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室检测管理规定

试验室检测管理规定

受控受控状态
分发编号文件
3 50
编号:001-2014
实验室检测管理规定版)(D
日月2015年0729实施日期:月发布日期:2015年0729日
1 目的明确样品检验过程中,实验室应控制的项目和样品实施监督检验的流程、依据、方法及样品处理方法。

适用范围2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中润滑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外购散装油及外来样品的检测管理。

职责3
技术研发中心3.1 负责本文件的制定和执行 3.1.1.
3.1.2 负责开展实验室检验和管理工作。

4 引用文件
4.1 《 11121 汽油机油》
4.2 《 11122 柴油机油》
4.3 《 11118.1 液压油》
4.4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4.5 《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4.6 《 011 实验室样品编号和批号规则》
4.7 《 012 柴油机油内控标准》
4.8 《 013 汽油机油内控标准》
4.9 《 014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5)内控标准》4.10 《 015 液压油内控标准》
4.11 《 017 切换油内控标准》
4.12 《 018 润滑油添加剂内控验收标准》
4.13 《 019 基础油内控验收标准》
5 检验计划
5.1 检验计划表
5.2.1 成品油(调和油品,灌装过程首检、抽检、切换、外购油品等非原材料油品)的检验依据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玉柴马石油润滑油公司的企业标准(工程规范、检验规范等)。

灌装油品抽检粘度按照《切换油内控标准》执行。

基础油检验依据:按合同、来样报告及《基础油内控验收标准》验收。

5.2.2 5.2.3 添加剂检验依据:按照本规定的相应条款的要求进行检验,核对按双方合同约定、来样报告和内控标准。

5.2.4 品检验依据:根据采购的质量协议要求,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合同指标。

实验室无检测能力或未要求检验的产品或项目,则根据执行标准和合同指标核对来样报告,并留样。

同一批次样品只进行第一次留样及检测。

5.2.5 对于未在本文件规定的产成品(如新品)检验,应要求研发组人员或送样人提供产品的正式执行标准,否则不对产品进行质量判断。

5.2.6 化验员检验完成后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合同指标、内控标准及相应技术要求(没有内控则按照《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协议指标-润滑油基础油(2013版)》),如果出现异常数据,经检查复核后,需根据合同规定并按照《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 17039)》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接受。

5.3 检验计划执行
5.3.1化验员检验内容包括物理、化学检验;外观质量;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等。

具体检验项目见‘6 检验项目'。

检验员需按检验计划执行,如因仪器损坏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检验计划无法根据时间节点执行的,检验人员需通及时过向部门领导或总工汇报不能执行的原因,最终结果是否放行按领导意见执行,如果长时间无法测试应填写项目暂停申请单,提请领导审批。

5.3.2 化验员检验过程中应保证信息记录的准确、齐全,不能出现撕坏、超过三处修改及同一修改处多次涂抹的情况。

完成的记录放置在规定的固定位置,不能随意丢弃。

5.3.3 化验员检验完成后,信息需要通过传递的应当班录入;不需要传递的,当班完成人员应及时通知送样人,电话或者回复结果。

5.3.4 重庆实验室油品每季度送检3-4批次的油品至北海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
进行检验。

当因暂无仪器时导致的周检项目无法开展时,应及时向领导请示,。

5.3.5 每个检验油品都需要单或检验申请单等的油品可见可传递的信息。

检验前需要核对获得的样品与信息是否一致,信息一致才可检验。

6 检验项目
6.1灌装过程检验项目
按照灌装批次区分首末检,而非班次区分。

当出现管线、罐、灌装机等变化时,为切换;当A切换为B实际不产生切换油时,B的首检和A的末检合在一起,只检A的末检;当新批次油品第一次灌装时的末检,样品进行留样1L。

成熟的灌
装管线进行过程机杂抽查,每月每条线取一批次油品检验。

注:光谱仪器测试元素需当班完成,需用测试的元素完成期限不超过3个工作。

6.2 调和油检验项目汇总表
北海实验室进行批次检验项目,研发人员样品调试过过程中进行周期项目检验的控制测试。

光谱仪器测试元素需当班完成,需用测试的元素完成期限不超过3
个工作。

齿轮油检验项目6.2.4
6.2.6 防冻液检验项目防冻液每种等级每个配方下所调和的第一批次检验时,冰点检测采用 0090标准方法进行检测。

在测试前经过比对的冰点折射仪,可用
接到样品时需要查看外观,并核对合同指标、来样报告及单信息是否齐全准确。

6.3.1
6.3.2 基础油检验项目
不同批次油品均需进行批次检验,同批次油品的首检为批次检验,其它各车次均需抽检。

基础油多车同批次时,留样为进行批次检验的样品,其他车次分车采样抽检100℃粘度、水分,同批次各车油品运动粘度相差大于0.5需及时录入单审
6.3.3 添加剂检验项目
按照《添加剂内控验收标准》执行。

6.4 产品(添蓝、防冻液、润滑脂等)
各类产品对应的检验项目完全完成后才可判定此批次产品是否合格。

6.4.1 添蓝检验项目
执行标准为 29518-2013,不进行常规理化检验,但每批次首次检验时,化验员需要进行一次样品的留样,核对来样报告是否合格后保存,并记录来样信息,信息要齐全一致。

6.4.2防冻液检验项目
化验员检验完成后,核对合同指标、来样报告,通知送样人。

按照批次进行检验,
6.4.3 润滑脂检验项目
检查来样报告,记录相关信息,只进行滴点的检验,检验方法按照质量协议、来样报告上规定的方法执行。

6.4.4 液力传动油检验项目
6.4.6 校泵油
按照质量协议和国家标准8029-2010《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执行,进厂检验时
6.4.7导轨油进厂检验时化验员需对;并按照质量协议,11118.1-2011玉柴系
6.4.8轴承油按照质量协议,执行轴承油0017-1990(2005年确认)(一级品)标准。

进厂检验时化验员需对以下项目进行测试,其余项目核对来样报告,合格
7 检验的结果的处理 7.1 检验的判定准则,、即该批产品才能判为合格。

7.1.1全部项目合格,判定结果为两种:“合格”“不合格”,自产成品油、原材料和外购散装油不合格的处置结果为两种:即“拒收”“让步接收”不合格的处置结果为三种:即“重调”。

、“让步通过”当化验员抽检油品的粘度符合切换内控但超过油品内控标准时,判定合格,但单7.1.2
录入时,应注明此情况。

判定此产品国标不合7.1.3 当出现检验项目不符合内控标准且同时不符合国家标准时,格;当检验项目符合国家标准单不符合内控时,判定此产品内控不合格。


7.1.4 当该批产品在随后的装、卸过程中出现严重影响质量的问题,经过确认后要追判该批为不合格。

7.1.5 在单中检验项目分为“Y”、“N”、“L”、“P”,分别代表“合格”、“不合格”、“漏检”、“按要求不必检验”。

当出现不合格,录入单时,选择相应选项,同时复核人意见中,需要注明不合格的项目、类别及原因。

7.2 检验数据的处理
检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由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样品检验(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将数据录入系统。

7.3 不合格时的处理
当出现不合格时,经化验员重新进行验证(不同人或器具检验及取样操作),验证完成后仍不合格应及时告知送样人。

调和油不合格,及时录入单并将结果告知相关人员(配方调试人员、质检等)。

8 修改记录页
修改记录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