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3)第二章眼科疾病护理常规 (6)第一节白内障护理常规 (6)第二节青光眼护理常规 (7)第三节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9)第四节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10)第五节前房积血护理常规 (11)第六节细菌性角膜炎护理常规 (12)第七节睑内翻倒睫护理常规 (14)第八节上睑下垂护理常规 (15)第九节泪道阻塞和狭窄护理常规 (16)第十节急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17)第十一节玻璃体积血护理常规 (18)第十二节视网膜脱离护理常规 (19)第十三节角膜和结膜异物护理常规 (20)第十四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护理常规 (21)第三章眼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24)第一节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护理常规 (24)第二节眼球穿通伤护理常规 (25)第三节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护理常规 (27)第四节眼化学伤护理常规 (28)第五节视网膜动脉阻塞护理常规 (29)眼科护理常规第一章眼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拟行手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愈后等一般情况,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手术的配合。
决定手术日后应及时通知患者,以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和物质上都有良好准备。
2、术前注意事项:(1)手术成功与否,与患者全身情况有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观察和掌握患者全身情况,并取得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均须给予药物控制。
(2)发现患者有发热、高血压、腹泻、感冒、精神异常、月经来潮、颜面疥疮及全身感染等情况,均应暂时推延手术。
(3)小儿全麻患者应了解有无蛔虫症,以免引起术后腹痛或呕吐影响手术效果。
3、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训练患者在仰卧、头部不动的情况下,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便配合手术操作和术后观察效果。
(3)为防治咳嗽、喷嚏振动眼部,要教会患者有咳嗽、喷嚏冲动时张口呼吸,用舌尖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避免手术意外和术后出血。
(4)嘱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5)术前按眼内手术常规备皮,并给予消炎眼药水滴眼,嘱患者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手和不洁手帕擦眼,以防污染,延误手术进行。
(6)术前做好术中、术后用药应做的过敏试验。
需输血者做好交叉配血的准备。
(7)情绪紧张者可在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以保证充足睡眠,确保手术顺利。
(8)全麻患者需在术前禁食、水8小时。
局麻患者术日晨可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不可过饱,以免术中发生呕吐。
(9)术日晨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在病历上,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0)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摘掉假牙,取下手表,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11)术日前将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洗眼,遮盖眼垫,并遵医嘱于术前1小时给予术前止血针,散瞳或缩瞳以及降压药。
并将病历及术中用物带入手术室。
(12)患者到手术室后,按手术种类要求更换床单、被罩、枕套,准备术后护理用物,等待患者术后回病房。
二、术后护理1、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1)患者有麻醉医生护送至病房,主管护士协助将患者移至床上,并为其整理好床单,注意保暖,术后去枕平卧3~4小时,头偏向一侧。
清醒后可取平卧,4小时后可头下垫枕。
嘱患者术后禁食、水6小时。
(2)待麻醉医生为患者测量完血压后,主管护士为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呼唤患者姓名,观察患者清醒程度,并与麻醉医生交接班,询问患者的麻醉恢复状况,有无特殊注意事项,是否需要吸氧管理。
(4)交接患者带液情况,注意液体名称、剩余量、滴速及穿刺部位固定情况等。
(5)观察患者何时排尿,是否为自主排尿及尿量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术毕包扎术眼或双眼,以平车将患者推至床旁,避免震动。
嘱患者头部保持不动,张口呼吸,腹部不可用力,同时托起患者头部和腰部,将患者轻轻移至床上。
3、遵医嘱采取体位:(1)普通体位:青光眼手术、光学虹膜剪除术、板层角膜移植术等,通常卧床数小时后,即可自选体位。
(2)特殊体位:视网膜脱离术后要严格执行特殊体位。
4、询问患者术后感觉,嘱患者安静修养,不得用力挤眼、咳嗽及大声说笑。
5、呕吐是常见的术后反应,如应麻醉药反应或术中牵拉眼外肌而引起的呕吐,可遵医嘱肌肉注射维生素B6或口服其他止吐剂和镇痛剂。
6、如有疼痛可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止痛剂。
但术眼剧痛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
7、术后注意事项:(1)眼部术后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如能及早发现,往往可通过紧急有效的处理而得到挽救,所以护理人员要按时巡视患者,注意观察眼部情况及全身情况。
注意敷料有无松动、移位和渗血等。
(2)污染和自行拆开敷料,眼部有痒感或不适时不要用力闭眼或用手搔痒。
8、术后饮食:(1)术后卧床应进易消化或半流食,不可进食带有骨刺、坚硬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影响术眼休息。
(2)术后嘱患者多食水果和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3)术后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对创口愈合会友所帮助。
(4)术后便秘增加腹压,对伤口不利,3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缓泻剂。
三、主要并发症1、感染:观察眼部分泌物情况,观察体温变化。
2、眼内出血:密切观察患者视功能,倾诉患者主诉。
3、眼压增高:注意观察患者视力有无改变,有无眼痛、眼胀、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眼内压增高的症状。
四、出院宣教:1、修养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适当参加锻炼,增强自信心。
3、疾病恢复期应选择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4、出院后常规一周复诊。
5、坚持按时点药,按时服药,预防感染。
6、适当休息,避免急、剧烈活动,避免高空作业,搬运重物,勿用力大便。
7、如出现视力下降和恶心呕吐,应随时来医院就诊。
第二章眼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白内障护理常规一、概念白内障指晶状体混浊。
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
