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7、温湿度管理 按照甜瓜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温湿度的管理,见下表。
生育阶段 缓苗期 伸蔓期 座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白天温度 (℃) 25~32 25~28 28~32 30~33 30~32 夜间温度 (℃) 18~21 16~18 18~20 18~21 16~18 相对湿度 (%) 55~60 50~65 60~70 60~70 40~55 最低夜温 (℃) 12 10 13 14 16 备注
停止膨大
膨瓜期:厚皮晚熟大果型19-26天。
成熟 成熟期:中晚熟品种:体积先纵向生长为主 ---横向生长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厚皮甜瓜属喜温作物,不同器官、不同发育 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发芽的最适温 度是28~32℃,高于35℃或者低于15℃对其发 芽不利甚至不能发芽。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 为23~30℃,当温度高于40℃或低于14℃时,根 系生长停止,当温度降到8℃以下时则发生冻 害。

种子萌动
发芽期:7~10天,适宜土壤温度、湿度和水分
露心
幼苗期:25~30天,直立,茎叶生长缓慢,以根系生 长为中心。 还进行侧枝和花芽分化
甜瓜第3片真叶出现前后,其生长点已进行主蔓、子蔓、 孙蔓的分化。
生 育 周 期
第5、6片真叶,团棵 第4片真叶长到3cm时,生长点已分化出主蔓17-18节,子

5、蘸花 蘸花要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1点左右进行,温度 在25 ℃以上时,座果率高。瓜胎在10-14片叶子处 的子蔓上用药剂陆续蘸花,每株蘸花2-3个,蘸花后 打掉子蔓上的顶,每个子蔓只留2片叶子即可。使 用药剂为0.1%氯吡脲,浓度为5毫升药剂兑水3-5斤, 具体方法为将瓜胎全部浸没在配好的药水中,取出 后轻轻抖掉瓜胎上的药水珠即可,每个瓜胎只能处 理一次6、选瓜留瓜 授粉后5~7天选瓜,要求选果形周正、形长、无机 械损伤、无病虫危害、果柄粗壮的瓜留为定个瓜。

3、定植 (1)定植时间。 当棚内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4℃以上,夜间
最低气温稳定在10~12℃以上可定植。温室 内搭建小拱棚的可提前定植,一般多覆盖一 层膜定植期提前3~5天。 (2)定植密度 采用大小行定植,大行90cm,小行70cm,株 距50cm。
(3)定植技术 定植时应保证幼苗根系营养块的完整,定植深度 以营养土块的上表面与畦面齐平或稍深(小于或等 于2cm)为宜。非嫁接苗定植时品种子叶高出垄面 5cm,子叶方向与垄方向垂直。嫁接苗定植时, 嫁接口应高出垄面2~3cm,砧木子叶方向与垄方 向垂直。定植后及时滴灌定植水,亩用水量2~4 方,或者每穴浇水0.3~0.5kg,禁止大水漫灌。 4、整枝打芽 采用单蔓单果子蔓结瓜技术,瓜蔓长到6-8片叶子 时进行吊蔓,10片叶子以下的丫子在天气晴好时 的早上全部打掉,预留10-14片叶子处的丫子(子 蔓)授粉座瓜,14片叶子以上的丫子全部打掉, 选瓜坐稳后,在座瓜节位以上10-12片叶子处打顶。

三、甜瓜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在生产实际中,采取可操作性较强的“六个注重” 的防治策略。一是选择最佳预防时期,注重精准防 治;二是避免盲目用药,注重“对症施治”;三是 不用有害性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注重使用 生化制剂和生物菌剂的无公害防治;四是通过控制 棚内的水气光热状况,注重健体和生态防治;五是 针对重茬障碍瓜田,注重根部病害防治;六是针对 新棚新膜瓜田,注重叶部病害防治。
(2)靠接
靠接的品种第一片真叶长至1-2片真叶时为
宜。靠接选用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穗,在 砧木下方1.0cm处,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 削一刀,深至胚轴的2/3至1/2,长约0.3cm。 在接穗子叶下方1.5cm处,向上斜削一刀, 长约0.3cm,将接穗和砧木切口相互嵌合, 叶片呈“十”字形,然后用夹子夹住接口, 接好的苗子栽入穴盘浇水,并把穴盘整齐 摆在苗床后扣棚。

(3)浸种 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水中进行浸种,30~
32℃浸泡6~8h;南瓜砧28~30℃浸种6~8h, 浸种结束洗净擦净砧木种子表面的粘液。 (4)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用棉质湿布包好催芽,30~ 32℃催芽18~20小时,南瓜砧28~32℃下催 芽24~28小时,胚根长0.2~0.5 cm 时播种。
西州蜜概况
西州密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选育的适 合设施和保护地种植的哈密瓜新 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健壮,易 管理,耐热耐湿,抗枯萎病,抗 蚜虫。西州密风味好、外观美、 抗性强、适应性广,成为瓜农爱 种、瓜商爱销、消费者爱吃的优 良哈密瓜品种。
果皮绿色泛黄,果型椭圆。 果肉金黄,果肉脆甜。
病虫害防治

