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3-3、3-4模块.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3-3、3-4模块.


2.内容方面: 新增加的知识内容表面看来不少。例如: 固体、液体及饱和汽、饱和汽压,气体实验定 律?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但在编 写这些内容时,注重基础性,可读性,更侧重 于对学生进行用统计观点解释自然现象,对能 源的了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队社会 负责的态度;而相对论的学习,则是开拓视野,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这恰达 到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的 。 因此在知识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3.理念方面: 新的教书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 “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生活, 社 会实践和现代科技。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通 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 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 题
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 选修3-3教材,通过能量的观点分析热运 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 现象的规律,应用统计思想和能量转化 守恒定律来解释现象、处理问题。
(新)第十二章 机械波 1.波的形成和传播 2.波的图象 3.波长、频率和波速 4.波的反射和折射 5.波的衍射 6.波的干涉 7.多普勒效应
(原)第十章 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二、波的图象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 四、波的衍射 五、波的干涉 六、驻波 七、多普勒效应 八、次声波和超声波
(新)第十三章 光 1.光的折射 4.光的颜色、色散 7.全反射 3.实验: 2.光的干涉
1.对与原教材相同的内容我可以按原来的知识体 系来讲。但仅这样做是不够的。 ①因为课程标准是未来国家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交流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既要参考原 来的大纲,又要看课程标准。 ②与此同时要求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如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体会建立模型和估测 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原)第十八章 电磁场和 电磁波 一、电磁振荡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三、电磁场 四、电磁波 五、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六、电钻、雷达
(新)第十五章 相对论简介 1.相对论的诞生 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狭总的感觉
1.结构方面: 3-3的热学部分大体继承原教材的基本结构, 而3-4 由于是按人们的认识波这种常见而重要 的运动形式的思路编写,因而把原力学中的最 后两章,光学部分,以及电磁学中的电磁波以 及由于对光的研究,使物理学进入了高速运动 领域,发现了不同日常生活经验的规律,诞生 了相对论。因而与原来相比,显得跨度较大。 但分开来看,特别是光学部分,教材结构相差 不大,因而不会造成教学不适应的问题。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3-3、3-4模块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莱芜一中 2006.8.9
一、新教材和原教材的章节结构对比
(新)第七章 分子动理 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 2.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 4.温度和温标 5.内能 (原)第十一章 分子热 运动能量守恒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 四、物体的内能热量
2.液体
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六、伯努利方程 七、湍流现象
(新)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原)第十一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四、物体的内能 热量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4.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 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①.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会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列 举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 体。 ②.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通过实例了解液晶 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③.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讨论交 流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实例。 ④.通过实验,了解气体试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 型。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⑤.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气压,了解相对湿 度,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 生长的影响。
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七、能源环境
(新)第十一章 机械运动 1.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的描述 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和能 量 4.单摆
原)第九章 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 二、振幅、周期和频率 三、简谐运动的图象 四 、单摆 五、相位 六、简谐运动的能量、 阻尼振 动 七、受迫振动、共振
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原)第十九章 光的传播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折射 三、全反射 四、光的色散 (原)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 性 一、光的干涉
(新)第十三章 5.光的衍射 6.光的偏振 8. 激光
(原)第二十章 光的波动 性 二、光的衍射 三、光的电磁说 四、光的偏振 五、激光
(新)第十四章 电磁波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振荡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5.电磁波谱
在这些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些内容要求比较低,而且这些东西都 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我们灵 活处理,学生不会感到太难,也不会太 枯燥乏味。
3.对于章节的安排,我们可以打乱,先讲 第七章、第十章,再看第九章、第八章, 与原来的思路顺序相同。 4.对于课后的练习,本册要求比较低,一 般当堂处理,但这些是不够的,还应增 加适量的练习题,但题目不要选的太难, 因为课本本身后面有个别题目不简单。 可适当拓展思路P52题、P262题P432题。
(新)第八章 气体 1.气体的等温变化
(原)第十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八、气体的压强
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 压变化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 义
九、气体的压强、体积 和温度间的变化
(新)第九章 物态和物态变化 1.固体
(原)第十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固体 二、固体的微观结构 三、液体表面张力 四、毛细现象 五、液晶
2.对于热学中新增加的教材内容,是指原教材中 选学的固体、液体、表面张力等部分这里列为 了正式内容。由于这里原教材中大纲规定 较为 粗糙。因为我们备课、教学的依据只能是课程 标准。这里老师们不要过于担心。现在我们看 一下例子。 例新中物态与物态变化及气体中对应的是固体、 液体、气体的知识,课程标准规定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