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检验通用规范的规定1、目的:1.1确保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我公司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1.2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并符合国家、国际及地区的法律法规;2、范围:2.1公司所有产品的采购、生产、转运、储存、包装、发货的通用要求。
2.2本公司的所有检验人员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人员;3、通用检验规范3.1公司所有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原则上均需执行抽样检验,合格品才能入库或出货3.2检验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对每一批来料入库或出货执行下述项目之检验:3.2.1包装、标签、数量、型号等项目的核对3.2.2产品规格(外观、结构、装配、电气性能、安全规定)做选择性或必要性之检验。
(1)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检验(2)若产品出货到有ROHS要求国家或地区,其来料产品或出货产品要求能满足ROHS要求3.3抽样计划3.3.1一般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特殊S-2水准;AQL值:CR(致命缺陷):0 MA(重要缺陷):0.4 MI(次要缺陷): 1.0定义:CR(致命缺陷):指产品存在可能对生产者或使用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或可能造成客户抱怨之财产损失、违反法律法规及环境规定。
(安全/绿色环保等)MA(重要缺陷):产品某一特性为满足规定要求(结构或功能)或严重外观缺陷。
MI(次要缺陷):产品存在一些不影响功能与使用性的缺陷(一般指外观小瑕疵)。
3.3.2检验项目大致可区分为:a.外观检验b.尺寸、结构性检验c.电气特性检验d.化学特性检验e.物理特性检验3.3.3检验方法大致可区分为:a.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本。
b.尺寸检验:如游标卡尺、量表。
c.结构性检验:如拉力计、扭力计。
d.特性检验: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如万用表、电容表、试剂、试验机等)。
3.3.4检验分类: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公司生产熟练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区分为全检、抽检、免检。
全检:数量少,单价高;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之物料;免检:数量多,单价低,或一般性补助或局限性之物料。
3.3.5记录:检验员根据抽样计划对产品进行判定,并将检测数据记录在相应表单上,当判定不合格时送部门主管人员审核裁定;当判定合格时根据产品具体情况办理入库,出库或转下道工序等3.3.6若本公司无法检验的产品或部分产品的特性可由供应商提供检验记录或质量保证书或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3.3.7合格品、不合格品、待定品、未检验的产品必须分开存放并悬挂标识;3.5、机加工未注尺寸的尺寸公差执行GB/T1804-2000-m,未注形位公差执行GB/T1184-1996-K冲压件未注尺寸尺寸公差执行GB/T1804-2000-C,未注形位公差执行GB/T1184-1996-L4、原材料及外协件检验:4.1凡进公司生产用原材料,应带质量证明书,对材质有要求的则需提供材质检验报告单;4.2焊管检验:4.2.1表面质量:a.钢管外表面不能存在使用上有害缺陷,如裂缝、结疤、压痕和深的划道等,但允许有不超过壁厚负偏压的压痕,不能出现焊缝错位、搭焊、烧伤及伤口处毛刺过大等缺陷。
b.管内表面的焊缝处允许有壁厚增厚和焊筋毛刺轻微存在,切口处里外毛刺不大于0.5mm。
4.2.2工艺性能:a.弯曲试验:外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钢管应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等于管外径的6倍,焊缝位于弯曲的最外部,弯曲后在管壁上不能产生断裂开口等缺陷。
b.压扁试验:截取50mm长的钢管作为试样,将两压板间距离压缩到钢管外径的2/3,焊缝位置应同施力方向成90°角位置,压扁后无裂缝、裂口或焊缝开裂即为合格。
c.水压试验:用水充满管子,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承受规定的试验压力,不得出现渗漏水现象,普通钢管----0.25MPa,加厚钢管---3MPa。
4.2.3尺寸允许偏差:a.外径:6~10mm允许偏差±0.20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0.40mm;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
b.壁厚:0.5~1.0 mm,允许偏差±0.15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15%;大于3.0 mm允许偏差+12%~-10%。
c.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10m;外径>70mm为4~10m。
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
4.3镀锌件检验:4.3.1抽样标准根据每批次产品的数量进行随机抽检。
抽检的样本量见下表。
4.3.2外观a.在正常阅读环境下目测所有镀锌件,其主要表面应平滑,无滴瘤、粗糙和锌刺,无起皮,无漏镀,无残留的溶剂渣,在可能影响热浸锌工件的使用或耐腐蚀性能的部位不应有锌瘤和锌灰。
b.热浸镀锌制件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表面积的0.5%,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m2,否则应予重镀。
4.3.3镀层厚度使用涂层测厚仪对制件的表面进行检测。
每件产品的测试点不得少于3点,测试点距离边缘不得小于10mm。
测试点应均匀分布。
测试结果为各点的平均值。
锌层厚度及允许的厚度差见下表未经离心处理的镀层厚度及允许偏差经离心处理的镀层厚度及允许偏差4.3.4镀锌件的镀层应与基本金属结合牢固。
用铁锤进行锤击试验,每个样品至少测试3点,镀层不剥离,不凸起,即为合格。
