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并序》导学案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并序》导学案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人生的幸运,莫过于遇见懂你的那个人后相爱相知。

在茫茫人海之中遇见了你,不负前世今生在佛前求来的情缘,你是命中注定的知己,没有之一,只有你;在纷扰红尘之中与你相知相伴,是此生最大的幸运。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幸运的,他们相识相知相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是他们爱情忠贞与圣洁的誓言。

他们又是不幸的,那么恩爱的夫妻就这样匆匆离去,他们还很年轻,却走得那么仓促,那么凄婉……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谱写下来这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诗篇。

此诗作者不详,诗集编者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祖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南朝梁、陈间诗人、文学家。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八岁能文,博涉史籍,有口才。

梁时,任东宫学士,为当时宫体诗人,两次出使北朝。

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被誉为“一代文宗”。

其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

他编选的《玉台新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现出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代表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喻为“乐府双璧”。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诗前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20)。

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

这首诗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1.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主管音乐的一个官署,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词等。

魏晋时期,这一官署采集、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按内容可分为贵族文人之颂歌、军乐、民间歌辞三部分。

其题材特点为: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反映游子漂泊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悲惨命运及封建礼教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表达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的思想等。

2.汉末建安..中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

年号始于汉武帝,其首创年号为建元。

此后各朝沿其年号制度,直到清末废止。

3.结发..同枕席(1)即束发,扎结头发。

古代男子20岁始束发加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以表示成年。

(2)成婚。

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名。

本文即指此义。

(3)指妻。

江淹《杂体诗·李都尉从军》中有“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

4.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

“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名。

罗敷,是邯郸城(今河北邯郸)一个姓秦的农家女,以采桑为生,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

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

其故事被广为传颂,为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

本文中“秦罗敷”代指美女。

5.新妇入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北方民族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

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6.涉及历法(时间称谓)(1)往昔初阳..岁: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

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2)初七..及下九..:初七,即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3)六合..正相应: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共6个字)都相适合,这叫“六合”。

(4)鸡鸣..: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初/夜夜达五更..外欲曙/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二个时段: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或日昃)、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汉武帝时又以十二地支与之相配。

每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鸡鸣,丑时,相当于1时至3时;黄昏,戌时,相当于19时至21时;人定,亥时,相当于21时至23时。

又旧时把夜间从19时至第二天5时设置五个时间点,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更即3时至5时。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东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刘氏,被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自己发誓永不再嫁。

她的娘家人逼 之, 乃 投 水 而 死。

仲卿闻 之,逼迫她(再嫁),(兰芝)于是投水自尽了。

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亦自 缢 于 庭 树。

时 人 伤 之, 为也自己吊死在庭院中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就)写了 诗 云 尔。

(这样一首)诗。

⎣⎢⎢⎡建安中:建安年间(196~220)。

建安,汉献帝年号。

中,中间。

庐江:汉代郡名,在现在安徽潜山一带。

府小吏: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

遣(qiǎn):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

乃:于是。

缢(yì):吊死。

时人:当时 ]的人。

伤:哀悼。

云尔:句末语气助词。

层解 诗前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以及成诗的原因,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剧气氛,有提摄全篇的作用。

孔雀东 南 飞,五里一 徘 徊。

孔雀向东南飞,(它顾念伴侣)每飞五里,就流连一阵。

⎣⎢⎢⎡徘徊:流连往复。

汉代诗歌常以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此诗开头也有这个意思。

用这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面的 ]故事,民歌中常用这种比兴写法。

层解 第一部分,托物起兴,引起下文,渲染气氛。

“十三 能织 素, 十四 学 裁“(我)十三岁就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就学会制作衣, 十五 弹箜篌, 十六 诵 诗书。

十七 为衣服,十五岁就能弹奏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成了君 妇, 心 中 常 苦 悲。

君既为府 吏,你的妻子,心中(却)常常感到苦痛悲伤。

你身为府里的官员,守 节 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 日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

我守着空房,两人见面的日子稀。

鸡 鸣 入 机 织, 夜夜 不得 往往很少。

每天鸡鸣时就要上织机织布,夜夜都不能歇一息。

三 日 断 五 匹,大人故 嫌 迟。

非歇。

每隔两三天就织成五匹布,婆婆仍旧嫌我织得慢。

(其实)并为织作 迟, 君 家 妇 难 为!妾 不 堪 驱使,不是织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受不了你家的使唤,徒 留 无 所 施, 便 可 白 公姥,及时 相遣归。

