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机构和职责 (2)
4 关键岗位范围 (2)
5关键岗位背景调查内容 (3)
6非关键岗位范围 (4)
7 非关键岗位背景调查内容 (5)
8附件 (6)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员工招聘管理,全面了解应聘者相关背景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招聘甄选准确率,降低招聘录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通过公司最终面试,拟录用的所有人员。
外部专业机构的背景调查主要针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各信息系统管理员、重要账务处理人员等P1级别的人员,原则上必须通过背景调查无问题后方可录用。
P2、P3级别的岗位人员在录用前需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商定后,决定是否进行背景调查,如需进行调查,无问题后方可录用。
P4、P5级别的其他岗位人员可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决定是否进行背景调查。
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期内,人力资源部有权根据相关程序对其进行背景调查。
3 机构和职责
背景调查的实施和管理部门为人力资源部,关键岗位人员的背景调查委托专业背景调查机构进行,其它人员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
4 关键岗位范围
5关键岗位背景调查内容
以上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6非关键岗位范围
7 非关键岗位背景调查内容
7.1非关键岗位的背景调查应在面试通过后、正式办理录用审批手续前进行。
7.2背景调查的基本程序:
⑴身份、学历、工作经历等员工应聘登记表上的内容为基本的背景调查项
目。
⑵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其岗位胜任素质要求确定其他背景调查内容。
⑶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确定背景调查的对象及采用的方式。
⑷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根据背景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调查方法、内容,组织实施背景调查。
⑸汇总背景调查的信息,与拟录用者提供的应聘资料进行对比,如信息一致,提交上级领导进行录用审批。
7.3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核查方法
⑴身份核查。
主要为身份证的真实性,可通过联系派出所或通过网络核查。
⑵学历、职称及资格证书核查。
主要为毕业证书、职称及资格证书的真实性,可通过发证学校、机关或通过网络核查。
⑶工作经历核查:包括工作单位、岗位、工作时间及离职原因的真实性,可通过联系其原单位的同事、直管领导、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解。
⑷品行及工作表现核查: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以及为人处事、性格特点等,可通过联系其原单位的同事、直管领导、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解。
⑸一般情况下,可向其同事、原单位直属上级、原单位人力资源部做背景调查的问询,问询结果不一致时,应遵循人力资源部>直属上级>同事的原则。
7.4其他注意
⑴需要做背景调查的人员,应和被调查者事先签订《背景调查声明及授权书》(附件一),既表示了对被调查人的尊重,也可以作为说服被咨询对象接受询问的有力授权证明。
⑵为保证背景调查的质量,应尽量使用《背景调查表》(附件二)采取书面
调查的方式(可使用电子版),如确实无法书面调查的也可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
书面调查之前应充分电话沟通,确保被调查人可以完成《背景调查表》(附件二)的填写。
电话调查可参考《背景调查表》(附件二)的内容来进行。
⑶调查过程中应尊重应聘者的个人隐私并注意保密工作。
⑷《背景调查报告》(附件二)填写完整及审批后与人事档案一同归档。
8附件
附件一背景调查声明及授权书
员工编码:__________ 我在此声明:
※以上我所提供的求职申请信息是真实完整的。
我非常明白,在求职申请表上填写的内容如有任何伪造、隐瞒,我将失去在贵公司的任职资格,而且即使将来被录用,也将因此导致无偿解雇。
※雇主可针对求职申请中的信息进行诚信及有关背景调查,特此授权。
签名:
日期: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请提供您任职经历的证明人详细资料:
附件二背景调查表
本制度相关修改及解释权属于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