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2、指导并规范该机台的机手作业,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3、范围
4、适用于生产部充填车间全自动封口包装机的操作。
5、职责
5.1机手负责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作好相关记录。
5.2班、组长对机手操作进行督导。
6、定义
4.1 封口不严:指产品自然出水或一条线贯穿杯的内外,用手轻捏就会出水的现象
4.2 严重封口不良:指杯和膜没有完全封上,用手轻捏料液就能流出杯外的现象
4.3 封口不良:指杯和膜没有完全封紧,但周边仍有1/2以上被封上的现象,料液不能轻易流出杯外
4.4 偏膜:指因电眼不正等原因产生的盖膜上的图案、文字不能准确地覆盖在杯上并部分文字被剪切的现象
4.5 烧膜:指盖膜封口处因温度过高等原因而产生被烧破、烧穿的现象
4.6 膜分层:指因膜附着不良或热封温度过高造成的膜轻易分离的现象
4.7 混色糖:指在更换品种时,因原来的料液除不彻底而产生的色、味和后来的料液混淆的糖
4.8 印刷不良:指因套色不准、油墨调制不均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良现象
4.9 汽泡糖:指单个糖因某种原因未完全充填满的现象
4.10 泡沫糖:指许多细小的汽泡聚成一团的糖。
7、细则
7.1作业前准备
7.1.1在生产计划栏内查看当班生产计划,了解其生产所需。
7.1.2生产用具、材料准备
准备作业辅助用具如笔、过滤布、瓢、桶等。
检查杯、膜、果肉是否到位,且是否符合使用的品质要求
7.1.3交接班
上班剩余的杯、膜、果肉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5.1.3.2确认机台卫生状况及次废品处理情况,不合要求督促交班方整改至合符要求。
查看上班异常,并共同确认交接遗留问题。
7.1.4设备点检
检查充填嘴是否堵塞、热打码机、液位控制器、温控仪、伺服电机、充填光电感应器、温控系统等各大工作部件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紧固是否松动。
根据生产品种检查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机速等设定是否合理。
7.2作业方法
5.2.1充填机消毒:参照《车间消毒清洗作业指导书》。
5.2.2安装过滤布:将160目过滤布绑在不锈钢活接管道上,然后用卡子装接到料斗上方的料管末端,过滤所抽取料液中的杂质。
5.2.3充填调节:根据生产品种果冻杯大小的需求,调节充填球阀与时间,使充填量达到合理的状态,做到既能完全灌装满果冻杯,也能尽少的控制料液外溢。
嘴自流在接料槽,或是打开料斗里的排污阀,让水流尽。
5.2.5导膜杆调节:根据所生产的品种不同需要,对导膜杆高度进行微调,做到封口后的膜不会因太紧或太松,以免出现半成品气泡的现象
5.2.6加热:在开机生产前10分钟打开封一,封二的加热开关,待温控恒定在所设置的温度正负不超过5度时,可以生产作业。
5.2.7抽料:检查料斗的排污阀门是否关闭,打开抽料开关、放少许料液并送检,避免前面的半成品因混水而糖度不够。
5.2.8生产:将各工作部件都确认到正工作状态时,安排人员放杯、放果及刷果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作业。
根据配料间的断料信息关闭抽料开关;
随着料斗液位逐渐降低,慢慢的逐步增加充填时间,直到料斗里的料液生产完为止,指示停止生产;
通知配料间供应开水,对料管、机台、工器具参照《车间消毒清洗作业指导书》中的清洗程序进行清洗;
将设备参数设置恢复到正常生产的状态,接到配料间开料信息后可进行下口味生产。
根据配料间的断料信息关闭抽料开关;
随着料斗液位逐渐降低,慢慢的逐步增加充填时间,直到料斗里的料液生产完为止,指示停止生产;
通知配料间供应开水,对料管、机台、工器具参照《车间消毒清洗作业指导书》中的清洗程序进行清洗;
将上品种生产剩余的杯、膜检查卫生并包扎好封口退回物料区,把本品种生产的杯、膜脱包放在杯架及托膜杆上待用;
将设备参数设置恢复到正常生产的状态,可进行下口味生产。
将剩余原材料及果肉清退出现场;
将所用生产用具清洗干净归位放置;
5.2.11.3 按照《车间消毒清洗作业指导书》中的清洗程序对设备进行清洁;
按照《设备一级保养》条例对设备进行保养
将热封与模板之间垫上隔热层,断开设备的水、电、气。
5.3过程检查
5.3.1设备状况检查
生产中每3小时对设备运行状况检查一次,主要是对电眼系统、加热体、热封体是否出现工作异常状况,并留下记录。
每班两次对热封用专用毛巾进行清洁,保持热封内面的清洁。
5.3.2产品质量检查
5.3.2.1换色、换膜(杯)时对杯手检查过的杯膜进行确认,并作好记录
5.3.2.2检查充填、电眼、导膜杆、液位光电检测、等是否调节合理是否产生气泡糖。
5.3.2.3检查设置温度与机速是否匹配,以免产生封口不良或封口烧膜现象。
5.3.2.4生产过程中每小时取少许料液,通过目视和品尝检查其色、香、味、成型度是否正常,
并作好记录。
5.3.2.5每半小时取五块模板的半成品,检查其打码、封口、气泡、异物等质量状况,并作好
记录。
5.3.3卫生检查
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机台和地面卫生,及时改善不良现象,及时处理次废口品。
5.4异常处理
5.4.1原材料异常:生产中出现原材料异常时,首先要停止生产,,第一时间反馈到上司,然
后根据指示是否要截流与隔离所生产出的半成品,再将信息知会到上道与下道工序。
5.4.2料液异常:生产中出现料液异常时,首先要停止抽料与生产,如果产生不良品,第一时间截流与隔离,然后将机台的余料从回料缸取到桶内送回配料间处理,再将异常信息反馈到上司与知会到下道工序。
5.4.3设备异常: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时,首先要停止生产,如果产生不良品,第一时间截流与隔离,然后知会上司并报修,要求机修员根据故障处理的难度给出大致的维修时间,将此维修时间信息知会到上、下道工序。
5.4.4 品质异常:生产中出现品质异常时,立即迅速判断是否要停机处理,如果不需要停机处
理,则马上纠偏,同时截流与隔离不良品,如果需要停机处理,马上停止生产,第一时间反馈到上司与下道工序,然后根据指示是否要追溯异常半成品,再将信息知会到品管与上道工序,并协同品管员调查、处理异常,需要报废的半成品填写《报废单》,审批后执行。
5.5注意事项
5.5.1 无论在“手动”“自动”状态下压一,压二,切刀,修正必须回位,才能走模板;当停机时,不能将热封体打“手动”压在模板上,避免烧坏支撑条;
5.5.2 在手动时,模板必须对位时各手动动作才有效。
压二由于采用线封,故不宜手动直
接接触模板,以免损坏线封和模板;
5.5.3 使用的杯子必须规格统一,符合要求,不变形,确保落杯的顺畅;
5.5.4 电气及气阀部分绝对不可进水,并保持干燥;
5.5.6 当伺服控制器发生报警停机后,会显示ERR字样,要及时找维修人员,不得按“急停”:复位后继续使用;
6、本文件解释权归基地生产部
7、支持性文件
7.1《车间消毒清洗作业指导书》
7.2《品质判断标准》
7.3《充填车间工艺参数表》
8、表格
8.1 《充填车间机台运行记录表》
8.2 《机台清毒记录表》
8.3 《报废单》
8.4 《设备一级保养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