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的检测与加固实习总结

桥梁的检测与加固实习总结

实习报告2013年07月到2013年10月,在这个不平凡的岁月顿点中我在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忻州环城高速项目部进行了实践性的学习,让我把理论和现实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一、实习目的:通过在忻州环城高速的实习认识,使我对桥梁的检测与加固有了一次全面感性的认识,加深了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和更直观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次实习对我以后更好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非常有必要。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在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忻州环城高速项目部实习,主要负责现场管理及内业资料。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此次实习,我主要接触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处理的施工工艺流程,现将自己工作内容做一系统归纳。

1.裂缝容许宽度的规定裂缝宽度容许值必须根据构造物的使用方式和所要求的使用寿命来提出要求。

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原则上都应进行处理,建议缝宽小于0.10mm(含)进行封闭处理即可,对缝宽大于0.10mm的进行灌浆处理。

根据国内外设计规范及有关试验资料,混凝土最大裂缝控制标准如下:(1)无侵蚀介质,无防渗要求,0.30~0.40mm(2)轻微侵蚀,无防渗要求,0.20~0.30mm(3)严重侵蚀,有防渗要求,0.10~0.20mm按耐久性规定的最大容许裂缝宽度,只要缝宽被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即使是永久状态的裂缝也是没有妨害的(有试验证明裂缝宽度到0.30mm也没有增加产生可能的腐蚀);通常在有腐蚀的环境中应把裂缝宽度限制到较小的值0.10mm;只有在腐蚀很小的环境中,才容许0.20~0.30mm的较大裂缝宽度。

2.混凝土裂缝灌胶技术简介混凝土裂缝灌胶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稳定裂缝的修补,采用低黏度、高抗拉强度胶液材料,通过压力灌浆(0.2~0.4MPa)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空洞中,扩散、胶凝、固化,将原结构裂缝经过灌胶使断裂的原结构恢复为整体。

同时阻止空气中水蒸气和空中介质腐蚀结构钢筋及钢绞线,并促使结构砼形成原结构整体作用能力。

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原位加固技术。

适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所出现的裂缝(温度缝、收缩缝、受力缝、沉降缝)。

在进行混凝土裂缝灌胶的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记住两条原则:(1)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宽度是伴随着混凝土自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采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必须能适应裂缝的变化。

(2)最适合的灌浆时间是在裂缝开度最大的时候。

3.胶液材料现广泛使用的灌缝结构胶多为环氧树脂结构胶和低分子胺类固化剂,其强度一般为700Pma以上,且与混凝土有优良的介面性,固化收缩蠕变小,抗疲劳性好,材料比较普遍,性能完全满足灌缝胶的要求,其特点为温度与粘黏度影响较敏感:温度越高,胶的粘黏度越小,越适宜于渗透到裂缝深处,裂缝灌胶更饱满,对现场灌胶质量控制更保障,但温度越高,灌缝胶的固化反应越快,可操作时间越短。

温度越低,灌缝隙胶的粘黏度越大,虽然固化时间更长,现场可操作时间更充足,但由于粘黏度增大,胶在缝内流动深度不足。

所以合理选择胶的品种特别重要。

通常裂缝灌胶所用树脂具有以下特点:(1)粘度低(10-20x10-3Pa.s),可灌入0.05mm的细微裂缝。

(2)固结体强度高,抗压强度50 ~ 80MPa,抗拉强度大于33MPa,是混凝土的10倍以上。

(3)胶凝时间易控制,从30分钟到几十小时均可调节。

(4)可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可满足粘结、补强、抗渗等多种要求。

灌缝灌注胶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测试环境与条件要求值抗压强度混合后7天(20℃)大于60MPa 混合后28天(20℃)大于80MPa抗拉强度混合后7天(20℃)大于12MPa抗弯强度混合后7天(20℃)大于25MPa与混凝土结合力混合后7天(20℃)大于30MPa抗压弹性模量混合后7天(20℃)大于2.1×104MPa 无约束线性收缩混合后7天(20℃)小于0.12%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剂一经混合即开始反应,随着反应时间增加,温度相应提高,粘黏度越大,直到不能使用为止,所以在选择灌缝材料时必须考虑使用时间和使用温度,适当地选择温度对可操作时间控制很关键,另外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太高,胶液粘黏度越小,对灌缝有利于操作,但反应速度加快,可使用时间缩短;若环境温度低,则胶液的粘黏度增大,固化反应时间虽然延长,固化时间虽然延长,但胶的可操作性能下降,不宜灌入细小裂缝。

