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测量学》练习卷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或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位臵、方向以及分布的一门学科。
2、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3、地物: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构筑物)。
如道路、森林……4、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所得的夹角。
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6、水平角:地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
7、绝对高程:地面上任意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8、比例尺: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二、填空题;1、测量学按研究对象、目的不同可分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学。
2、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3、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
4、测量的基本功观测、计算、绘图。
5、我国国家是采用黄海高程系统,采用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6、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度。
7、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8、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9、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下站后视读数。
10、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判断仪器是否整平,管水准器的作用是判断视线是否水平。
11、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f h≤±35L㎜或f h≤±10n㎜。
12、水准点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 BM表示。
13、从A到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2.625m;返测-2.631m,则A、B之间的高差2.628m .14、经纬仪的安臵工作包括对中、整平。
15、经纬仪是测定角度的仪器,它既能观测水平角,又可以观测竖直角。
16、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全圆测回法。
测角。
17、水准仪的使用大致可分为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
18、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误差。
19、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全圆测回法。
20、平板仪的安臵包括对中、整平、定向三项工作。
21、经纬仪中竖盘在望远镜视线方向的左侧时我们称之为盘左。
22、经纬仪是测定角度的仪器,它既能观测水平角,又可以观测竖直角。
23、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15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20cm。
24、导线的布臵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25、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测角。
(同16题)26、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º23′,又测得左夹角为89º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25°57′。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1、不论进行何种测量工作,在实地要测量的基本要素都是距离、角度、直线的方向、高程。
(√)2、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正好相同。
(×)相反3、水准尺没有扶直,无论向哪一侧倾斜都使读数偏大。
(√)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
(√)4、用DS35、用经纬仪照准目标时,尽可能照准目标的上部。
(×)基部6、用经纬仪照准目标为提高照准精度,对细的目标,使目标平分双丝;对粗的目标,使单丝平分目标像。
(√)7、经纬仪对中后,用管水准器使经纬仪精确整平后,不需要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
(×)8、象限角的角值和方位角的角值都是自0°~360°。
(×)象限角:0°~90°9、自由旋转的磁针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为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10、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
(×)等于0四、单项选择题;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B)。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0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B)。
A.106°B.286°C.16°3、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B)。
A.切线;B.法线;C.垂线4、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臵在(B)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5、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6、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A)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B.返测高差;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7、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A)。
A.看清十字丝;B.看清远处目标;C.消除视差。
8、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B)。
A.看清十字丝;B.看清远处目标;C.消除视差。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B.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10、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臵,则所测竖直角(B)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1、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A)A.相等;B.不相等;C.有时不相等12、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B)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0.025m;B.200m±0.040m;C.150m±0.035m13、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A.归零差;B.测回差;C.2c互差14、水准路线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A )。
A、按测站个数或路线长度成正比例分配;B、平均分配;C、按测站个数或路线长度成反比例分配15、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16、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A)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B.转动微动螺旋;C.转动三个螺旋17、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C)误差的影响。
A.对中;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C.指标差18、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C )A.57º10′24″ B.-14º49′36″ C.14º49′36″19、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 C )A、 72.289mB、72.298mC、72.260mD、72.206m20、竖直角是( B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B、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C、地面上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
21、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B )A.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B. 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C. 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2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A)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23、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C )A.25mm;B.3mmC. 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24、在直线定向中,象限角的角值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0°~360°B、 0°~180°C、0°~270°D、0°~90°25、同一地点的磁子午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的夹角为( B )A、子午线收敛角B、磁偏角C、磁方位角D、真方位角26、1: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A、 0.5mB、 1.0mC、 5.0mD、 1.5m。
五、计算题;1、整理下列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水平角备注°′″°′″°′″O LB 00 02 12263 14 12263 14 03C 263 16 24RB 180 02 18263 13 54C 83 16 122、如下表所示,试整理全圆测回法观测记录:测站测回数目标读数2C平均读数归零方向值水平角值各测回水平角平均值盘左盘右゜ˊ〞゜ˊ〞〞゜ˊ〞゜ˊ〞゜ˊ〞゜ˊ〞O 1A 0 03 00 180 03 12 -120 03 06 0 00 0090 51 5739 39 4382 31 21146 56 5990 51 5639 39 4882 31 15146 57 01B 90 54 06 270 54 00 6 90 54 0390 51 57C 130 34 48 310 34 48 0130 34 48130 31 40D 213 06 12 33 06 06 6213 06 09213 03 01A 00 03 12 180 03 06 60 03 090 00 00△0 03 082 A 90 03 06 270 03 06 0 90 03 060 00 0090 51 5439 39 5482 31 09146 57 03B 180 54 00 360 54 06 -6 180 54 0390 51 54C 220 34 54 40 35 00 -6 220 34 57130 31 48D 303 06 12 123 06 00 12 303 06 06213 02 57A 90 03 06 270 03 18 -12 90 03 120 00 00△90 03 093、如下表所示,试整理竖直观测记录:测站目标竖盘位臵竖盘读数半测回竖直角竖盘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平均竖直角备注°′″°′″〞°′″°′″0 A盘左80 31 18 9 28 42-3 9 28 39 盘右279 28 36 9 28 36B盘左95 40 24 -5 40 24+6 -5 40 18 盘右264 19 48 -5 40 124、有一条闭和水准路线如下,其观测数值标于图上,已知BM1点高程为86.346m,求1、2、3、4点平差后的高程。
(mm) (18分)(将-3.182m改为-3.082m)测段测点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的高差(m)高程(m)备注BM1—1 BM18 +4.186 9 +4.19586.346 1 90.5411—2 12 +1.973 13 +1.9862 92.527 2—3 16 -3.082 18 -3.0643 89.463 3—4 4 -2.760 4 -2.7564 86.707 4-BM1 10 -0.371 10 -0.361BM1 86.346 ∑50 -0.054 54 0辅助计算fh=∑h测= -0.054 m =-54 mm,fh容=±12n mm =±1250 mm =±85 mm∵fh≤fh容∴成果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