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机器装配工艺基础
一、概述
第七章 装配工艺基础
装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配合和连 接使之成为机器整台机器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部装:组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
装配工作的主要内容:
(1)清洗 作用、方法 (2)连接 连接方式
(3)校正 找正、找平 (4)调整 具体调节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
第三节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1.互换法
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装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条件:各有关零件的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装配允许公差。
n1
Ti T0
i 1
特点:式零中件T无OL需—选—择封修闭整环,极即值达公装差配要求。装配过程简单, 生产率高,T对0′工—人—要装求配不允高许,公便差于组织自动化装配;在各 种生产类型中都应优先采用。但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时, 组成环公差小制造困难。用于低精度或较高精度少环装配。
(5)配作 组合加工 (6)平衡 动静平衡
(7)验收和试验
涂漆、包装等
一、装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二、装配精度及与零件精度关系
1.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精度是指机器装配以后,各工作面间的相对位置
和相对运动等参数与规定指标的符合程度。
(1)尺寸精度:距离精度和配合精度
(2)相互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及各种跳动
(3)相对运动精度: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4)接触精度:接触面积大小及接触点的分布情况 各装配精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相互位置精度是相对
运动精度的基础,尺寸精度和接触精度对相互位置 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的实现又有较大影响。
二、装配精度及与零件精度关系
2.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1)机器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及装配方法的关系 E机器的装配精度受零件特别是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
A0 A2
Back
(二) 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
3.方向性原则 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装配精
度的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分别建立装配尺寸 链,不同方向上的无关尺寸不可随意混淆。
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与装配方法密切相关。同一项装配 精度,采用不同装配方法时,其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也不 相同。 ➢装配方法不同,解算尺寸链的方法及结果也不同。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可分为正计算和反计算。正计算用于对 已设计的图样进行校核验算;反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过程 之中,以确定各零部件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二) 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 1.简化性原则 2.最短路线原则 3.方向性原则
(二) 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
1.简化性原则
对装配精度有影响的因素很多,查找尺寸链时, 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以不考虑那些影 响较小的因素,使装配尺寸链适当简化。
(二) 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的问题
2.最短路线原则 组成环数越少,则各组成环所分配到的公差值就
影响很大。
E应通过选择适当的装配方法来达到装配要求. (2)零件的加工精度确定: E零件的加工精度受工艺条件、经济性的限制,特别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不能简单按装配精度要求 来加工。 E对零件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装配方法,建立和分析产品的装配尺寸链。
三. 装配工艺性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产品应能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2.装配中的修配工作和机加工工作量应尽可能少。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与拆卸。
(2)统计互换法
条件:相关零件公差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
允许公差。
T0S
1 K0
m 1
2i ki2Ti2 T0
i 1
式中 TOS——封闭环统计公差
k0 ——封闭环的相对分布系数
k i —— 第i个组成环的相对分布系数
i —— 第i个组成环的相对不对称系数
实质是将组成环公差适当放大,零件容易加工。但有极少
二、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一)查找装配尺寸链的步骤 1.明确装配关系:找出各个零件的装配基准 2.确定封闭环:装配精度的要求 3.查找组成环:沿装配精度要求的方向,以相邻零
件装配基准面间的联系为线索,分别找出影响该装配精度 要求的相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甚至是同一基 准表面为止。
4.画尺寸链图:
一、基本概念 装配尺寸链是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有
关尺寸 (表面或轴线间距离)或相互位置关系(平行度、垂直度 或同轴度等)所组成的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 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 求,即封闭环不是某一零部件的尺 寸,而是不同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 置精度和尺寸精度。
(2)组成环:对装配精度有直接 影响的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都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三. 装配工艺性
2.装配中的配作和机加工工作量应尽可能少
(1)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 (2)要尽量减少机械加工
三. 装配工艺性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与拆卸
(1)机器的结构设计应使装配工作简单、方便
三. 装配工艺性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与拆卸
(2)机器的结构设计应便于拆卸检修
第二节 装配尺寸链
越大,零件加工越容易、越经济。
每个相关的零、部件只应有一个尺寸作为组成环 列入装配尺寸链,即将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 的位置尺寸直接标注在零件图上。
这样组成环的数目就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 即“一件一环”。最短路线原则也可以称为 “环数最少”原则或“一件一环”原则。
2.最短路线原则
A4 A5
A3
A1
数产品精度超差。只有大批量生产时,加工误差才符合概
率规律。故统计互换装配法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装配精度
要求较高环数较多(大于4)的情况。
②例1确齿定轮各箱组部成件环中尺,寸要公求差和装上配下后偏的差轴向间隙 A0= 0++00.7.2 。 有关T零1+件T基2+本T尺3+寸T4是+ T:5≤A1T=01′=220,.50A2=28T,avAA=3=T50,L/5A=4=0.1140, A5=考5。虑试加按工极难值易法调确整定各各公组差成T1环=0零.2,件尺T2寸=0的.1,公差T3及= T上5=下0.偏05差。 解按:入1、体完原全则互标换注法公差。留A4为协调环,按尺寸链计算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