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预案意义第二条遵循原则第三条适用范围`第二章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第四条适用范围第五条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第六条组织分工第七条物资准备第八条事故分级报告制度第九条事故分级标准第十条隧道所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第三章安全预警预案第十一条安全预警作用第十二条安全预警分类第四章隧道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三条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四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五条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十六条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第十七条大雾封道隧道照明节能预案第五章隧道事故救援预案第十八条到达事故现场预案第十九条现场伤员处置预案第二十条隧道事故应急疏散预案第六章附则附录事故处理中的安全知识一、常见化学危险品及其处理方法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灭火物质适用范围三、简单急救常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和科学、依法、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畅通地运行,减少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根据交通部、国家安监局有关法规的要求,结合诸永高速公路隧道实际情况,特制定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二条应急处置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快速有效处置隧道交通事故为重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使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诸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所属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及各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
各管理处可以结合各自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安全管理部备案。
第二章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第四条适用范围1、高速公路隧道的养护、维修作业时的安全预警。
2、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应急处置。
3、发生于高速公路隧道的各类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
包括:台风、雪灾及冰冻、山体滑坡、隧道停电等。
4、本应急预案对事故的处理主要建立在交警和其他专业处理部门未到场的情况下,若他们已到场,则专业的抢险救灾宜以他们为主,各隧道管理所(以下简称隧道所)提供协助。
第五条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及时发现与处置。
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中控员要及时发现各种紧急情况及事故,并在3分钟内通知到各相关事故处理部门。
2、安全第一。
首先是确保自身安全,要做到车辆上路开报警灯、警报器,封道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安全预警方案要求执行;现场处理要处理好救人与抢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首先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疏散和抢救(尤其是隧道火灾和化学危险品事故)。
3、沉着冷静。
面对事故,必须沉着冷静地做好每一步,不能莽撞。
尤其是火灾事故与危险品车事故,一定要先了解事故状况与载运物品,考虑好处理方案后再靠近处理。
4、服从指挥。
应急小分队队长是事故抢险处置的第一指挥员,但在专业处理部门到场后,则以专业处理部门现场负责人为第一指挥员,应急小分队应服从其指挥,同心合力做好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保持信息畅通。
要确保现场人员中至少有两部手机保持畅通,保持隧道所中控室与外界的信息畅通,保证现场队员之间的联系。
6、分级上报事故。
中控人员、执勤队长应按事故等级报告制度,分级上报相关部门、领导。
第六条组织分工隧道所在紧急情况下成立应急小分队全面负责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以保证隧道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
(一)人员组成。
当班执勤队长为应急小分队队长,成员为当班的安保、机电队员、驾驶员、行政班人员等,其中以男性员工为主。
(二)应急小分队职责1、队长职责(1)队长权限。
在所领导不在场时,担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负责全所人员的调配。
(2)信息处理。
了解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如有无人员伤亡、路产损失、是否有危险品等),亲自或指定专人将现场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控员,告知现场处理措施,并督促中控员通知相关单位及时处置;根据事故分级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事故处理。
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抢险救灾,统一调配应急小分队队员;在专业处理部门到达后,协助其工作。
2、队员职责。
服从指挥,听从队长的统一调度,互相配合,负责现场的预警、封道、交通疏导、伤员抢救、灭火救灾,在抢险过程中,要及时向队长提供建议,但以服从队长决定为原则。
应急小分队队员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也要兼顾专业分工。
消防、伤员急救方面的问题以安保队员为主,机电方面的问题以机电队员为主,车辆方面的问题以驾驶员为主。
(1)机电队员职责。
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封道,并处理各类与机电设施相关的工作,随身带配电柜钥匙。
(2)安保队员职责。
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现场安全与畅通,负责伤员急救与消防设施的使用与指导,随身携带消防箱钥匙。
(3)驾驶员职责。
平时注意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发现损坏和故障及时修复与排除,保持车容和车辆机件状况良好。
交接班时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包括车况、油量),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以保证应急工作需要。
发生事故时,主要负责驾驶,并协助队长检查事故车的车况。
第七条物资准备1、交通事故。
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消防箱钥匙、配电柜钥匙、急救箱,抢险人员均应穿反光背心。
2、火灾或危险品泄漏事故。
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消防箱钥匙、配电柜钥匙、急救箱、强光手电筒。
抢险人员均应带上简易防毒面具,穿反光背心。
3、隧道非正常状况。
由于此类情况差异较大,故应对必需准备的物资在具体处置预案中说明。
第八条事故分级报告制度1、轻微交通事件(如抛锚等短时间就能处理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
2、简易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如车辆追尾、碰撞、翻车等无人员伤亡或无长时间封道可能性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
3、重大交通事故、一般火灾事故等(须长时间封道或有人员伤亡的)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汇报上级领导。
4、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由中控值班人员汇报执勤队长汇报所领导汇报上级领导汇报集团公司及地方政府报告。
第九条事故分级标准(一)交通事故分类1、简易事故:(1)仅造成事故车辆损失(预计损失30万元以内),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少,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3)在前两项基础上,虽有人员受伤,但明显轻微的。
2、一般事故:(1)造成事故车辆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3)造成事故车辆损坏,预计损失30万元以上,无人员伤亡。
(4)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大,无人员伤亡。
(5)造成人员5人(不含)以下受伤事故。
(6)大客车发生事故,人员受伤明显轻微的。
3、重大事故:(1)造成2人(含)以下死亡事故。
(2)造成5人(含)以上受伤事故。
(3)大客车发生事故,有人员受伤或死亡的。
(4)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无人员死亡的。
4、特大事故:(1)造成3人(含)以上死亡事故。
(2)造成10人(含)以上受伤。
(3)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有人员死亡的。
(4)涉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
(二)火灾事故分类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3、不具有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第十条隧道所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了解情况协助交警、路政等疏导交通抢救伤员扑灭火灾应急小分队第三章安全预警预案第十一条安全预警作用在高速公路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下,一旦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可以预防事故的扩散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也能确保在高速公路上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安全预警分类(一)隧道养护维修作业:1、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三类施工,图示1):(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
数字X为可变式(范围为1、1.5、2),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可折叠式的施工封道牌,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4)在施工封道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俗称小红帽),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5)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施工封道牌处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6)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7)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预警车辆距最后方的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
预警车辆要保证车况良好,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
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8)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9)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
(10)隧道内施工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改为相关施工信息。
(11)将隧道内的灯光打亮,保证施工照明,也便于后方来车及时发现施工情况。
图示1说明:A为施工车辆; B为隧道 x 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告知牌; D为可折叠式施工封道牌; I为警示装置; 为锥形桩2、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半天以内的(二类施工,图示2):(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 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
数字X 为可变式的(范围为1、1.5、2等),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30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前方300米施工”的告知牌。
(4)在施工后方25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5)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导向标志,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6)在导向标志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7)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导向标志牌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8)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9)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并保证其距最后方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
预警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
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10)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11)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