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和眼睛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B.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 眼睛看物体时通过调节焦距来看清距离不断变化的物体D.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3.如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C. 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D. 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5.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该眼镜片()A.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C.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6.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部件的示意图,其中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的是()A. B. C. D.7.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A. 20m远的1.7m高的人B. 40m远的1.7m高的竹竿C. 20m远的1.7m高的栏杆D. 18m远的1.7m高的小树8.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A.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9.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投影仪C. 照相机D. 显微镜10.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D.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二、填空题11.小华刚配了一副眼镜,她拿起眼镜靠近物理课本看上面的字,发现字缩小了。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该眼镜是用______透镜做成的______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12.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_的物体。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______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13.小明经常玩手机不注意休息导致近视。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______(选“前方”或“后方”),需佩戴______(选“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近视眼应配戴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______cm。

15.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_________和进入眼睛的光的强度,在适当的照明条件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_________的实像.三、作图题16.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17.某小组用一组眼睛模型、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几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图所示,其中凸透镜相当于角膜和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1)用平信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图中近视眼的是______模型(填“甲”、“乙”或“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2)为矫正远视眼,应在模型前加一个合适的______透镜。

18.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cm.(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像.(3)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4)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透镜.19.七年级李林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看得清”。

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视力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来说明情况。

请回答:(1)李林患的是______(近视/远视),主要原因是晶状体过______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远处物体时,使物象落在视网膜的______方。

(2)若要他课堂上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______来矫正(凹透镜/凸透镜)。

(3)为了保护视力,防止这种疾病,我们应该在日常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例如: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20.一项被称作“可调式眼镜”(如图甲)的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不用通过眼科医生就可以矫正自己的视力。

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液体,通过调节此液体的含量,镜片的形状会随之改变(如图乙所示,改变滑块的位置就可实现镜片形状的变化)。

甲乙丙丁戊(1)其实可调式眼镜的想法也是一种仿生学研究的成果,人眼睛的晶状体就根据观察对象自动调节的可调式镜片,通过眼部肌肉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__ _。

A.帮助我们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B.帮助我们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C.帮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D.帮助我们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2)图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__(远视眼/近视眼),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 (前/后)方,此时如果用“可调式眼镜”加以矫正,应将滑块从中间逐渐向__ (左/右)移动,直至看清物体。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人的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B、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B 错误;C、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从而能看清不断变化的物体,故C正确;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C。

(1)人的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3)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

本题考查了眼睛的视物原理,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解析】解:A、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故本选项正确。

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物等大可知,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不变,故本选项错误。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产生的,故本选项错误。

D、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或×105km/s,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②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物等大。

③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④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速、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此题容易错选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或×105km/s,注意看清后面的单位。

3.【答案】D【解析】解:由图知,②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④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①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③图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D。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

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答案】C【解析】解:AB、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即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AB错误;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近视眼是品状体太厚或眼轴变长造成的,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