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反常性碱性尿
(三).防治、护理原则
(1)减少钾的摄入 (2)排出过多的钾: 透析 (3)促进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 500ml10%葡萄糖+10单位胰岛素 (4)对抗钾的毒性 10%葡萄糖酸钙
再见
概念 (concept)
血清 [K ] >5.5mmol/L
+
(-)原因和机制
食物
ECF K+ 血钾
3.5-5.5 mmol/L
ICF 钾 150mmol/L
体钾98%
体钾
消 化 道
肾
多摄多排 少摄少排 不摄也排
1. 摄入不足:
食物
①
ECF K+ 血钾
<3.5 mmol/L
ICF 钾 150mmol/L 体钾98% 体钾↓
2、低渗性脱水
(1)特点: 失Na+ 多于失水,
血清浓度<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280 mmol/L
伴有明显的细胞外液↓
(2)原因 :(前提: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肾外丢失 经肾丢失
消化道 皮肤 体腔
长期利尿 Addison病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3)低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
ECF呈低渗 ECF明显减少 细胞水肿 对病人的主要威胁
QRS波:增宽,幅小; ST段: 压低,缩短; T波: 增宽,低平; U波: 明显增高。
3. 对肾脏的影响
多尿、低比重尿
4.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低钾性碱中毒 反常性酸性尿
(三)防治、护理原则
1.治疗原发病 2.补钾原则:(见尿补钾, 禁止静推) ① 最好口服 ② 不宜过早(尿量500ml/d以上,才静滴) ③ 不宜过浓(<40mmol/L) ④ 不宜过快(10~20mmol/h) ⑤不宜过多 ( <120mmol/D)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血管紧张素II的增多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 脱水
体液容量减少(>2%)。 body water deficit
1、高渗性脱水
(1)特点: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Na 浓度 >150mmol/L,
+
血浆渗透压>310 mmol/L
(2).原因 水摄入↓ 高渗性脱水
血浆胶体渗透压 3.72KPa
小静脉
组织间静水压 -0.87KPa
组织间胶渗压 0.67KPa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 =有效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0.15 kPa
19:46
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 *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微血管通透性
*淋巴回流受阻
19:46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四、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 (ADH) (保水)
醛固酮 (ALD) (保钠)
心房利钠肽 ( ANP) (利钠利尿降血压)
水通道蛋白 ( AQP)
抗 利 尿 激 素 的 调 节 作 用
醛固酮的调节
保钠,保水, 排钾,
心房利钠肽
1.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 2.阻断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渴感
19:46
心性水肿
(一)钠水潴留
1. 肾小球滤过率 2. 肾小管重吸收
(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体静脉压
1.心排出量
2.钠水潴留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19:46
肾性水肿
(一)肾病性水肿
1.低蛋白血症 2.有效循环血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 钠水潴留
(二)肾炎性水肿
1.严重的球-管失衡
19:46
肝性水肿
* 静脉回流受阻 * 门静脉高压使肠淋巴液生成增多 * 钠水潴留
19:46
(三)水肿的机制 (mechanisms of edema)
一、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增多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肾脏钠水排出障碍导致钠水潴留)
19:46
一、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增多
19:46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
小动脉
Pcap 2. 33kPa
丢失等渗液(lost isotonic fluid)
(3)等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
ECF呈等渗 ECF明显减少
等渗性脱水
(4)对机体的影响
1)血浆渗透压和血钠的变化?
ECF渗透压正常,血[Na+]正常
2)容量的变化?脱水的主要部位?
ECF减少 血容量↓组织液量↓ ICF变化不明显
3)激素水平的变化?
