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1
第五节 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
概念: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 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 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是企 业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重要组成内容,共八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社会保险费(五险)医、老、失、伤、生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辞退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支出
20000 2800
1000 3000 420 15000 12000 1500 4500
763500 109000 15260 50000 57000 11500 44500
14
原材料为开工时一次投入,甲乙产品共同耗 用材料按消耗量比例分配:基本车间工人工 资,制造费用均按工时比例分配,辅助费用 按修理工时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一)材料归集的基础工作 入库材料成本的确定:按实际或计划 领料单或领料单汇总:通过凭证进行归集,月终 按车间、部门汇总,计算出所消耗材料的数量和 金额。
(二)消耗材料计量 采用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三)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 分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进行,采用先进先出、后 进先出,移动平均、加权平均等
6000 2100 1000 3000
60100
11
(二)材料费用分配
1、材料费用分配表的格式(汇总表)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年
月
应借账户
成本项目
基本 生产
辅助 生产
甲产品 乙产品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 消耗材料 消耗材料
分配计入(分配率)
定额消耗量 (千克)
分配金额 (元)
制造 基本车间 消耗材料 费用 机修车间 消耗材料
23
2、计件工资 1)概念——见教材 2)计算——根据产量(工作量)记录的每一职工(或小组)
的产品产量(工作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求得。 产品产量(数量)=合格产品数量﹢料废品数 料废品是指非因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应付工资。 工废品是因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不付工资。所以 产品产量中不应包括工废品数量。 3、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 资。
3第 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生产费用概述 •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
配 • 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第五节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2、了解折旧费、修理费的核算 3、了解工资核算的凭证和工资费用 的分类 4、掌握生产费用分配原则、工资总额组成内容 5、掌握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及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 (4)计算出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单价
9
(一)材料总分核算(归集) 发出材料汇总表
年
月
应贷
原材料
应借
原材料
辅助材 修理用备
料
件
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45000 4000 1500 500
1500 600 400 200
1)概念——见教材 2)计算——由企业按有关规定计算求得
24
4、工资结算汇总表的编制——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归 集。 原始凭证: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工作量)记 录 编制程序:根据上述原始凭证计算出应付工资后, 填制“工资结算单”,后根据“工资结算单”按人员 类别(工资用途)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它是 进行工资结算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费用)的原始 依据。
12000小时 10000小时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本月生产费用资料
单位: 元
用途 要素费用
甲产品 生产用
乙产品 生产用
甲乙产 品共同
用
基本车 间一般
辅助费
辅助一 般用
合计
原材料 工资 福利费 折旧费 外购动力费 待摊费用 办公费
200000
160000
400000 80000 11200
2500 6000 840 35000 45000 10000 40000
2500 1000
合计
10000千克
400000 363500 763500
16
借:基本生产——甲产品(直接材料) 520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 240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500
——机修车间
1000
贷:原材料
763500
17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处理方法: 1、不单独设成本项目——燃料耗用较小的企业。
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 (一)分配原则 1、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人工费用。(如计件工资或只生 产一种产品的计时工资)采取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直接人 工)项目。 2、生产各种产品计时工资属于间接费用。应选用合理的方 法和标准进行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直接人工)项目。
29
(二)分配标准 各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定额工时) (三)计算公式——见教材 注: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福利费、五险一金、工 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其他职工薪酬应当并入工资总额, 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 例:某工厂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 品,本月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88000元(根据工资结算汇 总表)。按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为12320元;社会保险 费为27808元(根据社会保险费计算表);住房公积金为 7040元;工会经费为1760元,职工教育经费为1320元。本 月甲、乙、丙产品的实际工时分别为2000、3000和6000小 时。 要求:编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并做分录。
5
(二)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凡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属间接费用则先归集,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三)要素费用分配内容: 材料费用分配、 人工费用分配、 折旧费用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待摊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
6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5
工资结算汇总表
年
月
单位:元
车间或部门 (人员类别)
计时
计件
应付职工薪酬
奖金
津贴和 补贴
加班加点
基本 车间
生产工人 车间人员
小计
辅助 车间
生产工人 车间人员
小计
企业管理部门
专设销售机构
工程部门
合计
合计
26
说明:职工福利:国家未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企业可
按历史数据和实际预计当期实际发生额。实际发生额大于预 计时补提反之冲回。(历史数据即可按工资总额的14%计 提)。
19
注:为什么支付款项时不借记成本费用呢? 因为外购动力费用为每月下旬支付,根据权责发生制原
则,此时支付的动力费用是从上月支付日至本月支付日这一 期间的费用,而不是当月的动力费用。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表”进行 (一)分配标准(即求分配率作权数用)
1、在各车间、各部门之间的动力费用,常用计量仪器的 记录数量作为分配标准。
社会保险费归集 1)内容
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和补充养 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
2)计算:根据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求得 计提基础:工资总额。 计提比例:医疗保险费10%、养老保险费20%、失业保险费 2%、工伤保险费0.8%、生育保险费0.8%。
特点 6、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算和账务处理方法
3
重点、难点: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2、生产费用要素分配原则 3、材料费用分配方法,适用范围和
计算公式 4、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的计算与分
配
4
第一节 生产费用概述
(一)生产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按经济内容(性质)分类:
在会计上称为费用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 段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消耗的三大类要素费用, 具体划分为六个费用要素。 按经济用途分类: 将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为不同项目,会计上 称为“产品成本项目”,它是企业计算产品成本 时进行费用分类的依据。
18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概念: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消耗各种动力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电力、蒸汽、煤等) 归集的核算 通过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1)购入动力费用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电厂(注译)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
2)月末按受益对象分配时 借:制造费用——车间照明用电 基本生产——生产用电 管理费用——行管照明用电 贷:应付账款——电厂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合计
消耗材料 消耗材料
单位:元
直接 费用 计入 合计
12
2、资料 例1 某企业设有一个基本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产品,
另设一个机修车间,有关材料分配资料如下: 1)材料消耗定额记录
材料消耗定额 生产工时 修理工时
基本生 产车间
甲产品 乙产品
一般
行管部门
8000千克 2000千克
2500小时 1500小时
将燃料列入“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制造费用”项目内。 2、单独设“燃料及动力”项目——燃料耗用较多的企业。
将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采用按重量、体积、定额耗 用量等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中进行分配后,编制材料费用 分配表,列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中。 3、辅助车间耗用燃料,列入“辅助生产”明细账中;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燃料列入“制造费用”明细账中; 管理部门耗用燃料列入“管理费用”明细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