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检验标准

通用检验标准

L≤0.5mm,W≤0.05mm
(S≤0.2 mm2),N≤2
装配后完全遮盖,不外露时不做要求
5
纤维状毛絮
L≤1.0mm, W≤0.1mm
(S≤0.10mm2)且N≤2
L≤2.0mm, W≤0.1mm
(S≤0.2mm2)且N≤2
装配后完全遮盖,不外露时不做要求
6
飞边
H≤0.10mm且配合后
无明显手感
装配后完全遮盖,不外露时不做要求
8
断线
不允许
9
丝印露底
5.4五金不良缺陷定义:
a)凹点缺陷:具有凹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又称为沙眼)
b)污渍:产品表面出现手印,油污(可擦拭掉)。
c)批锋:在冲压时,由于车刀不够锋利,导致边缘或孔内出现多余的金属片。
d)深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可见的划痕(有手感)。
e)浅划痕:产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看上去不明显(无手感)。
透底
不允许
18
剥落
不允许
注:
1)直径小于0.10mm且间距大于100mm的点缺陷可忽略不计。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
3)点缺陷包括异色点、杂质、多胶点、气泡等所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
4)当本标准与实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7.1.3塑胶丝印件外观检验标准
表4 塑胶丝印件检验判定标准
参照限度样品
14
暗斑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15
浇口
不允许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序号
结构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序号
外观不良项目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1
尺寸
将产品水平放置,相对固定,用专用的检测工具按照工程指引中重要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
符合工程指引中标注的规定的重点尺寸数据,且在允许公差范围内。若出现超差,必须满足装配接收要求。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7
边拖花/拉模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8
应力纹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9
翘曲
参照图纸要求,参样品,无要求时以试装效果为准。
10
色差
参照限度样品
11
顶白/顶凸
不允许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12
填充不足
不允许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13
银条/流纹/烧焦等
不允许
不允许
o)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p)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q)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r)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s)杂质:有异物混入原料中等原因,成型后在产品表面呈现出斑点。
5.3.2喷漆件不良缺陷定义:
4电子消费类产品检验条件及环境
a)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b)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9s(如果9s内检查不出来的缺陷可以接受);
c)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各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
d)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 mm~550mm,(照度达600 Lux~800Lux)。
i) 压伤:超声后表面出现凹痕或沙眼。
j) 假超:超声后,用手轻轻一拉就断开。
6.缺陷代码对照表:
表1(缺陷代码对照表)
代码
名称(单位)
代码
名称(单位)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mm
毫米
7.检验判别标准
7.1塑胶件检验判定标准
b) 水纹:产品在电镀后表面出现螺纹形状。
c) 少镀:产品在电镀后表面出现露底材现象。
d) 麻点:产品在电镀后表面出现凸点。
e) 刮伤: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电镀层表面有深度的划痕(有手感)。
f) 刮花: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电镀层表面有轻微的划痕(无手感)。
g) 光泽差:电镀后的产品与样品光泽有差异。
h) 气泡:在镀层表面呈现的小鼓包。
D≤0.30mm(S≤0.07mm2), N≤1
D≤0.50mm(S≤0.2 mm2), N≤2且DS≥100mm
3
碰伤
L≤0.1mm,W≤0.05mm(S≤0.05mm2),N≤1
L≤0.2mm,W≤0.1 mm(S≤0.10mm2),N≤1
装配后完全遮盖,不外露时不做要求
4
细划痕
L≤0.3mm且W≤0.05mm(S≤0.10mm2), N≤2
L≤4.0mm,W≤.05mm
(S≤0.20 mm2),N≤2
L≤5.0mm,W以≤0.05mm
(S≤0.25mm2),N≤2且DS≥100mm
4
飞边
H≤0.10mm且配合后无明显手感
H≤0.20mm且配合后无明
显手感。
H≤0.30mm且不影
响装配。
5
缩水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6
熔接线
D≤0.50mm(S≤0.20 mm2) , N≤2且DS≥100mm
同色点
D≤0.25mm(S≤0.05mm2) , N≤2且DS≥100mm
D≤0.40mm(S≤0.12mm2) , N≤2且DS≥100mm
D≤0.60mm(S≤0.28 mm2) , N≤2且DS≥100mm
2
硬划痕
D≤0.25mm(S≤0.05 mm2), N≤1
5.术语与定义
5.1允收水准:MIL-STD-105EⅡCR:0 MAJ:0.65 MIN:1.0
注:2个MIN =1个MAJ
5.2缺陷等级定义
a)致命缺陷(CRI):违反相关安规标准,对安全有影响者。
b)主要缺陷(MAJ):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使用或装配,或通不过可靠性测试的项目。
c)次要缺陷(MIN):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同色点
D≤0.25mm(S≤0.05mm2) , N≤2且DS≥100mm
D≤0.40mm(S≤0.12mm2) , N≤2且DS≥100mm
D≤0.60mm(S≤0.28 mm2) , N≤2且DS≥100mm
2
硬划痕(碰伤)
D≤0.15mm (S≤0.05 mm2), N≤1
D≤0.20mm (S≤0.07mm2),
k)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l)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m)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n)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s)气泡:在涂层表面呈现的小鼓包,用手指一扣能自动爆破。
5.3.3丝印件不良缺陷定义:
a)重影:字体在印刷出来后同一位置出现双重轮廓的现象。
b)肥油:在产品表面丝印后非要求的位置多出的油墨。
c)牙边:在产品表面丝印呈锯齿形状,称为牙边。
d)偏位:丝印后的位置上下左右不居中。(不在尺寸公差内)
e)色差:丝印后的颜色与标准样品(限度样品)有差异。
游标卡尺、针规、塞规、平台、高度规、千分尺、硬度表、2.5次元
2
装配
将要装配的产品依照工程爆破图顺序进行装配
装配后不能有影响功能现象。边缘间隙<0.2mm。断差<0.2mm
塞尺
注:1)直径小于0.10mm且间距大于100mm的点缺陷可忽略不计。
2)宽度小于0.02mm的细划伤可忽略不计。(但亮黑产品上有成片的细划痕是不允许的)
5.3塑胶件不良缺陷定义:
5.3.1注塑成型件不良缺陷定义
a)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b)异色点: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c)气泡:由于原料未充分干燥,造成成型后产品内部有缩孔。
d)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产品表面有细小的塑胶凸起。
e)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f)变形:产品不在同一平行面或翘曲。
g)锈迹:产品表面有生锈的锈般。
h)结构不符:产品结构与样品不一致。
5.5包材辅料不良缺陷定义:
a)唛头错:丝印的内容与资料不符。
b)脏污:纸箱表面污渍。
c)尺寸不符:尺寸不在工程指引尺寸范围内。
5.6特别工艺(水镀、超声)不良缺陷定义:
a) 发黄:产品在电镀后清洗时不能彻底清洗干净,残留黄色液体。
f)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g)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塑料件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h)细划痕:塑料件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
i)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j)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g)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h)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i)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