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汽轮机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工业汽轮机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工业汽轮机企业960家,从业人员480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工业汽轮机产值122144.50万元,较2016年108245.75万元增长12.84%。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6270.86万元,较去年49248.08万元同比增长14.26%。
......在工业4.0时代,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为消费者在驾驶时给出正确的驾驶提醒,并为消费者预测道路的拥堵情况,推荐更佳的路线。
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而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
那么在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以及新型工业革命的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迎合“制造强国”的发展要求。
中国对于制造业的前沿发展一直保持警醒态度,很多国内优秀企业已经尝试去自我创新、自我升级,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使其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上有所欠缺,缺乏内部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甚至有条鸿沟一直亟待中国制造业工厂去逾越,这就是消费者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系统分析。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些减速,这就要求应用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稳定,现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种前景。
它可以促进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通过市场实现经济调节目的,可以处理经济包容性问题,也可以提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恢复契合性。
在新常态模式下,我国的自贸区的建设就会有很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功大大的提高了自信心,让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有所加大,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所以更应该加强自贸区的建设。
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自贸区建设,我国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加快了城市的建设,然后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2、国际经贸环境与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使我国面临市场重心转换调整的契机,要平衡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一要调整国际产业分工的定位,提高制造业中高端竞争力。
我国既往增长方式具有鲜明的出口外向型特征,依托要素成本优势带来的产品服务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随着要素成本优势减弱,我国外向型经济亟待向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二要匹配好国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国内市场机遇。
近年来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张,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居民消费能力得到释放,消费端提高了对产品品种、品质、品牌的追求,而供给体系质量提升滞后,导致这部分内需向进口端释放。
消费升级带来的庞大内需市场,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可靠的市场基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二、宏观产业政策1、提升质量品牌水平。
质量和品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实力。
民营企业规模小、历史短,多数处于创业期、成长期,更多关注市场和技术,质量品牌意识相对淡薄,管理能力相对薄弱。
引导民营企业在成长期就树立以质量品牌赢得市场的理念,是培育百年企业、塑造中国制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抓手。
报告在提升民营企业质量品牌水平方面,提出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设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质量标准政策法规体系、引导加强品牌建设等任务。
2、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思想,“中国制造2025”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五大工程实施稳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启动创建,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实施。
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增信息光电子、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6个工业强基工程重点方向实施“一揽子”突破,4个“一条龙”应用试点顺利实施;202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取得积极进展,97个项目开展多领域多模式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快速成长;142个重大绿色制造项目进展良好;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一批高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服务型制造成效初显。
“中国制造2025”国际对接合作不断深化。
201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宏观经济将保持稳中有进,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生产形成稳定的带动作用。
其次,“放管服”改革、降成本政策将继续推进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将加速推进等都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此外,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产品供需将达到新的均衡,工业品价格涨幅将回落调整,企业利润增速也会小幅调整。
综合看,工业企业利润涨幅可能会放缓,但发展质量会继续稳步提升。
2、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
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等行业功能,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因地制宜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鼓励造纸行业利用林业废物及农作物秸秆等制浆。
推进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28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9.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89亿元,增长7.65%;第二产业增加值1750.66亿元,增长6.9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09亿元,增长8.9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93亿元,同比增长9.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0.46亿元,同比增长9.38%。
国税收入350.20亿元,同比增长7.21%;地税收入亿元73.71,同比增长8.31%。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2%。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8%,衣着上涨0.97%,居住上涨0.6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78%,医疗保健上涨0.8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1%,交通和通信上涨0.61%。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09.2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5.80%。
规模以上AA、BB、CC、DD(含工业汽轮机)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62.95亿元,增长10.95%。
AA完成增加值439.05亿元,增长11.72%;BB完成工业增加值321.70亿元,增长10.07%;CC完成工业增加值224.87亿元,增长5.53%;DD完成工业增加值152.18亿元,增长8.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4%。
实现利润总额480.39亿元,比上年增长9.4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3.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8%。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083.14亿元,增长7.9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0.43亿元,增长10.1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75.18亿元,同比增长8.3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662.71亿元,同比增长7.8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65.68亿元,增长6.21%。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06.94亿元,增长9.64%。
民间投资3610.11亿元,增长8.70%。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28.44亿元,增长11.90%。
重点项目1528个,完成投资2286.51亿元,增长5.31%。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
城镇实现零售额1006.28亿元,增长10.09%;乡村实现零售额304.05亿元,增长9.0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345.82,增长11.58%。
实际利用外资51422.73万美元,同比增长59.47%。
外贸进出口总值344.43亿元,同比增长59.06%。
其中,出口总值223.88亿元,同比增长54.80%;进口总值120.55亿元,同比增长55.85%。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根据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路,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明确当地三年攻坚目标和任务,以工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一轮技术改造为主抓手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产业园区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工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工业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水平。
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大力引进来、走出去,突破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综合运用财税、产业、金融、土地、人才、贸易等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工业高端领域集聚。
全面推进工业领域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和牵引作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
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坚持高端引进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提升,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支持现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提高效益,提升存量工业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推动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章区域内工业汽轮机行业发展概况一、工业汽轮机产业发展现状在工业生产中,直接用汽轮机作为原动机来驱动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如大型风机、给水泵压缩机等功率比较大的设备,这种用途的汽轮机叫工业汽轮机。
驱动泵、鼓风机、压缩机等机械的汽轮机或与工业生产流程有密切联系的发电用汽轮机。
工业汽轮机既可使用燃料或利用各类工业生产流程中副产热能在锅炉中产生的蒸汽,也可利用生产流程中的余汽。
二、区域内工业汽轮机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工业汽轮机企业960家,从业人员480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工业汽轮机产值122144.50万元,较2016年108245.75万元增长12.84%。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6270.86万元,较去年49248.08万元同比增长14.26%。
2017年区域内工业汽轮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176.53万元,同比2016年30344.35万元增长19.22%;行业净利润13019.52万元,同比2016年11474.99万元增长13.46%;行业纳税总额43194.72万元,同比2016年36435.87万元增长18.55%;工业汽轮机行业完成投资37286.01万元,同比2016年31335.41万元增长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