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重点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Xxxxx一、阅读课文,排除障碍(1)注音:峰峦()一霎()间点缀()绫纱()弥漫()日晕()崩塌()(2)释义:峰峦: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征兆:崩塌:(3)写下你自己的重点字词。
二、速读课文,感知内容预习自测:《看云识天气》,作者____________ ,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_,文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三、细读课文,热点探究1、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结构。
总——分——总(1):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2—6):怎样看云识天气。
形态、光彩(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 划出文中描写的较优美的语句例如: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卷云丝丝缕缕的飘浮着,有时像……,有时像……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就像……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三、语段精读1.阅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最后一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样的天气”点名了全文的中心。
2.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这段和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本段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的光彩简表4.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看云是天气的目的——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虚心学习、留心观察、掌握规律注意事项——局限性、依靠天气预报小结:1.本文语言特色表现在哪里?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准确严密的科学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文字中,是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
2.课文中心本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练习题:判断题1.虹是好天气的标志。
()2.日华或月华只要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天气则会变好。
()3.云的形状可以影响天气。
()4.看云识天气是生活常识,是有科学依据的。
()5.卷云和卷积云位置最接近。
()选择题1.刚刚下过雨,那么雨前最可能出现的云是()A.薄云B.低而厚的云C.卷云D.高积云E.积雨云2.月华的光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会()拓展延伸七月秋风(北风)雨,八月秋风凉八月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馒头云,雨淋淋﹔瓦片云,曝死人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雨凄凄日落云里走,雨在下半夜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日出早,晴无靠日头红,寒死人蟑螂乱飞,有阵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久晴将久雨,久雨必久晴冬暖要防春寒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可以综合运用。
五、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诗文)。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师:中国有句俗话叫“天有不测风云”,意思是“天也有不能预测的时候”,那么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思考就成了“天气一般都能预测”。
确实,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够预测天气了,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经验总结成了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谚语并做个游戏——找朋友。
我这里有谚语的上半句,下半句已经分到了你们手上。
我们就来找一找谚语的下半句各是什么。
(背景音乐:《找朋友》)第一组:天上钩钩云生:地下雨淋淋师:好,请手里拿着这句谚语的同学到第一组就坐。
第二组:早上乌云盖生:无雨也风来师:是吗?我们来看一看。
正确。
请手里拿着这句谚语的同学到第二组就坐。
第三组:乌云接日头师:下一句是什么呢?生:半夜雨淋淋师:同样请这些同学到第三组就坐。
第四组:西北开天锁师:再来看看这一组。
生:明朝太阳大师:请到第四组就坐。
第五组:朝霞不出门师:这个简单,下半句是什么?生:晚霞行千里师:请到第五组就坐。
第六组:有雨山戴帽生:无雨便是风师:对吗?再想想。
生:无雨云拦腰师:对了,请这些同学到第六组就坐。
第七组:日晕三更雨生:月晕午时风师:这组猜得最快,请他们到第七组就坐。
第八组:日出胭脂红生:无雨便是风师:刚才这些同学早就等不及了,现在终于轮到他们,请他们到第八组就坐。
师:好,现在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相互配合。
下面我分配一下任务:请①②③号的同学代表小组发言;④号同学是这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组织好合作学;⑤号同学是记录,要求记录下小组讨论的内容,给发言的同学参考;⑥号同学计时,安排小组活动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现在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请认真完成。
