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包装工序作业指导书

外包装工序作业指导书

外包装工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外包装工序的操作,确保装箱后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包车间所有工作和要求。

3、职责
3.1负责外包间产品的生产任务。

3.2负责装箱后成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质量要求。

3.3负责打包机、收缩膜机的使用、清洗、维护和保养。

3.4负责本岗位的安全文明作业和环境卫生等。

4、工艺流程
计划分工→领取半成品→
证→封箱→打包→注明品种→入库
5、关键控制点
5.1外包间温度不高于26℃,湿度不高于60%。

5.2每箱产品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放入合格证后方可封箱入库。

5.3装袋(盒)、装箱过程中每种品种随机抽取检查2次/小时。

6、作业程序
6.1准备工作
6.1.1进入外包车间必须洗手消毒并严格穿戴工作服。

保持地面卫生整洁,物体摆放整齐,台面随时保持整洁,所有原料半成品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

6.1.2领料: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主管安排分组班长领取相应的包装袋或盒。

6.1.3清理消毒:首先将操作台面、封口机、封塑机表面残留的杂质清理干净,然后用消毒毛巾把台面擦拭一遍。

6.2调试机器
6.2.1每天开工提前半小时开启电源,调好封口机加热温度、机器运转速度,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50—220℃。

6.2.2调试好封口机待温度达到预设范围后先试封几个根据情况在具体调试温度和速度。

6.2.3需要打印日期的包装袋先调换好当天日期预热后试打印几个检查日期有误错误、位置颠倒或放倒的等。

6.2.4需要封塑的包装盒操作工应提前20分钟调试封塑机保证封塑机能够正常运转。

6.3装盒、袋过程及注意事项
6.3.1装盒中途应注意观察包装袋,有无脏袋、滥袋、封口不严、白边、印刷问题、歪包斜包、长短包、空包等。

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挑拣出放到相应塑料箱中,并及时通知内包间操作工采取相应的措施。

6.3.2在装盒过程中清楚自己所装产品的包数,不要少包影响产品质量,装完一箱后要及时清理台面上的粉末避免将粉末带进包装盒中。

6.3.3装好的盒子根据检验标准或客户需要统一贴标签,贴标签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检查日期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歧义等。

6.3.4贴好标的盒子跟据检验标准或客户需要进行封塑,在封塑之前再次检查标签或日期,并将盒外表用干毛巾擦拭干净。

6.3.5封塑标准依据《产品检验标准》执行。

6.3.6需装袋的产品进行对应装袋,确保所装产品的数量符合标准要求。

6.3.7装袋过程中检查有无滥袋、封口不严、夹料等现象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挑拣出放到相应塑料箱中,并及时通知内包间操作工采取相应的措施。

6.3.8包装袋、盒的质量标准依据《原理检验标准》执行。

6.4封塑、封口、装箱、打包过程及注意事项
6.4.1封塑过程中注意切刀处的安全,手不要往里面放。

封好的盒注意检查有无起皱、滥、气泡等,如有挑拣出调试机器再次封塑直至合格为止。

6.4.2封口过程中应注意封口机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若达不到应停机等待或降慢封口机速度。

每封10包应抽检一次检查是否有炸开。

6.4.3封箱之前要确保数量达到规定数量且正面朝上,待质检员放入合格证后方可封箱。

封好箱后将防伪码统一贴在外箱的右上角。

6.4.4打好的包带应紧一些这样在装运过程中不容易散箱。

外箱注明品种规格等。

6.5卫生
6.5.1每天上下班对机器、台面各清理一次,应先用抹布擦去余料浮灰,再用消毒毛巾擦拭,做到机见本色。

6.5.2每周六下班前对机器、台面、地面进行彻底清理,对死角内的存料余灰进行清理,
并将门窗擦拭干净。

7、故障处理
8、质量记录
成品抽样检查表
车间卫生检查表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执行日期:2011.10.7
起草人:张朋
审批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