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空空域飞行安全-认知篇

低空空域飞行安全-认知篇

低空空域飞行安全-认知篇
航务部:棘怀璟近年来,通航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的不下少数。

飞行安全工作在通航企业却被忽视,仅凭监管部门遥控监督,通航企业的安全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飞行安全是指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由于运行失当或外来原因而造成航空器上的人员伤亡或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不论是大多数的通用航空作业还是爱好者们的私人飞行,这些飞行活动都主要集中在低空,加之飞行安全是推广通用航空的重中之重,因此低空飞行安全问题一直是低空空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说到低空飞行安全,其实它包含了飞行者的安全和地面人员的安全两个方面,哪个方面都需要重视。

另外,由于低空飞行的飞行器很
难被雷达发现,因此国家的空防安全也是低空安全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飞行安全上讲,通用飞机数量增多必然使空中撞击的事故的概率大增,特别是低空飞行,防相撞任务十分艰巨。

在我国,目前很多通航公司的飞机和一些私人飞机都是轻小型飞机,而且很多飞行都是在安全条件不齐备的条件下。

由于这些飞机速度低、乘客少,且有时候可以通过飞行员的经验避免事故造成伤亡,因此这些安全条件的缺失引起的关注比较少,但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从空防安全上讲,低空飞行的小型飞行器的探测对于各国空军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如果低空空域管理、监控不当,对低空飞行器就很难控制。

例如广东省虽然是空域改革的试点地区之一,但当地空军仍然不愿意对改革“松手”,原因就是空军说他们“看不见”这样的低空轻型飞机,因此不愿意放开低空的管制。

从安全管理体系上看,相比于我国民航的安全管理体系,我国通航的安全管理体系乏善可陈。

以我国目前多数民间通航公司和私人飞机的状态,大多存在着不足,例如规模小、经验缺、安全基础差等等。

因此要解决通用航空的安全问题,除了要加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管之外,通航公司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关键。

一、影响低空飞行安全因素:
1. 天气因素
1.1 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
风切变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现象,指风向、风速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突然变化。

在航空气象学中,把出现在600米以下空气层中的风切
变称为低空风切变。

其中500米以下的低空风切变是目前国际航空和气象界公认的对飞行有重大影响的天气现象之一,是飞机在起飞和着陆阶段的“无形杀手”。

航空气象学根据飞机相对于风向的不同情况,把风切变分为顺风切变、逆风切变、侧风切变和垂直气流切变4种类型。

1.2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是—个“天气制造厂“,它能生产各式各样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击(雷击)、雷雨、大风。

有时还有冰雹、龙卷风、下冲气流和低空风切变。

当飞机误入雷暴活动区内,轻者造成人机损伤,重者生成机毁人亡。

这种天气在夏季长发生,闪电和强烈的雷暴电厂能严重干扰中、短波无线电通信,甚至始通信联络暂时中断,严重会使飞机是去控制、损害、马力减少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因此,雷暴是目前被航空界、气象界所公认的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敌人。

1.3 颠簸对飞行的影响
颠簸对飞行的影响颠簸强烈时,飞行员操纵飞机困难,甚至暂时使飞机失去操纵,或者使飞棚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强的颠簸会使机组和旅客十分疲劳,头昏8眼花,恶心呕吐。

特别是突然强烈颠簸,如果未系好安全带,会造成乘客伤亡。

1.4 云对飞行的影响
云是在飞行中经常遇到和常会给飞行活动带来影响的一种气象条件。

对飞行的影响主要有:云底高度很低的云影响飞机的起降;云中能见度很坏,影响目视飞行: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使飞机积冰;云中的湍流造成飞机颠簸:云中明暗不均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觉:以及云中的雷电损坏飞机等等。

1.5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水使能见度减小;过冷却雨滴会造成飞机积冰;降水产生的碎雨云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大雨下方容易出现较强的下降气流;大雨和暴雨能使发动机熄火;大雨恶化飞机的空气动力:降水影响跑道的使用。

1.6 冰雪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飞机在温度0℃以下的云中飞行时,往往在飞机的外表通风面上凝结冰霜,这种现象叫飞行结冰。

结冰对飞行是很危险的。

由于冰霜的聚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因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改变,或者是汽化器中进气管的封闭,起落架收放困难,无线电天线失去作用,驾驶舱窗门结冰封闭驾驶员的视线等,从而造成飞机失事。

