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论文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论文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作为在人类情感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音乐艺术,就是需要通过“音乐想象”来塑造“音乐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

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吹响了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点滴认识和肤浅体会。

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的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的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的美。

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

我们在音乐活动中的想象,根据有无自觉的目的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据独立性、新颖性、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小学生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

心理学认为再造想象是指在音乐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特定对象的启发和暗示,在创作与审美意识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表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再造想象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对自然界音响进行再造想象的模拟,二是借鉴别人的描写、叙述、融入自己的构思再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三是指二度创作(表演)与三度创作(欣赏)的过程。

而小学生的想象,是随着表象的积累不断发展起来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

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随着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逐渐丰富。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想象中创造的成分会不断增多。

因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实际,结合其心理特点,帮助小学生储备更多的表象,利用生动、直观的言语向学生描述事物,指导小学生多阅读健康有益的文艺作品,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二、依托音乐欣赏教学,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也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

正因为如此,《音乐课程标准》把感受与鉴赏的内容提到了首要位置。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体。

它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
产生联想、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审美体验,进而塑造人文精神,丰富审美情操,提高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它无论对音乐表现活动的开展还是音乐创造的进行,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音乐欣赏是唤醒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三、运用学科综合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例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

从艺术本质上讲,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都是心灵的艺术;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它们都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把音乐与舞蹈、与美术等其他艺术形象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或者运用音乐与美术融合,即听觉与视觉的结合,都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1、音乐美术综合法(绘画法):
绘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

由于艺术创作是相通的。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运用色彩、图案来理解音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他们这时的再造想像占绝对优势,可以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各自对音乐的不同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2、音乐舞蹈综合法(律动法):
孩子天生好动,用此法可以帮助学生想象音乐形象。

如:乐曲《狮
王进行曲》,学生边听边跟着老师做迈步动作的舞蹈,通过迈步舞蹈来尽情想象狮子这一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

再如聆听《乌龟》音乐,这是一段低沉、缓慢的乐曲。

上课时,我先让孩子听一遍,接着,又让孩子们插上思维翅膀想象着听一遍。

他们听后,可能会认为是笨重的大象,也可能是慢吞吞的乌龟或是胖乎乎的小猪。

然后,我让学生按自己想象到的律动,在音乐声中手舞足蹈,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这时,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叙述的想象力也发挥起来了。

3、音乐自行创作法:
学生的自行创作是不受任何拘束的。

通过创作,学生们可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心中的音乐表现出来,以表达他们对生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知。

当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象空间,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想象,而是要建立在音乐要素的基础上的想象。

音乐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乐都必须描绘一个场面或表现一个场景。

因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