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

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 ②应从小剂量开始,根 尚不明确
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③短时 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 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
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
注意事项
1,不宜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未经证实有 效的疾病如皮肤病、酒精中毒、哮喘肾结石 、精神病等。2,维生素B6影响左旋多巴治疗 帕金森病的疗效,但对卡比多巴无影响。3, 对诊断的干扰:尿胆原试验呈假阳性。 1,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本品治疗不明显盲目 加量可加重肝损伤。2,本品对肝素引起的出 血无效无必要使用。3,本品在静脉注射时应 缓慢给药速度不得超过1㎎/分。4,本品应 避免冻结,有油点或分层则不应使用,可在 比光下加热至70~80℃,冷却后澄清度正常 可继续使用。
10%葡萄糖 注射液稀释
1g,1小时后重复,如有搐搐搦可静注本品3g;如有皮肤
组织氟化物损伤,每平方厘米受损面积应用10%葡萄糖 尚不明确
酸钙50mg。小儿用于低钙血症,按体重25mg/㎏(6.8mg
钙)缓慢静注。但因刺激性较大,本品一般情况下不用
于小儿。
注射用水
临用前,在避菌操作条件下,按需要量用无菌注射器吸
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
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
降甚至颅内出血,此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
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
每分钟8 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
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碱化尿液,
成人: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
脉滴注,2~5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
1.高钾血症患者。 2.急性肾 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禁用。
氯化钠注射 液10%
高渗葡萄 严重低渗性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 下列情况慎用或禁用:①水肿
糖注射液 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 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
或10%氯 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
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 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
㎎每日一到两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 者禁用。
预防新生儿出血分娩前12至24小时给母亲肌
注或缓慢静注2到5㎎,或在新生儿出生后肌
内或皮下注射0·5~1㎎,8小时后可重复,
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
分。 0.9%生理 用法
盐水
本品只能与0.9%w/v生理盐水混合使用。本

品不能与其它的治疗药品混合使用。
萄1、糖药可使物1稀L腹释膜剂透。析液2、渗透适压用提于高需要55m非Os口m/k服gH途2O。径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禁 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补液治疗。尤其是 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者 下列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能量补充剂。烧 禁用。 创伤、术后及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状 态)患者的能量补充剂。药物中毒、酒精中 毒。
本品最多稀释到500ml 0.9%w/v生理盐水
中)。药液的滴注速度应为:100mg铁至少滴
注15分钟;200mg至少滴注30分钟;300mg至
用少1滴0%注葡1萄.5糖小注时射;液稀40释0后mg缓至慢少注滴射注,每2.分5钟小不时超,过5ml
。成人用于低钙血症,一次1g,需要时可重复;用于高
镁血症,一次1-2g;用于氟中毒解救,静脉注射本品
取加入或量取加入或直接冲洗。
不能作为脂溶性药物的溶剂。
氯化钾注射 液
5%葡萄糖注 射液500ml
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法将注射用氯 化钾1-1.5g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 (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 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及心电图缺钾图形改善而定。钾 浓度不超过3.4g/L(45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 0.75g/小时(10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3~4.5g (40~60mmol)。在体内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 律失常时,如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 发作多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威胁生命的严重 心率失常时,钾盐浓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 快,1.5g/小时(20mmol/小时),补钾量可达每日10g 或以上。如病情危急,补钾浓度和速度可超过上述规定 。但需严密动态观察血钾及心电图等,防止高钾血症发 生。小儿剂量每日按体重0.22g/kg(3mmol/kg)或按体 表面积3g/m2计算。或遵医嘱。
