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材料-华工-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土木工程材料-华工-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长期在空气中存放的干燥状态),单位体积的干质量4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密实度与孔隙率之和为16填充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或粉状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程度。

8材料的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下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10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12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冻结和融化)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14材料的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成为憎水性1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尚能保持原有的性能。

18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值后产生显著变形,且不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

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属于不可逆变形。

20材料的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问答题:2什么是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它们在土木工程中各有何用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成为亲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成为憎水性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帮助其他材料增强水的融合材料的憎水性也可以利用其憎水性能,在建筑工程中起重要作用4为什么材料的实际强度较理论强度低许多?材料的理论强度是由无任何缺陷的材料(或理想材料)得出的。

但实际材料的内部总是含有大量的各种缺陷。

如晶格中的各种点、线、面缺陷。

又如材料内部含有的各种形状的孔隙、裂纹等。

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在这些缺陷处产生裂纹或促使原有微裂纹扩展,最终由于裂纹的扩展和连通而使材料的破坏大大提前,即实际材料的强度远远低于理论强度。

6在有冲击、振动荷载的部位宜使用那些性质的材料?为什么?有冲击的部位选用的材料必须要有冲击韧性震动荷载,如果是持续的,那么可以看作往复的周期荷载,需要考虑材料的疲劳性能;若是偶然的震动,保证材料强度、刚度。

第二章无机胶凝材料1胶凝材料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材料(如砂和石子)或块状材料(如砖和石块)粘结为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3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5. 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的主要成分,7.过火石灰:是指在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9石灰陈伏:石灰膏在储存灰坑中放置14天以上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将其慢慢熟化11普通水泥:按用途将水泥分为普通水泥和特殊水泥13火山灰水泥凡是天然的或人工的含有以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铝为主的矿物质材料,经磨成细粉后与石灰加水混合,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者,都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15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的混合材料17水泥初凝时间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为加水拌合时起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要的时间1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达到标准稠度水泥净浆时用水量21水泥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23水泥标准养护条件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在外界侵蚀性液体或气体(统称为侵蚀介质)的作用下,结构受到破坏,强度降低,甚至破坏,这称为水泥石的腐蚀。

25水泥石的凝结水泥石是指的水泥水化以后形成的硬块27水泥石的软水侵蚀29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31石灰土一般质地都比较粘重,剖面上或多或少都有石灰泡沫反应,但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问答题1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两者在那些性能上有显著的差异?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 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

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中,而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

在强度耐久性耐水性上气硬性均较差3什么是生石灰的熟化(消解)?伴随熟化过程有何现象?石灰使用前,一般先加水,使之消解为熟石灰,其主要成分为Ca(OH)2,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水化速度快放出大量的热应搅拌以帮助散热熟化过程中石灰体积膨胀,增大1~2.5倍。

反应可逆,需控制温度小于547℃。

5石灰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陈伏?陈伏时间一般需多长?石灰膏在储灰池中隔离空气下保存14天以上的工艺过程。

目的——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7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石灰不是“不耐水”,而是遇水会反应,石灰是氧化钙,遇水后放热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以作为防潮的干燥剂使用。

9建筑石膏为什么不耐水?建筑石膏与水拌和后,半水石膏与水迅速反应生成二水石膏。

因二水石膏的溶解度远低于半水石膏,所以水化持续进行。

11简述建筑石膏为什么适合作建筑装饰制品. 主要是由于建筑石膏及其制品在凝结硬化后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质:(1)石膏表面光滑饱满,颜色洁白,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2)硬化后的建筑石膏中存在大量的微孔,故其保温性、吸声性好。

具有一定的防火性。

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变室内的小气候。

13试比较石灰与石膏的硬化速度和强度,并分析其原因。

建筑石膏凝结过程很快,终凝时间不超过30 min;而石灰凝结慢因为石膏的颗粒通过烧结,其颗粒比石灰通过烧结的要小很多,所以石膏的胶结强度大于石灰。

15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及石膏含量过多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

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17为什么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应太短,而终凝时间不应太长? 初凝小于45分钟是快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也会影响施工;凝结时间太长,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

19为什么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热,内外温差所引起的应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21硅酸盐水泥强度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影响其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和温度前期强度发展快,后期强度发展慢23为什么硅酸盐水泥在流动的淡水、矿物水及碳酸水作用下会引起腐蚀?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相接触时,水化产物将按其稳定存在所必需的平衡氢氧化钙(钙离子)浓度的大小,依次逐渐溶解或分解,从而造成水泥石的破坏,这就是溶出性侵蚀。

25叙述硅酸盐水泥被硫酸盐腐蚀的过程及其危害,并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

硫酸盐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

–硫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膨胀造成破坏。

–硫酸盐浓度较高时,硫酸钙结晶生成二水石膏,体积膨胀造成破坏。

27在通常条件下存放三个月以上的水泥,可否仍按原强度等级使用?为什么?不行,要重新检验以后判断是否变质,如果合格能使用。

水泥容易水化,长时间保存易变质。

29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料?什么是非活性混合材料?两者在水泥的作用是什么?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可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强度等级减少水化热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石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生成水硬性的水化产物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化热、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水泥产量、扩大水泥品种31为什么矿渣水泥的耐硫酸盐腐蚀性及耐水性好?矿渣水泥中加了矿渣,矿渣属于活性混合材料,所以在成分上没有硅酸盐水泥中硅酸二钙和三钙的成分高,所以耐腐蚀33为什么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不宜用于较低温度施工的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凝结硬化速度慢,早期强度低。

35有三种白色胶凝材料,可能是生石灰粉,建筑石膏或水泥,用什么简易方法可以辨认?一样拿一点点用水调一下。

石灰粉不会硬。

建筑石膏大概在15分钟就硬。

白水泥要4个小时第五章名词解释1砂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3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工业及设备条件下,易于进行搅拌运输浇灌捣实成型等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5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7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9混凝土标准养护凝土试块在标准养护室里养护。

标准养护室的室温20°c±2°;湿度为不小于95%,在这种环境下28天。

叫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 11混凝土水灰比水和水泥的质量之比水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之和的比叫水胶比13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15混凝土耐久性在所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混凝土建筑物能满足各项设计功能要求,并能达到无需大修或全面补强加固而安全运行的能力。

17.混凝土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在湿度适宜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过程对混凝土弊多利少碱度降低,促使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表面的碳化收缩裂纹;碳化时生成的碳酸钙,能够填充水泥石的孔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压强度19.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各组分间用量的比例21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法2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25.混凝土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问答题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硬化前后各起什么作用?砂石起骨架作用,减少混凝土凝结时的体积变化,增强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节省水泥。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填充作用,硬化后水泥浆将骨料粘结(作用)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并赋予混凝土强度。

3为什么不宜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高强度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水泥用量少,集料包裹性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差,同时容易混凝土离析泌水;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的混凝土,需要水泥用量多,水泥浆量富余大,成本高5为什么普通混凝土用砂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而是采用中砂较理想?砂太细,混凝土用水量加大,强度降低,容易起砂、开裂砂太粗,混凝土容易泌水,粘聚性差。

7.某钢筋混凝土工程,原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的是中砂,后因工地无中砂而用细砂代替。

在保持原流动性、砂石用量、水泥用量及标号不变条件下施工,最后混凝土强度比要求的低很多,你能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吗?如何做才是正确的?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砂过细,砂子颗粒表面积过大,虽混凝土粘聚性、保水性较好,但由于需要较多的水泥浆来包裹砂粒表面,故用于润滑的水泥浆则较少,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差,导致响混凝土的强度的强度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