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 第2讲 线路平纵断面讲解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 第2讲 线路平纵断面讲解
语,以车站纵轴线为参照物,横向布局的两个“车场”称为“横列 ”,纵向布局的两个“车场”称为“纵列”。在很多车场的情况下 ,某两者之间是横列关系,而另外两者却是纵列关系。
横列式布局示意图
纵列式布局示意图
4)单向与双向的关系
“单向”实际上就是单线,“双向”就是双线 ,或称复线,铺设了上下行两条线路,两个方 向的列车,分向行驶。
“单向”实际上就是单线,“双向”就是双线 ,或称复线,铺设了上下行两条线路,两个方 向的列车,分向行驶。
5.国铁车站线路布局
以中间站为例(越行站等略)
车站用
下行
站房台 3
5
7
Ⅰ
上行
Ⅱ 站台 4
6
6. 地铁车站的线路布局
6.1 侧式站台车站
下行线
下行站台
上行线
上行站台
6.2 岛式站台车站
下行线 上行线
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 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和梭形车场。
1)梯形车场
2)异腰梯形车场
3)平行四边形车场
4)梭形车场
上述各种车场各有其特点,选用时应根据车场 的用途、线路数目、车站地形及整个车站的布 置等因素来决定。
5)站场咽喉
在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列 车到发、机车走行、调车和车辆取送)的必经之地, 故称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简称咽喉区。
长短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距离有长短两种, 是长交路与短交路的混合形式。
9)曲线内股缩短轨
在曲线地段,外轨的长度大于内股的长度, 而标准钢轨的长度是相等的,如内外股采用 相同长度的钢轨,其左右接头偏差量就会越 来越大,为保持钢轨接头的对接形式,曲线 内股必须铺设缩短轨。
缩短轨计算(略)
三、线路纵断面
1. 概述
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 影。
轨道基本知识讲座 第二讲
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一、线路结构
本部分所指线路为轨道的中心线。 线路分为平面与纵断面两大部分,线路结构示意图如下:
直线
线路
平面 纵断面
曲线 坡形 坡率
圆曲线 缓和曲线 上坡、下坡、平坡 坡长 坡度
二、平面曲线
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它包括直 线与曲线两部分。
3.曲线要素及其它相关术语
1)曲线中心角
和曲线交角相等,符号α
切线长
交角 外矢距
中心角
半径
2)曲线半径
符号R ,它决定了轨道转向的程度。
3)切线长
交点至切点的长度称为切线长,记为T。
4)曲线长度
角度制: C=лRα/180 弧度制: 曲线长度=弧度*半径 正矢、弦长、半径之间的关系
岛式站台
7.折返线布局
始
折
点
返
站
站
折
折
终
返
返
点
站
站
站
(a)沿线车站线路设置示意图 具备折返功能的不一定全部设为折返站
7.1 长交路
长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全程的两个终点站之 间运行,中途不进行折返
长交路
7.2 短交路
短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的某一区段内运行, 在指定的车站折返
短交路
7.3 长短交路
f=d²/8R
5)曲线正矢
曲线正矢是量度曲线是否圆顺的重要要素。 曲线轨向的园顺通过正矢值进行检测。
正矢
曲线上两点间连成一条直线,称为弦,弦上任意点到曲线对应点 的垂直距离叫做矢距,位于弦中央的点的矢距叫做正矢。
正矢的大小与圆半径相关。通常正矢值 f=5000/R
6)圆曲线的轨距加宽
4. 车场线的布局
4.1 基本概念
1)“场”的概念: “场”就是指车场,如到发场、调车场等。它是布局的基本单元
2)“级”的概念: “级”为车场在车站纵轴线上排列的层次数,有几个层次就称为 几级。
3)“横列”与“纵列”的概念: “横列”与“纵列”是用来区分两个“车场”之间位置关系的术
国家铁路轨距加宽标准为
R≥350m
加宽 0 mm
350m>R≥300m 加宽 5mm
R〈300m
加宽 15mm。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曲线,半径300米及以上的均不设加宽。
7)圆曲线外轨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地段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离 心力,曲线必须设置外轨超高。
:
曲线超高的计算
离心力的计算
J mv 2
(N)
R
超高的计算
h 11.8V 2
R
欠超高与过超高(略)
8)缓和曲线
园曲线地段,为使曲线的线形和技术参数向直线段实 现渐变,必须设置连接曲线作为过渡段,这种用于过 渡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向力与竖向力渐渐变动,不突然发生; 2)外轨超高与轨距加宽在缓和曲线上全部完成。 缓和曲线的线形是参数方程,缓和曲线的计算(略)
四、线路的布局
1. 线路的连接
两条线路通过道岔或其他方式衔接起来,称之为线 路连接。
2. 线路的组合
多条线路通过一定的方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起来,称为线路组合。
1)梯线 直线梯线
续上页
缩短梯线
3. 车场线
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 来,便成为车场。
按运营功能,车场有到发场、到达场、出发 场及调车场等。
线路纵断面是由坡段及连接相邻坡段的竖曲线组成, 坡段的特征由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坡度以轨 面高程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上 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 为变坡点。
2. 线路坡度
线路坡度表示法
方框内斜线或水平线为坡度线,坡度线上方数据为坡度值,下方
数据为坡长。方框下方数据为前进里程读数(单位:米),有的
还在方框的角落里进一步标注更具体的数据。
25 120
130
250
0
15
150
200
400
600
3. 竖曲线
坡段与坡段相连,规范规定,相邻两坡段的坡 度值,二者代数差大于等于2‰时,必须于变 坡点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区间为5 000 米,困难地段为3 000米(表5-3),站端为 3 000米,辅助线为2000米。这样,在垂直 面上,用圆顺的曲线连接前后坡段,可以改善 列车的运行条件。
1.曲线的分类
按相邻两曲线的转向角方向分为同向曲线、反向曲线
同向曲线
反向曲线
2. 曲线的平面结构
按线路的前进方向,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依次类推, 其余各点分别为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分别记为ZH、HY、YH、HZ。 二直线的相交点称为交点,记为JD,曲线的中点记为QZ,见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