师:我们看到古人是那么聪明,已经能将天气情况编成简单的谚语。
我们当然也不甘示弱,今天我们也来看云识识天气。
(出示课题)我们虽然没有古人那么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手头有最好的老师。
是什么?生:书。
师:好,那我们就来看看书中介绍了哪几种云?(抢答)生:卷层云。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积雨云。
高积云。
高层云。
雨层云。
师:哦,一共八种。
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呢?请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找到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它的主要特征。
当然可以小组合作一下,不过我们先请小组长把这八种云家族的成员分别带回去。
生:(争先恐后上台挑选云。
)师:现在可以小组活动了,五分钟时间完成。
师:(击掌以示时间到)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云家族的自我介绍。
哪一小组先来?生:我是“雨层云”,我又矮又胖,穿着暗灰色的外衣,太阳、月亮见了我都要躲藏起来,我在天空出现时就表示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来临了。
师:原来你会带来雨雪,难怪是灰蒙蒙的。
你有什么只要特征呢?请2号同学补充。
生: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来临。
师;请用一两个词概括。
比如暗灰色、密布。
我们再来听听另一种云的介绍。
生:当积云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时就变成了我,我是积雨云,然后我越长越高,慢慢变黑,最后我整个倒下了,这是乌云弥漫、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下起了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或者龙卷风。
师:原来你是这样形成的。
下面请2号同学概括一下主要特征,像什么?生:山。
师:下一个谁来介绍?生:我是卷层云,是在连绵的雨雪来临之前出现在天空的一层薄云,看到我,请大家出门前带上雨具。
师:谢谢卷层云的提醒。
那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像毛玻璃。
师:好象有人提反对意见了,到底是毛玻璃还是别的什么?生:应该是绸幕。
师:哦。
那我们马上请急着要说的“毛玻璃”来介绍一下自己。
生:我的绰号叫“毛玻璃”,是由卷层云积聚而来的,透过我看天就会模糊不清因而得名,其实我的真名叫“高层云”。
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和我形影不离。
师:我想这么一介绍,大家对他的主要特征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毛玻璃”,不需要2号同学补充了。
还有几位云家族的成员没有介绍过自己,我们也来听一听。
生:我是……(介绍略)师:听了那么多云的自我介绍,我们对这些云所预示的天气已经很清楚了。
以往我们总习惯于听天气预报,今天我们也可以当一回小小的天气预报员,根据云图自己来预报天气。
预报之前也需要小组合作准备一下。
因为既然是预报,事先肯定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云,所以只要在非常熟悉每种云预示的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准备好大致的预报纲要就可以了。
预报时要尽量模仿天气预报员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
也是5分钟的准备时间,现在开始。
师:现在是气象服务时间,想要了解未来的天气趋势吗?让我们来听听天气预报。
生:海南岛的上空出现了一片积雨云,积雨云……(介绍积云的特点),那里马上就要下雷阵雨,请出门的朋友带好雨具。
师:这位预报员的知识非常丰富,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云的知识,可听起来不太像天气预报。
有没有同学再来给我们示范一下?生:上海上空偶而飘着几多积云,晴空万里,气温23——27°C。
人体舒适指数:2级,气温适宜。
穿衣指数:2级,短袖衬衣。
旅游指数:3级,适合外出游玩。
师:这样的天气预报非常清楚,很人性化。
还有没有同学想试一下现场预报窗外的天气?生:……师:这位同学很有主持人的气质,好象带我们到户外现场讲解了天气情况,语言也很亲切,让人很愿意听。
师:听了那么多介绍,我们发现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很奇妙。
它离天最近,是最佳的天气预测者。
但善于观察的人一定会发现,除了云之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东西都可以预示天气。
你发现过吗?它们预示了什么天气?生:燕子低飞,要下雨。
生:鸡迟迟不愿入笼,是下雨的预兆。
生:蜻蜓低飞要下雨。
生:蚂蚁搬家预示将要下大雨。
生:蜘蛛张网补网兆天晴师:我还知道一种古老的盐巴占卜术,将盐巴丢到火中,发出劈啪声的预示好天气,可以远行;而没有声音的就象征天气变坏、风雨将至,盐巴警告人们应该呆在家中,等风雨过去再出门远行。
师:有这么多可以预示天气的现象,你们想过其中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或者有没有什么疑惑?我就有一大堆的疑惑?这些现象真的准确吗?为什么能预示天气?我们是不是不用天气预报,直接看它们就可以了?你们也可以把疑问提出来。
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都在课堂上解决,下课后,学习小组可以继续活动,相互协作找出问题的答案。
同时我们还要把这节课上“细心观察、专注思考”的学习方法继续用下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任何一样小事物,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并用最精彩的话将其记录下来。
我们到时来看看谁的发现最新鲜、描写最生动有趣。
师:好,这节课先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