2、人为因素
随着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而航空维修差错今年呈上升趋势,维修人员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航空维修工作的质量,而飞机的维修质量又直接影响着航空安全。

我个人认为人为因素在航空安全中占有极大的影响。

造成飞行事故和隐患的直
(1)飞行的组织指挥;
(2)飞行员操纵;
(3)飞行员身体;
(4)飞机及其设备;
(5)通信、导航;
(6)气象条件;
(7)地面设施;
(8)后勤保障;
(9)思想作风;
(10)规章制度;
(11)人为的破坏;
(12)自然界影响。

飞行事故有时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则是若干不安全因素和飞行过程中某个或某些环节同时存在问题综合促成的。

工作做得比较好就消除了部分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和隐患发生或降低了事故等级。

另外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威胁和危害程度
并不一样其中人为的和器材缺陷的因素是主要的。

而人为因素包括飞行员、管制员、保障后勤人员的过错引起的事故和隐患占总事故次数的7%—9%器材缺陷引起的事故和隐患占总次数的1%—3%因此可以说人为因素是造成飞行安全和隐患的重中之重。

3、机械故障
飞机机械故障即飞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因人为操作或其他外界因素而产生的故障,由于飞机机械故障与其承载的货物安全及乘客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飞机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受到了航空公司及广大群众的重视。

飞机机械故障具有其特点即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见下图。

4、其他不可遇因素
如飞机鸟击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击中发动机或挡风玻璃,挡风玻璃被鸟击飞行视线受阻,且飞鸟常常会被吸入进气道,将涡轮发动机的扇叶变形,或者卡住发动机,使发动机停机乃至起火。

对飞行器动力系统的破坏常常是致命的,会直接导致飞机失速坠毁。

二、低空飞行的安全隐患
1、低空电线电缆
众所周知,航拍是一个高风险的通航作业,在低空小速度飞行情况下,既要防止和障碍物相撞和避免进入涡环状态,又要综合考虑到低能见度对航拍质量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机组的精心准备,最主要的是机长作为航拍机组的核心人物,在驾驶舱资源管理以及空中摄影师与机组沟通非常重要。

当前,我国城镇、农村的电线电缆密集分布,其高度低且在空中不易辨识,加上私人直升机飞行高度不高,稍不注
意,直升机就容易和低空电线电缆撞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低空线缆仍是直升机超低空飞行的头号杀手。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随着通航的快速发展,由于超高压电缆导致的低空飞行安全事故将越来越多,而参照欧美通航发达国家,他们则主要采用一种叫做航空障碍球的物品作为标识超高压输电缆线的警示。

2、“黑飞”
如今通航安全事故较多,尤其是未获民航局报批就擅自飞行的“黑飞”,为通航安全埋下了隐患。

事实上,“黑飞”事件屡禁不止,已成为通航业内公认的祸患。

相比于运输航空,通用航空一般都是小飞机、低空飞行。

用通俗的话来说,常见的大型运输航空就是“空中大巴”,而通用航空则是“空中的士”。

随着国家放松通航管制,建立通用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和购买飞机的审批条件都在放松,客观上讲,飞行器越多、飞行次数越多,发
生的飞行事故就可能越多。

黑飞情况,主要原因还是低空空域未开放,很多时候不让飞。

其次通航飞行审批手续繁琐且审批时间过长。

三、我国境内的通航事故汇总
随着国家通航政策的密集出台,通航产业的飞速发展,通航安
全问题也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除了加强监管、对通航公
司、飞行员资质进行把关,乘客与飞行员也应增强安全意识、掌握
逃生技能,飞行需谨慎,安全放心中。

据通航资源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国内通航发生6起坠机事故,致7人死亡。

2015年国内通航发生12起坠机事故,致18人死亡。

截止日前,我国境内2016年共发生通航事故16起,致22人死亡。

安全事故触目惊心。

2016年通航事故表
最近几年安全重大事故频发不是偶然现象。

大多数飞行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有的无视规章制度,有的违规操作,有的飞行技术欠缺。

如果企业的安全教育到位,规章制度要求严格,老板们舍得花钱训练
和熟练,很多的人为飞行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过去的老通航为什么有的几十年未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严格执行了民航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条令条例,严格进行飞行人员的训练和熟练飞行,严格执行了飞行人员的放飞标准。

在企业中严格实行了全员安全教育和安全整顿,经常性开展自检自查,从不放过任何可疑的漏洞和破绽。

做到了时时刻刻想安全,事事处处防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