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12古诗三首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12古诗三首


体会(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 首诗歌表达的感情和特点。 (l)两首诗歌都是描写西湖的,各写了西湖的哪些景 色? (第一首诗概括地写了西湖晴天、雨天的水光 山色;第二首诗具体写了西湖的荷叶、荷花。) (2)两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对西湖美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3)两首诗歌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先写景色后写感受;《晓 出净慈寺造林子方》先写感受再写景物。
作者资料: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本姓 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他作 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 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 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பைடு நூலகம்
游园不值
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值:逢、遇到。 诗题意思:想到花园里去游玩未遇 到主人,不能进园观赏。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 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重点品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 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 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 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 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 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 这首诗是歌咏西湖夏季景致的经典作 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 美之情,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 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 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 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 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 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
xiǎo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作者:杨万里
jìnɡ císì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 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 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 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 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 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万余 首。亦能文。著有《诚斋集》。
春色满园/关//不住,
快慰 一枝红杏/出//墙来。
练习
1 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
(碧青的苍苔,盛开的红杏。) 2 “不值”的意思是( 没有遇到主人 诗中“久不开 )。
”这个词写出了“不值”。
课外拓展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题画
[清] 袁 牧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苦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具是看花人。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这三首古诗。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 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 唐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句 看插图 互相交流
探寻“不值”原因
小扣柴扉久不开
柴扉:柴门。
小扣:轻轻地敲。
探寻“不值”原因
应怜屐齿印苍苔 应嫌屐齿印苍苔
屐齿:木底鞋底下的横梁。 苍苔:绿色的苔藓。 怜:爱惜。 应:应该。
体会诗人此时心情: 失落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闪动,水 十分耀眼,美丽极了。
光 潋 滟
山 色 空 蒙
雨天的西湖,云雾迷茫,别 有一番奇妙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
山色空蒙 雨亦奇。
潋 滟: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贺知章) 唐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 下面的齿踏坏了翠绿的苔藓。我轻轻地 敲着柴门,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
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
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 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一枝红杏出墙来。
(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 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 外来了。)
xiǎo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jìnɡ císì
bì nɡ jì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yì nɡ qiónɡ bì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语解释
晓:早晨。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 的其它时节。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 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1、根据古诗的内容填空。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代诗 人 。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门,本来是 件 的事,但他从“ ”联想 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心情自然也由 转 为 。
作业1: 背诵古诗。
作业2:
读到“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你的脑海里 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诗1
诗2
美景
宋 苏 轼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 中期的文坛领袖,文 学巨匠,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 晴方好, yì 山色空蒙 雨亦奇。
liàn yàn
欲把西湖比西子, zhuānɡ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枝出墙的红杏让诗人想到的其实是: 你觉得 “春色满园” 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小 结:
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 杏” 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 机 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开。”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诗歌诵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 的节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 的节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 西湖 六月中, 风光 不与 四时同。
接天 莲叶 无穷碧, 映日 荷花 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