4.3.5镀锌管应作镀锌层均匀性试验,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不变红(镀铜色)。
4.3.6外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镀锌管应进行弯曲试验(同焊管弯曲试验方法),试验时不带填充物,试验后,试样上不应有裂纹及锌层剥落现象;4.3.5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有其它未尽事宜请参阅GB/T 13912-2002。
4.4型材检验4.4.1型钢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
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
4.4.2型钢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型钢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4.3热轧圆钢4.4.3.1外观要求:以直条交货,方钢不得有显著弯曲,两端的切斜度不得大于该圆钢直径的30%,端头允许有局部变形,不允许有明显的爆铁、烂铁现象。
4.4.3.2尺寸允许偏差:圆钢直径>5.5~20 mm允许偏差±0.4mm、>20~30 mm允许偏差±0.50、>30~50 mm允许偏差±0.60 mm、>50~80 mm允许偏差±0.80 mm、>80~110 mm允许偏差±1.1 mm;长度及允许偏差:圆钢直径≤25 mm钢材长度4-10m、>25mm钢材长度3-9m, 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
4.4.4扁铁、角钢及其他类型的型钢类材料4.4.4.1外观要求:不得有明显的扭转和变形,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分层,凡属使用后可能造成性能缺陷的外观不良不予接受。
4.4.4.2尺寸要求: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
4.4.5 首次化学、物理特性检测,供货方需提供需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待确定为本公司合格供应商后,化学、物理特性检验可以根据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核对数据。
4.5钢板类检验4.5.1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
4.5.2钢板表面上的局部缺陷应用修磨方法清除,但不得使钢板厚度小于最小允许厚度。
4.5.3尺寸偏差:钢板类原材料尺寸偏差表如有特殊要求根据工程图纸或要求进行变更。
4.5.4冷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厚度公差一半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轻微麻点及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
允许有局部的蓝色氧化色,反面允许有厚度公差范围内。
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轻微麻点、小气泡、小拉裂、轻微划痕和轧辊压痕。
4.5.5热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轻微麻点、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泥土痕迹、划痕及轧辊压痕。
反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且每一平方米不多于两个的斑痕和压坑。
表面允许有薄层的氧化铁皮。
4.5.6 首次化学、物理特性检测,供货方需提供供需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待确定为本公司合格供应商后,化学、物理特性检验可以根据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核对数据。
4.6塑料件检验4.6.1外观检查4.6.1.1在离眼30cm距离处作外观检查,立即发现的外观缺陷,如顶白、缩水、缺料、气泡、混色等不良现象及划伤、压痕等。
4.6.1.2表面光滑,不得有裂缝等缺陷。
4.6.1.3在离眼30cm距离处作外观检查,4~5秒才发现的外观缺陷,均为轻微缺陷。
4.6.2结构检查4.6.2.1翘曲变形不得大于鉴板或实配无严重变形。
4.6.2.2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不良现象。
4.6.2.3加强筋等薄壁处无变形、损伤。
4.6.3颜色:整批颜色一致(同样品比较),不得有色差、色泽不均匀等现象。
4.6.4丝印:丝印清晰、正确、无污渍。
4.6.5螺纹孔位: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堵塞、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4.6.6实配:实配顺利、无卡壳、错位、翘曲,接缝配合紧密。
4.7标准件检验4.7.1外观检查:表面无明显缺陷,无裂纹和裂槽、淬火裂缝、锻造裂缝、剪切爆裂、原材料的裂纹、凹痕、皱纹、损伤、毛刺,表面光亮无划痕,色彩涂层均匀,无斑纹、水迹、锈迹,如有螺纹则螺纹不能豁牙,不能严重破伤,并能通过通规和止规检验。
对六角螺母规定为螺纹通规、螺纹止规、螺纹小径、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母高度、螺母支承面与螺纹轴线的垂直度;而对平垫圈规定为内径、外径、厚度、外圆对内孔的同轴以及平面度等4.7.2尺寸检验: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
4.7.3材质检验:材质符合图纸或订货合同要求,表面处理达到图纸要求或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7.4 标志:在产品上的标志应与产品的性能等级的标记一致4.7.5 标准紧固件的包装应牢固,防潮不同批号的不能混装。
包装箱外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名称,标准号,批号,规格,数量,毛重等明显标记。
4.7.6 首次强度检测,供货方需提供供需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待确定为本公司合格供应商后,强度检验可以根据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核对数据。
4.8电料检验对于本公司没有检测手段的电气元件,可以指定品牌,指定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