJ-12 合同段 府村川隧道 工程部位 交底日期 2014 年 04 月 01 日
V 级围岩超前小导管 交底对象 隧道施工队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打印 7 份(工程部部长+工程部技术员+安质部部长+质检员+档案室+施工班组)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平均 100,最大 150
水准仪或,最大 200 +100,-0 +200,-0 平均 100,最大 250 尺量:每 20m 检查一处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3 处 测一个断面
仰拱、隧底超挖(mm)
交底人:
接交人: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平均 100,最大 150
水准仪或断面仪:每 20m 平均 150,最大 250 平均 100,最大 200 +100,-0 +200,-0 平均 100,最大 250 尺量:每 20m 检查一处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3 处 测一个断面
仰拱、隧底超挖(mm)
交底人:
接交人:

1
5、施工时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
项 次 1△ 2 3 4 5 项 次 检查项目 锚杆数量(根) 锚杆拔力(kN) 孔位(mm) 钻孔深度(mm) 孔径(mm) 检查项目 破碎岩、土 1△ 拱部超挖 (mm) (Ⅰ、Ⅱ类围岩) 中硬岩、软岩 (Ⅲ、Ⅳ、Ⅴ类围岩) 硬岩(Ⅵ类围岩) 2 3 边墙超挖 (mm) 每侧 全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少于设计 28d 拔力平均值≥设计值, 最 小拔力≥0.9 设计值 ±50 ±50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接分项工程统计 按锚杆数 1%且不小于 3 根做拔力 试验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 10% 检查方法和频率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级)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施工技术交底项目 交底提要 福建二公司黄延项目部 府村川隧道 工程部位 交底日期 2014 年 04 月 01 日
V 级围岩超前小导管 交底对象 黄延 LJ-12 标总工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打印 3 份(公司+项目总工+档案室)
技术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4)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 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 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二、超前小导管主体施工 1、 该段隧道采用的是φ 50 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 小导管为∮50*4mm 热轧无缝 钢管; 2、超前小导管长度为 5.0m,环向间距 40cm; 3、超前小导管外插角:第一排 30°,第二排 7°。每施工二排超前导管后,开挖 上导坑及第一次喷射砼、架设钢架,初期支护完成后,隔 3.6m 再打另二排钢管,超前 小导管保持 1.36m 以上的搭接长度; 4、超前小导管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液,水泥浆水灰比为 1:1,小导管注浆压力为 0.5-1.0Mpa,稳压时间为 10min,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量,当不适宜注浆时采用 填筑水泥砂浆或其它方式施做,以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月 日

月 日
6
7
月 日

月 日
2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二级)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施工技术交底项目 交底提要 黄延高速 LJ-12 合同段 府村川隧道 工程部位 交底日期 2014 年 04 月 01 日
V 级围岩超前小导管 交底对象 工程部、安质部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打印 7 份(项目总工+工程部部长+工程部技术员+安质部部长+质检员+档案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