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本章概览:
•文献法是教育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章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文献和文献法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介绍文献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第三节介绍一种独立的文献使用方法——内容分析法。
•难点关注:
•文献的类型和分布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文献法概述
一、文献的概念和特点
• 1. 文献的概念
•(1)文献泛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起载体,包括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幻灯片、微缩胶片和各种形式的电脑软件等。
•“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
•(2)教育文献的含义
•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3)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帮助研究者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为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 2. 文献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0)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1)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
•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优点:具有创造性和很高的直接
• 2. 文献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0)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1)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
•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优点:具有创造性和很高的直接
• 2. 文献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0)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1)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
•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优点:具有创造性和很高的直接
•(2)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便于查找。
•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优点: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特点
•(3)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浓缩而成的文献。
•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优点: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分布:
•书籍(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通俗读物);
•报刊(报纸和期刊均属连续出版物。
教育科学范围内的期刊主要有三类:杂志;汇报、集刊、丛刊、汇刊及高校的学报;文摘及复印资料,这是一种资料性及情报索引刊物);
•教育档案(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
•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以声音、图像等电子方式记录有知识的载体,通过视听觉传递知识,更直接、精炼、形象。
二、文献法的概念和过程
• 1. 文献法的概念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 2.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1)分析和准备阶段
•(2)搜索阶段
•(3)加工阶段
• 3.写综述性文章使用文献法的研究过程
①提出课题或假设
②研究设计
③搜集文献
④整理文献
⑤进行文献综述综述报告?(述和评,逻辑性)
基本内容
如何撰写文献
包括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综述者的评价、建议和预测;
格式和内容安排
包括绪论、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趋势展望、研究改进建议和参考文献
第二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一、文献的搜集
• 1.查阅文献的过程(p37图3.1)
• 2. 搜集文献的渠道
• 3. 搜集文献的方式
•顺查法(按时间顺序)、逆查法(倒查法)、引文查找法(跟踪法)、综合查找法• 4. 积累文献的一般过程
• 5.积累文献的方式
•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 6.文献的鉴别
•鉴别文献真伪的方式分为“外审”和“内审”两类。
•(1)“外审”的四种方法:
•辨别版本真伪
•分析该书的语言风格
•分析文献的体例
•分析文献中的基本观点、思想
•通过对文献物质载体的物理性质的技术测定来判断文献形成的年代
•(2)内审的4种方法:
•文字性文献的互证。
•用真品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
•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
•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
二、文献的分类整理
•(1)定性分类整理
•常用的分类划分方式有三种: 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2)分类整理的要求
•不能以今天的观点甚至理想来美化或苛求历史历史性文献中的内容;
•不能随意剪裁史料,来满足预先编制的结论或现成的结论。
第三节内容分析法概述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念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 1. 设计研究目标
•Eg.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 2. 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 3.抽取分析材料(抽样)
• 4.量化处理
• 5.信度分析
• 6.统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