您认为患者属什么类型脱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 ?如何处理 ? 肠梗阻
低渗性脱水
19:46
二、水肿(Edema)
(一)概念(concept) 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
过多的液体在体腔内积聚又称为积水 (hydrops)。
19:46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
(1)按原因
心性、肝性、肾性、炎症性、 过敏性、特发性
醛固酮、ADH分泌 尿量
(4).转化:
失水=失钠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脱水部位 ECF
(5)、防治护理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补葡萄糖NaCl溶液
三型脱水的比较
高渗性脱水 发病原因 水摄入不足或丢 失过多 ECF高渗,ECI丢 失为主 低渗性脱水 体液丢失而单 纯补水 ECF低渗,ECF 丢失为主 等渗性脱水 和钠等比例丢 失而未予补充 ECF等渗, ECF丢失为主
(二)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 对肌肉组织的影响
表现 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
轻度高钾:肌肉震颤,感觉异常
重度高钾:软弱无力,麻痹
2.对心脏的影响:
兴奋性
收缩性↓
自律性
传导性↓
高钾血症心肌四性变化
心电图改变: T波高尖 Q-T间期缩短 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心室纤颤 心脏停搏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高钾性酸中毒
消 化 道
肾
(-)原因和机制 1. 摄入不足:长期不能进食
钾来源减少
不吃也排(10mmol)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2.钾丢失过多
食物
经胃肠道失钾
经肾脏失钾
①
ECF ICF
K+
血钾
<3.5 mmol/L
钾 150mmol/L 体钾98%
体钾↓
皮肤 消化道
肾
②
2.钾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失钾
19:46
* 心房利钠因子(ANP)
ANP 的作用:
1 .抑制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 2.抑制醛固酮分泌 利尿 利钠 血容量 ANP Na+水潴流
19:46
4. 远曲小管,集合管吸收钠水 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管灌流压
RAAS兴奋 醛固酮分泌
19:46
(四)水肿的表现特征
* 水肿液的性状 比重 漏出液 渗出液
19:46
(2)按部 位
皮下水肿、喉头水肿、视乳 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
19:46
(3)按范围 :
局部性(local edema) 全身性(anasarca)
19:46
(4)按水肿液存在状态
显性水肿(frank edema)
又称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表现 兴奋性降低
骨骼肌:四肢无力软瘫,呼吸肌麻痹 胃肠道平滑肌:食欲不振、腹胀、 麻痹性肠梗阻 CNS:萎靡、倦怠、嗜睡
2.对心脏的影响
兴奋性↑
收缩性↑
自律性↑
传导性↓
低钾血症心肌四性变化
+30
1
心电图的改变
0 -30 -60
2
0
3
-90
4
R P Q S T
组织间液 (占15%) 血浆 (占5%)
二、水的功能和平衡
水的功 能
促进物质代谢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结合水
水的平衡
单位:mL 饮水1000~1300 食物 700 ~ 900 代谢水 300
水的来源
2500
水的去路
尿 1000~1500 肺 350 皮肤 500 肠道 150
2500
三、电解质的功能和平衡
三、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概念 (concept)
Serum [K ] >5.5mmol/L
+
(-)原因和机制
1. 肾排钾减少
◣醛固酮↓( Addison 病) ◣GFR减少 ◣潴钾类利尿剂
2.细胞内钾移出 ◣酸中毒 ◣缺氧 ◣组织分解:溶血、挤压综合征 ◣高钾血症型周期性麻痹 3. 钾摄入过多
第三章
水电解质 代谢紊乱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病理教研室 制作人:张麦秀
19:46
主要内容
• 正常水钠代谢 • 水钠代谢紊乱:脱水、水中毒 • 钾代谢紊乱
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分布和组成
体液
由水和其中溶质构成
体液的容 量及分布
总量占 体重60%:
细胞内 液 (占40%)
细胞外液 (占20%)
经呼吸道:过度通气 经皮肤:发热、甲亢、出汗 经肾:中枢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渗透性利尿 经胃肠道:腹泻、呕吐
水源断绝 进食或饮水困难 口渴感障碍
水丢失↑
病人虽口渴、却无 水喝或不能喝水
(3)高渗性脱水的主要发病环节
ECF呈高渗
主要是细胞脱水 ICF减少明显
高渗性脱水
(4).对机体的影响
失水>失钠 ECF高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