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ppt课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春季,晴时,阳光普照,温暖宜人,阴时, 阴雨绵绵,寒气袭人,流行性感冒、腮腺炎 等呼吸道传染病,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 肤病及胃肠道疾病频发,因此,春季尤其注 意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提前预防。
夏 日常活动调养
《素问》中提到“夏三月 ……夜卧而早 起,无厌于日……此夏季之长(茂盛) 也。”
《素问》中提到:“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 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 到。”
总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春夏时节,万物从冬藏中复苏、生发,繁荣 茂盛,生机由弱而强,中医中被视为阳气的 象征,人在这个季节必须适应自然界阴阳变 化以养阳。秋冬时令,万物趋于结实肃杀而 闭藏,阴气主政,人体也以阴气为主导,宜 适应自然变化,潜藏阳气,滋养阴气。
日常活动调养 基本理念 疾病规避
春 日常活动调养
以舒展、宣泄通达为主。
《素问》中提到“春三月……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此春之气,养 生之道也。”
一、迟睡早起
春天要稍微迟一些睡觉,在保证基本眠的 前提下, 尽可能早起。
二、进行一些室外活动
衣服保持宽松舒适,披散头发,尽量舒缓身体,在没 有任何压抑束缚的前提下促进阳气发生。环境要求: 选择空气清新的户外场所,如公园、草地,多接触大 自然。
睡前宜暖足:一是睡前温水侵足,使血下行,改善脑部 充血状态,以利入眠。二是按摩涌泉穴,该穴为足少 阴肾经要穴,肾主水,可引火归原,火入水中,水火 共济,以利于睡眠。
睡前不饥不饱,饱食即卧,则脾胃不运,食滞胸脘,化 湿成痰,大伤阳气。过饥则难以入眠。
涌泉穴
卧忌当风,对炉火。头对窗或大开窗门,风易入脑, 户引起面瘫、偏瘫。头对炉火,易火攻上焦,造成咽 干目赤甚至头痛。
一、晚睡早起 二、不可贪凉 三、夏季穿衣不可太薄 四、夏季睡眠不宜夜晚露宿 五、不宜冲凉 六、夏季活动注意: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较
凉爽时进行,场地选在公园、草地等空气清新处,以 低强度活动项目为宜。
防病辟邪:
暑热过度可使人头昏、胸闷、恶心、口 渴,甚至昏迷。加之湿邪入侵,湿邪与 热邪相结合,极易损伤脾胃之阳气,且 不易恢复。
卧忌言语哼唱,古人认为肺为五脏华盖,好似钟馨, 凡人卧下肺即收敛,如卧下言语,则肺震动使五脏不 宁,影响睡眠。
睡眠时间:春夏应夜卧早起,秋天应早卧早起,冬天 应早卧晚期。一般早晨以6点半起床为宜,每天睡眠 时间约8小时。
规避疾病
“避虚邪贼风以防病”
秋季气候变化大,热、燥、寒皆有,若起居 不慎易犯病。尤其应注意支气管哮喘、便秘、 腹泻等疾病发生。
《素问》:“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 日光……养藏之道也。”
一早睡晚期
起床的时间最好在日出之后,冬日夜越深寒气越重,, 早睡可以使机体免受寒气侵扰,待日出之后再起床可 以避开夜间的寒气,多畏寒怕风, 应安置在向阳房;热证、阴虚者,多恶热喜 凉,可安置在背阴喜凉的房间内。
病室环境: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休息和调养, 对于心气虚的患者噪声的刺激尤其会导致心 烦意乱。噪声应不超40-60分贝。
温湿度适宜:常人适应温度18-22℃,湿度50%-60%, 所以应根据不同病症调整温湿度,阴虚症、热证:温 度16-20℃,老年人、婴幼儿、阳虚证、寒证患者: 20-26℃。湿盛患者湿度宜低,燥症患者湿度宜高, 阴虚者多热而偏燥,湿度宜高;阳虚者多寒而偏湿, 湿度宜低。
《素问》中提到“秋三月,早卧早起……此 秋之气也,养收之道也。”
一早睡早起
秋季作息要适应秋燥之气和收敛之气 性,早睡顺应精气收藏,早起顺应阳气 舒张。
二不可过度劳累,不可泄汗过多
以防阳气阴液受损。
春捂辅助阳气生发,秋冻则辅佐阳气收 敛,早秋虽凉但不至于寒,有意识的进 行防寒锻炼,能逐渐增强体质,晚秋则 应加衣保暖。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之生活起 居护理
2016-07-12
《一》顺应四时,调养形神 《二》病室环境适宜 《三》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四》睡眠有节
了解中医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内容。 熟悉中医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理念。 掌握顺四时而养,睡眠有节的重点内容,用
于临床中医健康宣教。
一、顺应四时,调养形 神
睡眠有节的概念:是指根据自然界与人 体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 法和调护措施,以保证睡眠质量,消除 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从而达到,防 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与忌宜
睡眠忌宜
睡眠时间 睡眠姿势 睡眠时间和姿势 睡眠方位
睡前忌宜 睡中忌宜
睡前忌宜
睡前神宜定:忌七情过极,读书思虑,大喜大怒则神不 守舍,读书思虑则神动而燥,致气机紊乱,阳不入阴。 睡前亦不可剧烈活动,应放慢呼吸节奏,使身体渐入 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
三、禁忌:活动量不能过于疲惫,亦不可久坐不动,
久视不移,久睡不起,这样阻碍筋骨舒展,使经络气 血淤积,有碍肝胆之气的调畅。
“春捂以养阳”
“春捂”
是指春天尽可能迟的卸减冬装,“捂”住身 体的热气,保证阳气发生的内环境,春季阳 气刚升而不盛,寒气将去而未衰,过早去棉 衣,寒气乘虚而入,极易染病。青年女性应 尤为注意。
二注意头、颈、背部、两足保暖
背部有督脉,且为人体阳中之阳,风寒极易由背部入 侵,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寒气从脚起”冬季 注意双足保暖,双足温暖者不易受寒感冒,而足部受 寒者势必影响内脏,可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冬季防病保健
过度寒冷刺激对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 等有诱发作用,寒冷使人体裸露的部位皮肤 粗糙、皲裂,使耳、手、等发生冻疮,头部 突然遭到或长时间受到冷风侵袭易发生神经 麻痹症。
光照适宜:室内阳光宜充足但不直射面部,但热证、 阳亢、神经衰弱者光线宜暗,痉病、癫狂病者避免强 光刺激。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 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要求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粗细, 搭配合理,按时作息,力戒贪睡,适当锻炼, 筋骨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