”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你就禀告婆婆,趁早送我回娘家去。

”⎣⎢⎢⎡十三……十四……十七:互文见义。

素:白色的绢。

箜篌(kōnɡ hóu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 竖式两种。

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

为:成为,做。

守节:遵守府里的规则。

移:改变。

贱妾:仲卿妻自称。

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稀:少。

鸡鸣:古时计时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夜里1时至3时。

息:歇止,休息。

断:(织成一匹)截下来。

匹(pǐ):一匹为四丈。

大人:相当于现在说“老人家”,指婆婆。

故:仍旧。

堪:禁得住。

驱使:使唤。

徒:⎦⎥⎥⎤白白地。

施:用。

白:告诉,禀告。

公姥(mǔ):公公和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层解 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写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说,揭示了故事中刘兰芝与婆婆之间的矛盾。

府吏 得 闻 之, 堂上 启 阿母:“ 儿已仲卿听了妻子的哭诉,就到厅堂上禀告母亲:“我已经薄 禄 相, 幸复 得 此 妇,结 发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亏还娶得这个好媳妇,我和她同 枕 席, 黄 泉 共 为 友。

共事 成婚结为夫妻,就是死后到地下也要相依为伴。

我们在一起二 三 年, 始 尔 未为久, 女过日子不过两三年,(婚姻生活)才开头,还不算很久,这女子行 无 偏 斜, 何 意 致不 厚?”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谁能料到会招来(母亲)不满意呢?”⎣⎢⎢⎡启:告诉,禀告。

薄禄相(xiàn ɡ):一副不会享受厚禄的相貌。

相,名词,相貌、面相。

古人迷信,往往从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的命运。

幸:幸亏,有幸。

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共事:一起生活。

始:刚开始。

尔:语气助词。

⎦⎥⎥⎤行:行为。

偏斜:不正当。

何意:谁能料到。

意,意料,料想。

致:招致、招来。

阿母谓府吏:“ 何乃 太 区区! 此妇 无礼节,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竟然这样愚拙!这媳妇不懂规矩,举 动 自 专 由。

吾意 久 怀 忿,汝岂一举一动全凭(她)自己的意思。

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怎能得 自 由! 东家有贤 女, 自名 秦罗敷, 可怜由你自作主张!邻居有个好姑娘,她的名字叫秦罗敷,姿态体无比, 阿母为 汝求。

便可 速遣之, 遣去慎可爱无比,母亲替你求亲。

你赶快打发她,打发(她)走,千万莫留!”不要留(她)!”⎣⎢⎢⎡谓:对……说。

何:疑问代词,怎么。

乃:竟然。

区区:愚拙。

礼节:礼仪,规矩。

自专由:凭自己的意思。

意:心意。

忿:怒。

自由:自作主张。

]贤:好的。

自名:她的名字。

可怜:可爱。

为:替。

慎:千万,表示禁戒。

府吏长 跪 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仲卿直直地跪着央求说:“启禀母亲,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妇, 终 老 不 复取!”媳妇,(我就)一辈子不再娶妻!”[ 长跪:也叫跽,一种跪拜礼。

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若:如果。

终老:一辈子。

取:通“娶”。

阿母得闻 之, 槌 床便 大怒: “小 子焦母听到这番话,用拳头捶着座位勃然大怒:“你这小子无 所 畏, 何 敢 助 妇 语! 吾 已没有什么惧怕,怎么(竟然)敢帮助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失 恩义, 会不 相 从 许!”没有恩情了,绝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槌(chuí)床:用拳头敲着坐具。

床,古代坐具, ⎦⎥⎥⎤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

恩义:恩情。

会:一定,必然。

相:副词,表偏指,指代双方中的一方,你。

许:答应。

层解 焦仲卿向母亲请求不要遣归刘兰芝,焦母严词拒绝。

府吏默无声, 再 拜还 入 户, 举言仲卿默然无声,给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口要谓新妇, 哽 咽不 能语:“我自不 驱卿,对妻子说话,却哭得连话也说不成:“我本来没有要驱赶你的逼迫 有阿母。

卿 但暂 还 家,意思,逼迫你走的是我母亲。

你只是暂时回娘家小住一段日子,吾今 且 报 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