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表达思念的古诗词: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摸鱼儿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
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深深寄托了词人纯真的爱情理想。
词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衬雁丘之长存,说明纯真爱情在词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词人朴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
大德歌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只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的大德歌分别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
这首是写春季的,以春季而人未归,抒写女主人公的哀怨情愫。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
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忆帝京柳永薄衾小枕天气。
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虞美人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
词情亦进亦退,亦退亦进地委婉曲折地前进,每一份情感,都紧紧地跟随着它的否定:“不是凡花数”却是凡花命;乱山深处“一枝如画”,依然无人赏识;“轻寒细雨”,风物宜人,又恨留春不住;为君不惜一醉颜红,又怕酒醒时候更添愁,只好任凭愁
来折磨她了。
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收到了凄咽恻断的艺术效果。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温庭筠有两首《梦江南》小令,《草堂诗余别集》在此调下有题“闺怨”。
闺怨题材在唐宋词中已经被写得很多了,经常看到的或写外形的憔悴,或写心情的苦楚,而这一首却不同,温庭筠主要是写感受和印象。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据晏几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女。
”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
比较起来,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在作者众多的怀念歌女词中更有其独到之处。
蝶恋花春景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文| 三度君品读更多经典古诗词,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唐诗宋词品读高兴能够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与你相识。
每天推送经典古诗词品读,让我们在这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陪三度君一起
品读鉴赏那些快被时光遗忘的经典古诗词,修身养性,传承经典,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