。如果在给药15分钟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
应,继续给予余下的药液。
糖酸钙注射 液
输液:本品的首选给药方式是滴注(为了减
少低血压发生和静脉外注射的危险)。1ml本
品最多只能稀释到20ml 0.9%(w/v)生理盐水
中,稀释液配好后应立即使用(如:5ml本品
最多稀释到100ml 0.9%生理盐水中,而25ml
量给药。
在新病人第一次治疗前,应按照推荐的方法 本品禁用于:非缺铁性贫血
先给予一个小剂量进行测试,成人用1-2.5ml 、铁过量或铁利用障碍、已
(20-50mg铁),体重>14公斤的儿童用1ml (20mg铁),体重<14公斤的儿童用日剂量
知对单糖或二糖铁复合物过 敏者。
的一半(1.5mg/kg)。应备有心肺复苏设备
代毕谢。性小酸儿中:毒,口静服脉,滴每注,日所按需体剂重量1按~下1式0计m算m:ol补/k碱g
量(mmol)=(-2.3 -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 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CP-实际测得 的CO2CP(mmol)×0.25×体重(kg)。除非体内丢失碳 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 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 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 氢根)。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①静脉应用的浓
50%葡萄糖注 射液
耐能注射液
(1)补充热能 患者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控制 时,一般可予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并同时补充体 者;(2)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 液。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 (2)全静脉营养 状态; 疗法 葡萄糖是此疗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在非蛋白 质热能中,葡萄糖与脂肪供给热量之比为2:1.具体用量 依据临床热量需要而定。 根据补液量的需要,葡萄糖 可配制为25-50%的不同浓度,必要时加入胰岛素, 每 5-10g葡萄糖加入正规胰岛素1单位。由于正常应用高渗 葡萄糖溶液,对静脉刺激性较大,并需输注脂肪乳剂, 故一般选用大静脉滴注。 (3)低糖血症 重者可先予 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 (4)饥饿性酮 症,严重者应用5-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00g 葡萄糖可基本控制病情。 (5)失水 等渗性失水给予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6)高钾血症 应用1025%注射液,每2-4g葡萄糖加1单位正规胰岛素输注,可 降低血清钾浓度。但此疗法仅使细胞外钾离子进入细胞 内,体内总钾含量不变。如不采取排钾措施,仍有再次 出现高钾血症的可能。(7)组织脱水 高渗溶液(一般 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静脉注射20- 50ml。但作 用短暂。临床上应注意防止高血糖,目前少用。用于调 节腹膜透析液渗透压时,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即10g葡
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
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
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
氢根)。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 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
8.4%;
尚不明确
② 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
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
③ 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
海斯维注射 液
脂肪乳剂 20%250ML
静脉滴注 成人一次500ml~1000ml,按年龄 、体重及症状不同可适当增减。给药速度: 成人不超过0.5g/kg/h(以果糖计)。
成人1-2g/kg体重/日,可提供60%以上的非蛋 白热卡。最初15分钟内输入速度不应超过0.51ml/kg体重/hr(10%输注液)或0.250.5ml/kg体重/hr(20%输注液),若无不良 反应,可将速度增至2ml/kg体重/hr(10%输 注液)或1ml/kg体重/hr(20%输注液)病人 第1天的治疗剂量不宜超过10%输注液500ml 或20%输注液250ml。如病人无不良反应,以 后的治疗剂量可增加。新生儿 从小量开始, 逐渐递增至3g/kg体重/日,先缓慢输液,入病 人无不良反应可逐渐递增至150mg/kg体重 /hr,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央静脉输入。
药品名称 溶媒
用法用量
禁忌
VB6注射液
皮下注射,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50㎎或100 ㎎,每日一次,用于环丝氨酸中毒解毒时, 每日300㎎或300㎎以上。用于异烟肼中毒时 每1g异烟肼给1g维生素B6静注。
尚不明确
VK1注射液
蔗糖铁注射 液
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 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不良
药速度(按葡萄糖计),通常成人每小时不得超过 能障碍的患者;
0.5g/kg体重.根据年龄,症状及体重等不同情况 2, 电解质代谢异常的患
可酌量增减.
者:1)高钾血症(尿液过少,肾 上腺皮质机能减退,严重灼
伤及氮质血症等);2)高钙血
症患者;3)高磷血症患者;4)
高镁血症患者; 3, 遗传性果 糖不耐受患者。
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时内
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补钠量
(mmo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
重(kg)×0.2。待血钠回升至120~
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