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学精品PPT课件

中医护理学精品PPT课件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定穴 施灸 观察 灸毕 整理 记录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 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 风等
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 方法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 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 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
协助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灸法
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 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 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别连接在两根针柄上。打开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慢慢调至所需电流 量(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抽动)。
④ 通电时间一般为5~20分钟。 ⑤ 需强刺激时,应由小到大调节电流量,切勿突然增强。行针过程中 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⑥ 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至“0”位,关闭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 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⑦ 协助病人衣着,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1、艾条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 ①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 感烧灼为度。 ②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④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
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 到艾灸的目的。
2、艾柱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 (2)操作方法: ①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 ②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 ③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 ④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
① 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同毫针刺法,临床常用于: ◆ 各种痛证、痹证。 ◆ 心、胃、肠、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 ◆ 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 ◆ 针刺麻醉。 ② 物品准备 治疗盘:电针仪、毫针盒、无菌持物镊、棉签、棉球、皮肤消毒液、弯 盘、浴巾、屏风。
电针法
操作程序 ①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② 核对医嘱,选好穴位,皮肤消毒,按毫针刺法进针。 ③ 得气后,将电针仪输出电位器调至“0”,再将电针仪的两根导线分
境的统一性。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按照中医的理论,通过四诊、入纲对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证型、 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中医的护理原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基础上的,有扶正 祛邪、正护、反护、急者护标、缓者护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因制宜、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护理原则。
患者耐受程度,导线有否脱落, 有无晕、弯、折针等情况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 卧位,清理物品
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电 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电针法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 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代替人做长时间的 持续运针,节省人力,控制刺激量。电针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可止痛、镇 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灸法
3、隔姜灸、隔蒜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
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 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
(2)操作方法: ①暴露应灸部位。 ②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 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 统称间接灸法。 4、艾灸护理 (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 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 (2)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 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 烫伤。 (3)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 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 (4)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 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 (5)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凡颜面、五官区域、大血管、粘膜处及热证,一般不宜艾灸。
电针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电针 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 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 衣着,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 暴露针刺部位,保暖
局部皮肤消毒
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为“得气”
选择小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 调节输出电流至所需量值(患者有麻 刺感,局部肌肉有抽动),留针
电位仪拨回至“0”位,关闭电源, 拆除导线,将毫针慢慢提至皮 下,迅速拔出,无菌干棉球按 压针孔片刻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选穴 消毒皮扶 选针进针
行针 接电源 通电 观察 针毕起针 整理
记录
电针仪、治疗盘、针盒、 镊子、皮肤消毒液、棉签、 干棉球、弯盘、浴巾、屏风等
遵医嘱选择穴位
同意针刺法
调输出电电位至“0”,接输出导 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 根针柄(身)上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院
1 中医护理概论 2 中医护理技能运用
3 中医与养身保健
中医护理概论
一、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理论为基础、整体观念为原则、辨证施护为特 点的专业性较施护
◆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体的各个脏腑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3、人本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 总之,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 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 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 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 位,注意保暖
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 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 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 灸至局部皮肤红晕
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艾条 灸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