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加工和装配三个工艺过程
4.调整法
装配过程中,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零件的 累积误差,达到装配的要求。例如,使用不同尺寸的可 换垫片、衬套、套筒、可调节螺钉和镶条进行调整。 有两种调整方法:可动调整法和固定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7.1.2 装配的一般步骤 1.准备工作 熟悉装配图和装配工艺; 明确装配方法和装配程序,准备必须的工具; 按照清单领取零件,并进行清理和清洗,检查零 件的质量,进行分组和有关试验。 (例如:用油石和沙皮清理气缸等零件的碰伤或 划痕,用氟利昂清洗气缸等零件)。
7.2.1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产品质量 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 要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 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是: 装配的质量要好,装配的产量要高,装配的费用 要低。 其中,装配质量是最重要的。
第7章 装配工艺简介
7.1 概述
按照一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零件联结或固定 起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生产总的可以分为: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和装配 三个工艺过程。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过程,它 包括安装、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装配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又 快又好地装配出合格的产品来。
按此法绘制的II轴组件装配单元系统图如图所示。由图可 见,装配单元系统图可以一目了然地表示出成品的装配 过程,装配所需的零件名称、编号和数量,并且可以根 据它来划分装配工序。
7.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就是用文件的形式将装配内容、装配顺序 和装配质量的检验等规定下来,成为指导装配工作和处 理装配质量问题的依据。
联接的种类 固定联接 活动联接
可拆的
不可拆的
可拆的
不可拆的
任何活动联 接的铆合 头
螺纹、键、 铆接、焊接、压 轴与轴承、丝杠与 楔、销等 合、胶合等 螺母、柱塞与套 筒等配合
7.1.4 机器的组成和装配工艺系统图
任何一台机器都可以分为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等组成部 分,这些零件、组件和部件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是机器中最基本的单元。压缩机中的曲轴、活塞、 气缸、缸盖、螺钉等都是一个个零件。 组件则是由几个零件组合而成的单元,例如,已装上了 排气阀片的上缸盖已经是一个组件。 部件是由若干零件和组件组合而成的,例如,热装电机 转子前已经装配好 的机械部分是部件。
2.装配
进行组件和部件的装配; 进行机器的总装配。 3.调整和试验 进行调整,包括间隙、压力、位置和角度的调整; 进行试验,包括空载试验和负荷试验。
4.涂漆和保养 涂漆:外表面按照规定涂漆;
保养:加工面进行油封保养。
7.1.3 零件联结类型
按照部件或零件联结方式的不同,联结可分为固 定联结(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活动联结 (零件在工作时能按要求作相对运动)。这两类 联结中都有可拆联结和不可拆联结之分,所以联 结可以分为四个种类,见表所示。
装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将构成组件的全部零件集 中,清洗干净。 这一传动轴组件的装配过程可以应用图解的方法表示。 这种图称为装配单元系统图,其绘制方法如下:
先画一条横线; 横线的左端画一个小长方格,代表基准件(在组件中用 来装配其他零件的零件称为基准件)。在长方格中要注 明装配单元的编号、名称和数量; 横线的右端画一个小长方格,代表装配的成品; 横线自左至右表示装配的顺序,直接进入装配的零件画 在横线的上面,直接进入装配的组件画在横线的下面。
7.1.1 装配的类型和装配方法 机器有两种不同的装配类型。一种是由制造厂完 全装配好,如一般小型的、运输方便的机器。另 一种是制造厂只装配其中的一部分,最后的总装、 调整、试车、检验等工作都在机器使用的现场进 行,如一些大型的、重型的、不便于运输的机器 设备。装配的方法可归纳为下列四种:完全互换 法、分组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1.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的装配是指:装配时,在各类零件中 任意取出要装配的零件,不需任何修配或者选择 就可以装配,并能完全符合要求。
它的特点是:
装配工作简单,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生产率很 高,有利于组织装配流水线和专业化协作生产。
按照完全互换法装配的时候,装配精度是由零件的制造 精度来保证的。因此,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制造 的费用较大。 完全互换法装配只能用于大批、大量的生产。
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分析装配中的问题,机器的装配过程 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组件装配:将零件连接组合成为组件的操作过程,称组 件装配。 部件装配:将组件、零件连接组合成为独立的机构即部 件的操作过程,称部件装配。
总装配:将部件、组件、零件连接组合成为整台机器的 操作过程,称总装配。
CA6140床头箱中II轴组件的装配过程:
3.修配法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完全互换不够经济时,还可以 采用修正某配合零件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如 图所示,车床两顶尖不等高,装配时可以通过刮削尾架 底座来达到精度要求。尾架底座被刮刀刮去的厚度为 A0=A2+A3—A1 。
修配法的特点: 修配法虽然使装配工作复杂化,增加了装配时间, 但是在加工零件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其加工精度, 不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设备,节省了机械加工时间, 从而使产品的成本降低。 修配法常用在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 求很高的场合,如车床尾架的垫板。
2.分组选配法(不完全互换法)
分组选配法的装配是指:设计时,配合副中各零件的加 工公差按照装配精度要求的允许公差放大若干倍,装配 前,按照严格的尺寸范围将零件分成若干组,然后将对 应的各组配合件装配在一起,以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 如图所示。
分组选配法的工艺特点是: 零件公差放大了数倍,使加工经济;装配时分组, 又使配合精度很高。 增加了对零件的测量和分组工作,这是一个缺点。 各组配合零件的数量不可能相同,加工时应采取 适当的调整措施,这是第二个缺点。 分组选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