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一位诗人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奉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而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也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奉献,应当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
在我看来,奉献不是套话、也不是大话、更不是空话。
2012年,我市上下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创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大多来自基层。
评选活动结束后,他们又融入茫茫人海之中,去恪守平凡的岗位,去续写平凡的故事。
其中,那对平凡夫妇的无私奉献更是让我们为之感动。
“四十三年,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五个日夜,你们无怨无悔地坚持,用超越亲情的大爱造就了生命的奇迹。
青发变白丝,大爱永相存,老时不孤独,晚辈皆儿孙。
祝你们永远幸福!向你们致敬!”这是市道德工程建设组委会为2012年度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王华堂、张翠兰夫妇写下的致辞。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位父亲,他叫王华堂,今年78岁;她是一名退休的妇科医生,也是一位母亲,她叫张翠兰,今年76岁;他是
一名脑瘫患者,曾是一名弃儿,因为遇到了王华堂、张翠兰夫妇成为了他们今生唯一的儿子,拥有了家的温馨,他叫王群,今年43岁。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人世间有一种爱是割舍不断的,即便毫无血缘关系,依然可以诠释出人间最难能可贵的大爱亲情。
或许,时间能让记忆泛黄,能让年轻的面庞刻上皱纹,能让矫健的身躯变得蹒跚,但却不能改变真情的可贵。
一时的付出可能是因为热血的冲动,43年的坚守奉献却意味着人性的至善,彰显着人间的大爱。
王群是不幸的,身患重症被家人抛弃,但他也是最幸运的,因为遇上了王华堂夫妇。
王华堂夫妇是艰辛的,因为43年来都在照料脑瘫的儿子,但他们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心中拥有着世上最珍贵的爱,他们用自己的奉献诠释着什么是“平凡的良心”。
奉献对于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青春献上一丝新绿;不能成为天之骄子,不妨做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为改革发展尽毕生之力。
也许我们一生中不会遇到生与死的决择,但是需要我们奉献、需要我们付出的机会却有很多。
回首看看我们身边,看看深夜时分还有多少盏灯在亮着,看看周末时候还有多少个科室在忙碌着,尽管没有任何报酬和奖励,他们却始终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这就是我们的财政干部,一群永远微笑着勇于挑战不知疲惫的人,一群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们每天都
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财政事业伴着新世纪的朝阳蒸蒸日上!
朋友们,工作着是美丽的,凭着岁月赐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所追求的事业中吧,在奉献中燃烧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让生命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