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晶体管介绍
掺入三价元素的杂质半导体,其空穴的浓 度远远大于自由电子的浓度,因此称为空穴型 半导体,也叫做P型半导体。
在P型半导体中,由于杂质原子可以接收 一个价电子而成为不能移动的负离子,故称为 受主原子。
应注意:
不论是N型半导体还是P型半导体,虽然 都有一种载流子占多数,但晶体中带电粒子的 正、负电荷数相等,仍然呈电中性而不带电。
正负空间电荷在交界面两侧形成一个由N区指向P区的电场,称为内电场,它对 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起阻挡作用,所以空间电荷区又称为阻挡层。同时,内电场对
少数载流子起推动作用,把少数载流子在内电场作用下有规则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PN结中的扩散和漂移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矛盾的。在一定条 件(例如温度一定)下,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逐渐减弱,而少数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则逐渐增强,最后两者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
空穴
自由 电子
显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半导体中将出现两 部分电流:一是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 电流,一是仍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不是自由
电子)递补空穴形成的空穴电流。
在半导体中同时存在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
参与导电,这种导电机理和金属导体的导电机理具有 本质上的区别。
(2)杂质半导体
相对金属导体而言,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因此导电能力仍然很低。 在如果在其中掺入微量的杂质,将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我们把这些
当半导体的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量,因而能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 由电子,同时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 。
本征半导体中产生电子—空穴对的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共价键中失去电子出现空穴时,相邻原子的价 电子比较容易离开它所在的共价键填补到这个空 穴中来,使该价电子原来所在的共价键中又出现 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又可被相邻原子的价电子填 补,再出现空穴,如右图所示。
第4章 常用晶体管
4.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 绝缘体3类。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银、铜、铝 等金属都是良好的导体,它们的电导率在105S·cm-1 量级;而像塑料、云母、陶瓷等几乎不导电的物质 称为绝缘体,它们的电导率在10-22~10-14S·cm-1量级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 体,它们的电导率在10-9~102S·cm-1量级。自然界中 属于半导体的物质有很多种类,目前用来制造半导 体器件的材料大多是提纯后的单晶型半导体,主要 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
2. 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 (1)天然的硅和锗提纯后形成单晶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 的简化 原子模 型。
一般情况下,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 很小,其导电能力较弱,且受温度影响很 大,不稳定,因此其用途还是很有限的。
这是硅和锗构成的 共价键结构示意图
晶体结构中的 共价键具有很强的 结合力,在热力学 零度和没有外界能 量激发时,价电子 没有能力挣脱共价 键束缚,这时晶体 中几乎没有自由电 子,因此不能导电
(3)光照不仅可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还可以产生电动势, 这就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利用光电效应可制成光敏电阻、 光电晶体管、光电耦合器和光电池等。光电池已在空间技术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利用太阳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由此可以看出:半导体不仅仅是电导率与导体有所
不同,而且具备上述特有的性能,正是利用这些特性, 使今天的半导体器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P型半导体
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杂质硼(或其他),硼原 子在取代原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并构成共价键时,将因缺少一个价电子而 形成一个空穴。当相邻共价键上的电子受到热振动或在其他激发条件下 获得能量时,就有可能填补这个空穴,使硼原子得电子而成为不能移动 的负离子;而原来的硅原子共价键则因缺少一个电子,出现一个空穴。 于是半导体中的空穴数目大量增加。空穴成为多数载流子,而自由电子 则成为少数载流子。
3. PN结
P型和N型半导体并不能直接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通常是在N型或 P型半导体的局部再掺入浓度较大的三价或五价杂质,使其变为P型或N 型半导体,在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就会形成PN结。
PN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左图所示的是一块晶片,两边分别形成P 型和N型半导体。为便于理解,图中P区仅 画出空穴(多数载流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 三价杂质负离子,N区仅画出自由电子(多 数载流子)和失去一个电子的五价杂质正离 子。根据扩散原理,空穴要从浓度高的P区 向N区扩散,自由电子要从浓度高的N区向P 区扩散,并在交界面发生复合(耗尽),形 成载流子极少的正负空间电荷区如图中间区 域,这就是PN结,又叫耗尽层。
杂质离子产生的自由电子不是共价键中的价电子, 因此与本征激发不同,它不会产生空穴。
由于多余的电子是杂质原子提供的,故将杂质原子 称为施主原子。
掺入五价元素的杂质半导体,其自由电子的浓度远远大于空穴的浓度,因此称 为电子型半导体,也叫做N型半导体。
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为少数载 流子(简称少子);不能移动的离子带正电。
1. 半导体的独特性能
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
为它具有以下特性。
(1)通过掺入杂质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例如,室 温30°C时,在纯净锗中掺入一亿分之一的杂质(称掺杂), 其电导率会增加几百倍。
(2)温度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利用这种热敏效应 可制成热敏器件,但另一方面,热敏效应使半导体的热稳定 性下降。因此,在半导体构成的电路中常采用温度补偿及稳 定参数等措施。
掺入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可以分为N型和P型两大类。
N型半导体
在纯净的硅(或锗)中掺入微量的磷或砷等五价元
素,杂质原子就替代了共价键中某些硅原子的位置,杂 质原子的四个价电子与周围的硅原子结成共价键,剩下 的一个价电子处在共价键之外,很容易挣脱杂质原子的 束缚被激发成自由电子。同时杂质原子由于失去一个电 子而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个正离子固定在晶体结构 中,不能移动,所以它不参与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