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防护
危险化学品分为毒性危险化学品、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危险化学品。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尘肺。
毒性危险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要注意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给中毒患者呼吸氧气。
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还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而且被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
内部器官被灼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如肺炎,甚至会造成死亡。
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能发生剧痛,使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腐蚀性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除腐
蚀性外,还具有毒害性、氧化性、易燃或遇湿分解易燃性等其他危险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包括放射性、易燃性和氧化性。
造成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肠胃和造血系统的伤害。
从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着眼,应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为人身安全的主要手段,以防止危险化学品由呼吸道、暴露部位、消化道等侵入人体。
因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所以应重点选用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