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立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立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今天,针对这句话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两种境遇的比较与思考。

我方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正本清源,此句原意为泉水干涸,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

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相互扶持,还不如大家安稳的回到大海,随意自然来得好。

结合原意,我方以人事物个体的发展与长久的和谐幸福为标准分别从事实、理论、价值三方面来论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一,结合事实,相濡以沫有碍个体事物的发展。

客观上,海水总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

试问,哪条鱼想在陆地上残喘而不是在水中自由自在呢?就此看来,相濡以沫也并不是长久之计。

主观上,相濡以沫的前提是在困难的境遇下,它不是生活的常态,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甚至威胁到存活问题。

这时,它是一种本能的自救,但没有好的条件保障,何来长久之幸福与个人的良好发展。

反之,相忘于江湖则代表着处于顺境的自然和谐,每个个体便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发展。

第二,结合理论,人的最基本需要是生存而非情感。

存活是情感的基础:困难时期相濡以沫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为了得以存活,然后回到那个本我即各自江湖的适合自己的更好的生活状态吗?相比之下,从个体的长久幸福来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三,价值层面,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但相忘于江湖却是另一种境界。

这里的忘,并不是完全丢弃。

而是一种回归自然随和的状态,选择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稳的生活,我方认为,这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更坦荡与淡泊的心境。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