一、厚皮甜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 厚皮甜瓜的主要病虫害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叶枯病、蔓枯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白粉 病、霜霉病、白斑病、果腐病、白粉虱,蚜虫、 斑潜蝇等。 二、厚皮甜瓜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优先运用农 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

嫁接示意图
(3)管理 插接苗第二天晚可揭开地膜通风换气0.2~0.3h后, 其余时间苗床遮光密闭,空气湿度保持97%以上, 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20~22℃不通风; 嫁接后3~6d在清晨和傍晚小通风排湿,使湿度保 持在90~95%之间,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 度18~20℃并在早晚除去覆盖物接受散射光各 30min,第4d增加到1h,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嫁接后7~10d,早晚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温度 25~30℃,夜间温度18~20℃,在晴天正午前后 遮光;10d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靠接的前5d苗床在10~15时适当遮光,清晨和傍 晚可见光。
日光温室西州蜜甜瓜栽培技术
植物学特性
根:直根系,发达,分布0—30cm土层。根系好气, 要求土壤疏松透气。 茎:分枝能力强,每节叶腋处均可着生侧芽,卷须, 侧枝生长旺盛,往往超过主蔓需整枝。 叶:单叶互生,圆或肾形,叶大而色浅。 花: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典型的虫媒花,自花授粉 或异花授粉均能结实,但必须依靠昆虫才能传粉, 若无昆虫传粉,仍不能自花结实。
空气湿度: 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适宜空气湿度50— 60%。土壤湿度适宜时,可忍受30%—40% 甚至更低的空气湿度。 不同生长阶段: 开花坐果前:适应性强。 开花期要求严格:空气湿度低,雌花柱头干 枯,花粉附着萌发。空气湿度高,花粉易破 裂,影响授粉。
4、土壤及矿物质营养
土壤: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对土壤要求 不严格。具有一定的抗旱力,耐盐碱。 N:P:K吸收比率是30:15:55。忌氯,P,K 对品质重要。

育苗技术
1、育苗时间 温室栽培在上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开始育苗,育苗时间较定植时间提前月 40~45天。 2、种子处理 (1)种子选择 选用西州蜜品种,砧木选用白籽南瓜、黑籽 南瓜等。 (2) 晒种:在播种前2—3天,要把种子放在 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并经常翻动种子, 使种子受光均匀,可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打 破种子休眠,增强种子活力。


设施防护: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和防虫网,进行 避雨,遮阳、防虫栽培。
3.生物防治
采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农抗120等生化
制剂或生物菌剂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
4.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 症状:幼苗受害,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 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 萎,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 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 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4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苗床或喷雾 防治。 加强苗床管理,严格控制苗床浇水,保持苗床表面 适度干燥,浇后在苗床表面撒干土吸水降湿,加强 苗床通风。
蔓10-11条,花原基103个。并能观察到完全花。 伸蔓期 :20~25天,生长量逐渐加大,根系迅速扩展 ,侧蔓不断发生,管理上要控制茎叶,防徒长。
坐果节位雌花开放
坐果期:6~7天从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过渡时 期,控秧促坐果 结果期: 生育期不同的甜瓜主要是结果期长短不同早,中,晚 之间差异很大。晚熟厚皮70-80天。
4、嫁接 (1)插接 插来自接穗子叶展开新叶刚吐出为宜,接前
1d砧木苗床浇透水,插接时先用刀片将砧 木生长点切除,然后用与接穗下胚轴粗细 相同的竹签,在砧木切口处呈45度角向下 斜插深约0.2~0.4cm,插透砧木下胚轴, 在接穗子叶下方0.5cm处,由叶端向根端斜 削长约0.2~0.4cm的楔面,拔出竹签,将 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孔中,使砧木子叶与 接穗子叶呈“十”字形,嫁接好的苗子放 进苗床,床面覆地膜,外搭建小拱棚。

(4)断根
靠接法嫁接的苗子在嫁接后的第
15~17d, 从接口往下0.5 ~0.8 cm处将接穗的茎部剪断 并去掉嫁接夹。 (5)炼苗 定植前5~7d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夜 间温度15~18℃。
栽培管理
1、施肥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每亩施入优质有机肥 5000 ~6000公斤,生物菌肥200公斤;硫酸钾50公 斤,磷酸二铵50公斤,有机肥和化肥散施后旋耕土 壤15至20公分。生物菌肥垄上沟施或者垄上集中散 施。 2、整地 施肥后旋耙整细起垄,南北起垄,垄高15cm,垄面 宽90cm,垄沟宽70cm。垄起好后及时覆盖白色地 膜以保墒提温。

2、白粉病 发病初期叶面产生圆形白粉斑,不久发展到
叶片正、背面和茎蔓上,霉层愈来愈厚,最 后叶片变黄干枯,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药粉锈宁、特富灵、 世高、醚菌酯等
3、霜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产生浅黄色病斑,沿 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 病斑呈水浸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 形斑。 防治方法: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