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农作物调查与分析

河北省农作物调查与分析

河北南部地区农作物调查与分析小麦在本地的更换过程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当前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小麦春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基础在于种植业,种植业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种子。

种子是种植业最基本的、不可取代的生产资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形象的描述了种子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子是种植业赖以延续的基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创造了选种技术,选出了大量的优良品种,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正是依靠它们,各种种植活动才能年年复始地得以进行。

第二、种子是增产的内因。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灌水、田间管理等增产措施,都必须通过良种才能发挥作用。

除种子外,各种增产措施的运用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施肥量、灌水次数与数量、农药的喷洒、铲趟的遍数等都是有限量的。

唯独品种改良的增产潜力几乎可说是无穷近的。

本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美国依靠推广杂交种玉米,使玉米单产迅速提高,总产量达到世界玉米的50%;墨西哥育成矮杆高产小麦品种后,在30年内,小麦产量提高了394%;我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使水稻产量平均每亩提高120千克,“紧凑型”玉米开创了单季作物产量过吨的新纪元。

第三、种子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栽培技术、环境条件都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提高品质,最关键的措施还在于采用优质的品种。

近年来我国苹果品质提高很快,这主要得益于苹果的品种改良,占主导地位的“国光”苹果大面积地被“富士”等优质苹果所取代。

当前广大育种工作者越来越注重专用品种的选育,如鲜食玉米、高油玉米、面包专用粉小麦等等,更进一步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第四、优良的种子可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不利的环境条件,如旱、涝、低温、盐碱、病虫害等等。

通过品种选育,如抗盐筛选、抗病育种、抗虫育种等等,可有效地提高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

一、当前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子经营人员数量多而杂,整体素质低。

批发商从原来的1家增加到30余家,零售商从原来的63家增加到400余家,从业人员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部份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和原农技站工作过的人员),还不足30%,农民、无业人员和从事其它小商品零售的人员居多。

2、价格乱、涨幅大,增加了农民负担。

由于种子企业自主定价,为了促销,个别企业把零售价定得很高,因为多数零售商是看利润的大小来宣传销售种子的。

因此,同一个品种只是商品名不同,其价格每公斤相差10元左右,不同品种每公斤价差20元左右。

就去年来讲本地小麦、玉米等种子平均价格每公斤价格涨幅达30%-35% 。

种子市场放开后,农民购买种子的费用增加了。

3、品种太多,农民购种选择难,农业部门技术指导难。

各批发商及其下设零售商都称自己卖的品种最好,并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促销,而老百姓对品种知识了解甚少,主要听凭种子零售商的介绍而加以选择,在繁杂的品种中,不少零售商连自己也搞不清品种的优劣,因此往往仅凭资料介绍而尽其所能渲染优点、掩盖缺点,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加之种子企业大量的广告,老百姓眼花缭乱,购种时往往是偏听偏信。

农业部门对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技术指导工作也十分被动和困难。

4、滥用商品名,夸大宣传,误导农民。

普通品种、老品种冠以耀眼的商品名,如“高产王”、“超高产”、“特大棒”等等,同一个品种不同的经营单位有不同的商品名,而审定名却印在背面某个不显眼的地方。

在宣传上或以北方的高产数据资料进行宣传,或以小面积强化栽培技术的高产数据资料进行宣传等等,渲染优点,掩盖缺点,夸大宣传,误导农民购买。

6、流动赶场、摆摊及走村串户销售突出。

同一个营业执照,在临近的周边场镇摆摊设点或在同一场镇设多个摊点的现象较为普遍,每个镇销售种子的摊点达20余家。

背背篼走村串户售种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种子零售人员基本是做半年耍半年,如果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种子出了问题农民找不着人,甚至索赔无门,受损失的将是广大农民。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一、返青拔节期病虫统一防治技术(3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青拔节期是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麦蜘蛛的危害盛期。

是小麦病虫综合防治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1.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小麦纹枯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是一拌一喷,即播种前药剂用立克秀拌种和返青期喷药。

在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防治时间偏晚的现象。

防治指标:要掌握在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侵染,平均病株率达10~15%时开始防治。

防治时期:3月20-31日防治方法:亩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3两或20%井冈霉素40克,也可选用12.5%禾果利15克,兑水150斤喷淋小麦基部。

2.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

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防治时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

防治方法:亩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3两或20%井冈霉素40克,也可选用12.5%禾果利15克,兑水150斤喷淋小麦基部。

3.小麦根腐病小麦出苗后则在茎基部或根部发生褐斑,引起苗叶变黄、生育迟缓,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药剂防治:立克秀、烯唑醇、粉锈宁(三唑酮)、敌力脱等杀菌剂是目前防治小麦根腐病的高效药剂。