由于灌缝是大多在行车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选择胶的品种必须满足固化时结构振动不影响。

环氧树脂固化是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即开始发生化学反应,随着环氧基的打开及重新结合,逐渐形成空间网链,环氧基是靠原子键结合的,其强度高的原因也在于此,在灌缝时,由于有持续的压力存在,再之环氧树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介面性,轻微的振动不会影响其固化。

4.灌胶方案选择:(1)对细小裂缝(宽度小于等于0.2mm的裂缝)采用低压灌胶进行裂缝灌胶。

该方法主要是以持续渗透原理。

特点是灌入深度深,对细微的裂缝和灌胶量小的裂缝较适用。

(2)对宽度较大的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采用高压灌胶进行裂缝灌胶封闭。

该方法主要以高压形式将胶液压入裂缝,对宽度较大的通透裂缝且用胶量较大时较适宜。

(3)对极细小裂缝(宽度小于0.10mm的裂缝)采用封闭处理即可。

该方法主要用胶液将裂缝表面封闭,方法简单。

(4)要求:结构中宽度大于0.05mm 的砼裂缝全部采用灌胶形式封闭。

5.工艺流程(1)裂缝灌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低压和高压)(2)裂缝封闭施工工艺流程 (2)裂缝封闭施工工艺流程6.混凝土裂缝低压灌胶技术(1)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和磨片清洁裂缝(宽度为裂缝左右各2~3cm ,长度为沿裂缝方向两端头分别向外延伸5~10cm )的混凝土表面浮浆至坚实砼,用压缩空气或人工擦拭清除灰尘后,用酒精或丙酮试剂擦洗裂缝表面,使其表面清洁。

基层处理布设灌胶底用封缝胶封缝环氧树脂灌缝拆除底座、清养护 基层处理用胶泥封闭裂养护基层处理 用胶泥封闭裂养护基层处理基层处理后裂缝表面(1)布设灌胶底座在裂缝处理前首先调查裂缝走向及宽度,并在其相应位置进行标记。

