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课程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选1、新课程标准是的制定部门是( C)A 国务院B 省级人民政府 C教育部 D 北京师范大学2、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什么学科?( A ) A文化性 B选修科目 C 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规定3、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 A )A 必修科目B 选修科目C 由地方规定D 学校自行确定4、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C )A 感觉B 知觉C 视觉D 情感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A )A 促进学生发展B 促进教师发展C 选拔人才D 修满学分6、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C )A 艺术教育B 技能教育C 美育D 人文教育7、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 D )A 目标B 升学C 就业D 兴趣8、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共分为几个领域( B )A 3个B 4个C 5个 D不分9、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几个学段?( B )A 3个B 4个C 5个 D不分1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共分几个学段?( A )A 3个B 4个C 5个 D不分多选1、美术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导向性B.科学性C.整体性D.可操作性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淡化的功能是( CD )。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性D.甄别性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 AC )A.基础知识B.情感态度C.基本技能D.学生发展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A BCD )A. 情感B.态度C.价值观D.能力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更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 ABD )A.均衡性B.综合性C.可塑性D.选择性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课程的管理者有( ABC )A.国家B.地方C.学校D.教师8、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 ABD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电脑美术D.综合*探索9、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BC )A.过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B.课程的综合性不足C.课程的多样性不足D. 加强技能训练10、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AC )A.提高学生的能力B.加强学科知识C.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D.加强技能训练美术学科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填空题)1、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4、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和适应。
8、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性和(探索性)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9、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10、思维又可以分为(发散思维)思维和(收敛思维)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思维活动。
11、艺术至高价值在于(创造),艺术教育的至高价值无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
12、人的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性)行为,一种是(意志性)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生的(情趣性)行为。
13、(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目标的统一。
13、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4、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
1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17、(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
18、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个)学段。
1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
20、(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和(),注重()与()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层面提高到()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或()的方式,既可以在()中进行,也可以在()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二、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的性质。
A、综合B、人文C、审美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
A、德育B、美育C、智育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B、阶段目标C、学习方式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A、学习性B、探究性C、综合性D、游戏性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B、视觉世界C、触觉世界D、知觉世界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个层次。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A、美术表现B、艺术风格C、美术创作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审美意识C、探究意识三、问答题:30%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四、实践题:26%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
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
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课程。
A.重要B.主要C.基础D.核心2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
A.载体B.核心C.途径D.基础3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体验感悟为。
A.载体B.核心C.途径D.基础4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审美教育为。
A.载体B.核心C.途径D.基础5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
A.载体B.核心C.途径D.基础6 美术学习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来实现。
A. 情感B. 观察C.视觉D.创新7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作用。
A. 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B.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C. 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D.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8 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
A.辅助作用B.推动作用C.重要作用D.独特作用9 中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A.欣赏性、审美性、创造性、设计性B.视觉性、审美性、创造性、实践性C.理解性、审美性、想象性、实践性D.视觉性、表现性、创造性、应用性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理念:。
A.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B.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C.拓展视野,把多种知识融合在美术教学中D.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11 美术课程倡导,促进学生发展。
A.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B.发展评价和个性评价C.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D.全面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12 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是。
A.拓展型课程B.探究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13 基础型课程的学习模块由两部分组成。
A.“表现与运用”、“欣赏与评价”B.“绘画与制作”、“感受与体验”C.“学习与操作”、“欣赏与讨论”D.“表现与应用”、“欣赏与评议”14 由“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设计艺术”、“电脑美术”、“摄影艺术”等组成的学习模块是。
A.探究型课程B.基础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开放型课程15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分别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又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A.体验与发现、实践与创造、欣赏与评议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情感、知识、技能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欣赏与积极性16 “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求学生知道的基本法则,能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美术要素构成规律进行美术欣赏和创作等学习活动,有创意性地表现学习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形成设计与创作的初步能力,美化环境与生活。
A.自然美与艺术美B.造型美与色彩美C.欣赏美与创作美D.发现美与表现美17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既善于向教师和学生学习,又能进行独立的创新活动,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了解审美过程的基本要去,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这是“”维度的要求。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技能D.体验与感受18 体验与认识集中常见的美术工具、材料的不同性能、效果。
这是阶段“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要求。
A.一至二年级B.三至五年级C.六至七年级D.中小学所有年级19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分为个阶段。
A.一B.二C.三D.四20 三至五年级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达到怎样的阶段目标?A.热情主动地参与造型表现的美术活动B.逐渐形成健康、良好的美术审美情趣。
C.具有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D.以上都是21 三至五年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阶段目标有。
A.结合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设计与创造。
B.具有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
C.知道欣赏和评议美术作品的方法。
D.知道美术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能运用简单的造型手段。
22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和内容的。
A.根本途径B.主要方法C.基本载体D.重要手段23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和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