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19节 对祖国山河的礼赞 课件(共25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19节 对祖国山河的礼赞 课件(共25张PPT)


“芬兰民族音乐之魂”
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
产生背景: 争取民族独立 振兴民族音乐
作品题材: 反映本民族历史和人民生活。
代表人物: 捷克(斯美塔那) 挪威(格里格)
芬兰(西贝柳斯)
代表作品: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芬兰颂》创作背景:
《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最著名 的代表作。1899年,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 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 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西贝柳斯在这样 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芬兰颂》这部举世闻名的 杰作,该作品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被誉为芬兰“第二国歌”。
欣赏:
思考: 1.整部作品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
是哪一部分?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3.作品带给你情绪的变化是怎样的?联想一
下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西洋乐器的分类:
1.打击乐器 2.铜管乐器 3.木管乐器 4.弦乐器 5.键盘乐器
引 子
圣 咏 主 题
战 斗 场 面
舞 蹈 性 场 面
赞 美 诗 主 题
终 曲 高 潮
圣咏主题:
1.旋律的行进有何特点?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2.音乐速度如何?主要乐器是什么?作者用这样 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出芬兰什么样的情景?
赞美诗主题音乐:
1.和圣咏主题对比一下,音乐表达的情绪一样吗? 2.曲调如何?表达怎样的情感?3.主要乐器是什么
《芬兰颂》的赏析:
在定音鼓强烈的颤音烘托下,沉重,粗犷的悲剧性主题, 表现出受压迫的芬兰人民及其隐藏的反抗力量。
在第二个圣咏主题中表现了芬兰人民的压抑与痛苦。 乐曲转入快板时,由铜管奏出的急促,兴奋紧张的主题以及
随后弦乐以固定音型奋勇推进的这一部分,比较形象典型。 虽然有反面势力的镇压,但人民的力量还是不断壮大。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赫尔辛基大教堂
千湖之国
温馨的建筑
圣诞老人的故乡
西贝柳斯公园
1·他被誉为什么? 2·是哪个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最著名的作曲 家,著有多部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 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而获得世界的公 认.19பைடு நூலகம்0年起在赫尔辛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国 际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
接着出现由木管乐器吹奏的舒缓庄重的旋律尽情表达了芬 兰人民神圣而崇高的情感。
整个作品都从各个侧面表现了芬兰人民的伟大,结尾部分 再现号角似的高潮,激昂的铜管奏出了强有力的阵阵凯歌, 充分表现芬兰人民的伟大和正义力量的必然胜利。
课后作业:
听【什么什么】有感
《黄河大合唱》
作 曲 冼星海
作 词 光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