同时根据如下原则选并择标记灌胶嘴位置,然后用粘结底座胶将灌胶底座粘牢在标记的位置上,底座上的注胶孔对正裂缝,养护2小时。

灌胶嘴布设位置有以下几个原则:①裂缝的端部设置灌胶嘴;②在裂缝最大宽度处设置灌胶嘴;③裂缝交叉处设置灌胶嘴;④灌胶嘴间距控制在20—30cm,长度尽量等距离。

灌胶嘴标记位置粘贴灌胶嘴已粘贴完的灌胶嘴已粘贴完的灌胶嘴(3)用封缝胶封闭裂缝将调好的封缝胶刮于裂缝表面,刮严刮实,宽度约3至5cm,厚度约2-3mm。

要求:①封缝胶封闭带必须与混凝土表面全部粘贴严密。

②封缝胶表面必须光洁平滑,以保证无裂隙无微小气孔。

③封缝胶封闭带要与灌胶底座周边自然连接成统一的整体。

④涂抹封缝胶至灌胶底座处时,应检查底座是否粘接严密。

若存在缝隙,应用封缝胶对其进行周圈封闭。

封缝胶封闭裂缝封缝胶封闭裂缝(4)环氧树脂灌缝①、封缝1小时后,封缝胶的强度便可达到灌浆需要的强度。

按配合比配制环氧树脂胶液,在注胶器内囊中注入灌缝胶,装入自动压力注胶器,从裂缝下端逐渐向上依次安装注胶枪灌胶。

②、灌胶时要求分组分批次进行,操作人员必须对本灌胶缝仔细观察,若发现胶枪内囊胶量不足时宜即时更换胶枪补充,直到内囊胶液不再进胶为止。

③、操作时,每隔一个注入孔安置一个注胶器,留置的注入孔作为观察孔。

自动压力注胶器主要利用毛细现象来注入低粘度灌缝胶。

当观察孔有胶反出时,用堵头将注入孔堵住,再压5-10分钟。

④、注入完毕,待养护至树脂初凝后,拆除注胶器。

⑤、发现有封闭不严漏胶的地方时,暂时停止此条缝的灌胶,立即使用快干封缝胶封闭,封缝胶固化满足灌胶所需强度后立即继续进行此条裂缝的灌胶。

环氧树脂灌缝环氧树脂灌缝环氧树脂灌缝(5)养护。

在灌胶完成胶液固化后方可恢复交通,以免影响灌缝质量。

(6)拆除底座、清理。

灌缝完成胶液固化后需恢复结构原貌,拆除灌胶底座,并用角磨机将裂缝封闭裂缝表面封缝胶磨平。

拆除底座7.混凝土裂缝高压灌胶技术裂缝灌胶示意图(1)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和磨片清洁裂缝(宽度为裂缝左右各2~3cm,长度为沿裂缝方向两端头分别向外延伸5~10cm)的混凝土表面浮浆至坚实砼,用压缩空气或人工擦拭清除灰尘后,用酒精或丙酮试剂擦洗裂缝表面,使其表面清洁。

(2)布设灌胶嘴对裂缝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后,用粘结腻子粘贴灌胶嘴,灌胶嘴的间距沿缝长依缝的宽窄以20~30cm为宜,具体方法同二、(2)。

粘贴灌胶嘴(3)封闭裂缝用密封胶封闭裂缝,宽度3~5cm,具体方法同二、(3)。

封闭裂缝封闭裂缝(4)密封检查从最下边的压浆嘴输入0.4MPa无油压缩空气,相邻嘴排气时逐个关闭所有阀门,再沿裂缝附近涂刷肥皂水检漏;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处漏气,作好标记。

用密封胶对漏气的区域进行封闭,待达到强度再次气检,如此反复直至不漏气为止。

腹板内外封闭同步进行,在检查气密性时必须单侧进行以检查其是否是通缝(箱内压灌压缩空气,箱外的所有压浆嘴阀门开启,发现有灌浆嘴冒气说明该裂缝属于通缝)同时发现箱外未加压浆嘴的位置冒泡应加设压浆嘴。

裂缝灌胶密封检查工艺流程(5)压力灌浆①、根据裂缝状况及设计文件要求的裂缝灌胶原则选择适合的树脂。

②、检查压力灌浆设备完好状况,接通管道。

③、打开所有灌胶嘴阀门,用压力为0.2Mpa 以上的压缩空气将裂缝吹干净。

④、压力灌浆时,压力要逐渐升高,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由一端向关闭所有压浆嘴阀门选中间位置压浆嘴压入0.4MPa 空气逐一检查压浆嘴排气后关闭在封闭的裂缝表面涂肥皂水对漏气部位作出标记重新密封漏气部位循环检查裂缝封闭情况直至无漏气现象发生另一端连续灌注,灌胶压力控制在0.2~0.4Mpa。

严禁骤然加压,以防止破坏管道。

⑤、灌注操作程序:接通管道——将配置好的胶液注入灌浆罐——打开气阀调节压力——打开注浆管道阀门开始注浆——关闭相邻冒浆注浆嘴——关闭注浆嘴阀门——移至下一注浆嘴……,反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最后一个注浆嘴冒胶关闭,当进胶量小于0.1L/min时用0.4MPa压力持压灌注10分钟以上,带压关闭灌浆阀后停止灌浆。

⑥、发现有封闭不严漏胶的地方时,暂时停止此条缝的灌胶,立即使用快干封缝胶封闭,封缝胶固化满足灌胶所需强度后立即继续进行此条裂缝的灌胶。

压力灌浆罐压力灌浆(6)养护。

在灌胶完成胶液固化后方可恢复交通,以免影响灌缝质量。

(7)拆除底座、清理。

灌缝完成胶液固化后需恢复结构原貌,拆除灌胶底座,并用角磨机将裂缝封闭裂缝表面封缝胶磨平。

8.混凝土裂缝封闭技术(1)混凝土表面处理用钢丝刷和磨片清洁裂缝左右各2~3cm的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灰尘后,用酒精或丙酮试剂擦洗裂缝表面,使其表面清洁并充分干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