根据混浊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囊下性白内障。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身体状况:有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症状评估:(1)患者视力下降情况,有无单眼复视、屈光改变。
(2)评估患者眼压变化,继发青光眼可造成眼压升高。
(3)白内障的分期。
3、诊断检查评估:(1)心电图检查的结果。
(2)胸透检查结果。
(3)化验检查,尿、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血糖等。
(4)眼部B超检查结果。
(5)眼部A超、角膜曲率、眼压,泪道冲洗检查情况。
4、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
(2)评估家属及陪伴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情况。
三、护理诊断1、感知紊乱:视力下降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2、有外伤的危险:与视力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晶体脱位。
4、知识缺乏:缺乏白内障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2、专科护理:(1)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术前指导:注意眼部卫生,按时滴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训练眼球固视、转动。
(2)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监测血糖;术前遵医嘱散瞳。
(3)手术当日嘱患者注意休息,可进行轻微的室内活动;保护术眼;术后避免便秘、剧烈咳嗽、打喷嚏、剧烈运动等。
(4)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有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增高症状。
观察视力情况。
3、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予以指导,避免过于焦虑。
4、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宜,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饮水,保持排便通畅。
(2)日常生活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打喷嚏,揉眼等;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部卫生,勿用脏水洗脸,不洁净毛巾擦眼等。
注意劳逸结合,不可长时间读书、看报、看电视,注意眼睛的休息。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激素类眼药水滴眼;遵医嘱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
(4)按时用药、按时复诊,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红、眼痛应及时就诊;如需配镜,3个月后验光配镜。
第二节青光眼护理常规一、概念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有无青光眼家族史。
2、症状评估:(1)患者眼胀痛、头痛情况、虹视、雾视,视力下降情况。
(2)评估患者青光眼类型、临床阶段。
3、诊断检查评估:(1)心电图检查的结果。
(2)胸透检查结果。
(3)化验检查,尿、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血糖等。
4、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
(2)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三、护理诊断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眼有关。
2、疼痛:与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视网膜及视神经损害有关。
3、焦虑:对青光眼的预后缺乏信心。
4、知识缺乏:缺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知识。
5、有外伤的危险:与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或绝对期青光眼视力完全丧失有关。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测量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2、专科护理:(1)药物治疗的护理:缩瞳剂:1%~4%的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的副作用是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若使用高浓度制剂频繁滴眼,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头痛,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因此,每次点药后应压迫泪囊数分钟,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停药。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要注意观察心变化,对心脏房室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支气管者禁用。
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人服用后出现口周及手脚麻木,停药后即可消失。
长期服用可引起尿路结石、肾绞痛、血尿及小便困难等副作用,若发生上述症状,应嘱病人停药,并多次少量饮水。
高渗水:对年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注意呼吸及脉搏变化,防止发生意外。
药物作用使颅内压降低,部分病人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用药后宜平卧休息。
甘油参与体内糖代谢,糖尿病病人慎用。
(2)手术护理按眼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注意询问病人有无眼痛、观察术眼切口、滤过泡形成,前房形成等情况,对于前房形成迟缓合并低眼压者应加压包扎;为预防炎症发生和促进前房形成,遵医嘱使用散瞳剂。
(3)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有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增高症状。
观察视力情况。
(4)避免促发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如过分兴奋、忧郁等);避免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过久;避免短时间内饮水过多(一次饮水量<300ml为宜),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发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不宜烟酒、浓茶、咖啡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介绍眼压升高的表现,说明坚持用药和定期检查的重要;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倒立等增加张力的运动;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不穿紧身的或领子过紧的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