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07年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07 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试题
(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教法技能部分(教育学、心理学)
六、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符合题意的 正确答案,并将其选 项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寂 D.廖世承 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7.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2007 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试题答案解析
六 、 单 项选择题。 1.选 C。 【解析】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994 年《教
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故此本题选择 C,教育立法的规定。 2.选 B。 【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年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 义的知识观包括:(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 一种假设;(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 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 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 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 程。
10.选 B。
【解析】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就是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将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数字信号转
换成可以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来的
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供其接收和处理。
七、多 项 选 择题 1.选 ACD。 【解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主要有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参考答案:
图形、图像文件:中国.bmp、五指山.jpeg、飞翔.gif 声音文件:丁香花.mp3、哭沙.rm、dog.mpg、 文本文件:新课程.txt、成龙.doc、还原精灵.rar 网页文件:index.htm、cxsj.html 十、论 述 题 参考答案: 建 构 主 义学习理论主 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1 . 建 构主义知识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8.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9.通常用 GB、KB、MB 来表示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KB C.MB 1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A.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B.把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 C.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D.其他三个答案都不对 七、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符合题意 的正确答案,并将正 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 小题2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2.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体育教育 3.教学策略主要有() A.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教学策略 D.计算机辅助教学 E.行动策略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E.学生的智力水平
2 . 建 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 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 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 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 人理解。 3 . 建 构主义学生观
4 . 教 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情景式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建 构 主 义学习观的启 示:
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
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 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举办家长学校。 2.选 ABCD。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语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法制教育。 3.选 ABC. 【解析】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三种类型即:.以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策略(讲授 教学或指导教
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情境、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程序教学、计 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近年来关于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研究表 明,即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的知识经验。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2)建构主义者强 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 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 ,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 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龄发展史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增长出现两个高峰期,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另一 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生理成熟要先于心理成熟。
3.选 C。 【解析】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而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 风对班子集体的形成有很高的德育价值,是良好班集体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故此题选 C。 4.选 B。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 结构。此题为概念考察。 5.选 D。 【解析】1924 年,廖世承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选 B。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亮表是 1905 年由比纳—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后经斯 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与 1916 年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现已成为世界上著名的 心理测验量表。 7.选 B。 【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干只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通过去实 地参观访问而进行的教学形式属于实物直观范畴。 8.选 B。 头脑风暴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一种思维 训练方法。 9.存在问题 有问题 1GB=1024MB 1MB=1024KB
3、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 进行。
4.选 ABCD。 【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 、班级的性质、对教师 的期望四个方面。故此题选则 ABCD。 5.选 ACDE。 【解析】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中,字数统计命令能完成的统计操作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字符数、字数、页数、段落数。 八、填 空 题 1.合作学习 2.学习辅导 3.学习迁移 4.内化 5.科学型 九、简 答 题 1.参考答案: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看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教材处理、教学效率 等几项因素. 一、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多样 、恰当又符合小学生科学 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 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三、课堂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重要关系来进行评价。 四、在教师素质上,主要看教师是否能从科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起到有效的调 控作用。 五、考查方案的设计要从记忆性知识考查为主转向理解性应用性知识考查为主,重视对学生 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2.参考答案: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5.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中,字数统计命令能完成的统计操作是() A.字符数 B.字节数 C.字数 D.页数 E.段落数 得分评卷人 八、填空题(将适当的内容填在横线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3.日常教育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现象,在教育心理 学上称之为。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 5.在用 Windows 提供的“计算器”进行复杂函数、统计运算时,应在“查看”菜单中把 计算器设置为。 得分评卷人 九、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某台计算机的硬盘上存有以下文件:丁香花.mp3、index.htm、新课程.txt、成龙.doc、 哭沙.rm、中国.bmp、五指山.jpeg、还原精灵.rar、飞翔.gif、dog.mpg、cxsj.html,请按 不同类型分类: 图形、图像文件: 声音文件: 文本文件: 网页文件: 得分评卷人 十、论述题(8分)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