可拌种或大田喷施。

重病年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第二次在小麦乳熟初期。

4.麦蜘蛛麦蜘蛛始发期为3月下旬,水浇田因浇春水少有发生,旱田发生较普遍。

防治指标:250头/尺行长。

防治适期:4月25日---5月1日防治方法:(1)浇水可控制为害,一般不需农药防治。

(2)0.9%虫螨克3000倍液喷雾。

(3)0.5%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

二、穗期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5月上旬至下旬)穗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也是白粉病、小麦锈病、赤霉病、麦蚜、一代粘虫、麦叶蜂等的主发期。

穗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最后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1.小麦白粉病小麦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植株茎秆或叶片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光合面积减少,养分和水分被大量消耗,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适期:5月5日前后防治指标:病叶率15%。

防治方法:亩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2两兑水60公斤;对于麦蚜和白粉病同时发生的地块,可用粉锈宁和吡虫啉或辟蚜雾等杀虫剂混合喷雾防治。

2.小麦锈病如果5月中下旬雨水多,锈病病情能迅速上升,因此要注意掌握病情,及时防治。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三种,它们的特征是:条锈规则,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

其中叶锈发生最多,条锈次之,杆锈最少。

麦株发病后,麦皮组织破裂,光合作用减弱,水分蒸发加速,营养积累减少,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千粒重降低,发病严重的年份减产50%。

防治指标:病叶率15%。

防治适期:5月20日前后。

防治方法:亩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2两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60公斤。

3.小麦赤霉病症状: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以扬花期侵染为害最重。

侵染初期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浸状褐色斑,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

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

发生条件:小麦进入扬花期,是赤霉病发生和预防的关键时期。

尤其5月上旬连续阴雨天气,对赤霉病的发生流行非常有利。

防治方法: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是抓好扬花期的喷药预防。

可于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选用80%多菌灵超微粉50克兑水喷雾。

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果采用三唑酮防治,则不能在小麦盛花期喷药,以免影响结实。

4.小麦蚜虫防治适期:5月12日至20日前后。

防治指标:百穗有蚜200头。

防治方法:(1)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60公斤或3%吡·高氯乳油1500倍液喷雾。

(2)亩用50%辟蚜雾(抗蚜威)可湿粉10-2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5.一代粘虫防治适期:5月25日前后。

防治方法: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亩喷药液45-60公斤。

6.麦叶峰麦叶峰俗称齐头虫、小粘虫。

幼虫食害小麦叶片,形成刀切状缺刻,严重时能把叶尖全部吃光,造成严重减产。

近年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群体的增大,麦叶峰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防治时期:5月1日前后。

防治指标:麦田每平方米幼虫50-60头。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2、鉴定的标准不断提高建国后以鉴定出比较丰产‘亩产200公斤左右1的小麦新品种为标准,以石特l4为对照种、碧蚂1号为全国统一对照种。

在遗一期闻鉴定出了石家庄54.石家庄34、北京8号等一大批小麦新品种。

特别是石家庄54推广面积较大,熟以及耐早等品种类塑为标准。

相应对照种依次为石家庄54、九兰三九,泰山4号、冀麦7号、津丰1号及冀麦6号等品种。

仅l97l—l 985年,先后鉴定了选育品种L系 29 2个,通过试验的有7g个.其中审定定名的有24个品种,获农收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的有冀麦1号、冀麦3号冀麦7号;获省级科技成果奖的有冀麦1号冀麦1 O号、冀麦i 5、冀麦20;冀麦9号获地区级三等奖分别情况提出了不同利用意见,基本上都在生产上起到作用。

据统计,累计推广l 0万亩以上的有3O个品种,其中综台性状较好,种植面积在5000万亩以上的有泰山1号;l 000万亩以上的有冀麦1号泰山5号、津丰1号、冀麦3号、冀麦7号等五个品种;500万亩以上的有衡水6404;400万亩以上的有红良5号,泰山4号等两个品种;3 O0万亩以上的有冀麦6号、昌乐5号、冀炭1 5等三个品种;l O0万亩以上的冀麦2号、冀麦4号、冀麦l 0号、冀麦l 4 冀麦20 丰抗2号、丰抗8弓、庸麦2号、邯选2号济6矮等十个品种:50万亩以上的有九三红;l 0万亩以上的有冀麦9号冀麦l 3 冀麦l 6、冀麦l 、冀麦19、冀麦2l 冀麦22等七个品种。

我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一、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

1.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是相当低的,中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相差10-20年,这一现实状况不容忽视。

2.农业结构单一,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