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律(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律(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律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
如:碘单质>汞>CO
2
2.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3.在原子晶体中和离子晶体中,子半径之和越小,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熔点: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如熔点:KF>KCl>KBr>KI,CaO>KCl。

4.分子晶体中,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5.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
点越高。

如:CH
4<SiH
4
<GeH
4
<SnH
4。

6.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
CH
3(CH
2
)
3
CH
3
(正)>CH
3
CH
2
CH(CH
3
)
2
(异)>(CH
3
)
4
C(新)。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1.同周期中,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条件要求越低,非金属性越强;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以强制弱);
6.与同种物质反应,观察产物的化合价;
例:2Cu+S =Cu
2S Cu+Cl
2
=CuCl
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金属性强弱判断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越强;3.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水、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5.用电化学的方法,在原电池中为负极的金属性强;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以及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以强制弱);7.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弱。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