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课时】1课时【探究学习】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 (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

【课堂实录】【诱导】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探究】再看两个演示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展示】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

【评议】:1.学生小组互评2.老师点评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V 0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 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 点不远处取一B 点,求AB 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 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 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 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 【应用】 问题引导:速度是 (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 ,也就具有 ,因此曲线运动是 。

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例题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 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轨迹是:AF V 0V 0 B C V 0D F F F解析:例题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 1突然增大到F 1+F ,则此质点以后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题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 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 到N 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做图分析:【课堂小结】1.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FM M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3、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三、德育目标:使学生明确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

教学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方法: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CAI课件、玻璃管、水、胶塞、蜡块、秒表教学步骤:【诱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它比直线运动复杂,为研究复杂的运动,就需要把复杂的运动分为简单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各分解。

【新课教学】【探究】(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能在具体实例中找出分运动的合运动和合运动的分运动。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3、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

4、理解合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分运动合成的。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合运动和分运动【展示】(1)做课本演示实验:a 在长约80—100cm 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 (要求它能在水中大致匀速上浮),将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金。

b ,将此管紧贴黑板竖直倒置,在蜡块就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做直线运动,记下它由A 移动到B 所用的时间。

C :然后,将玻璃管重新倒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到它是斜向右上方移动的,经过相同的时间,它由A 运动到C :【评议】 :1.学生小组互评2.老师点评 (2)分析:红蜡块可看成是同时参与了下面两个运动,在玻璃管中竖直向上的运动(由A 到B )和随玻璃管水平向右的运动(由A 到D ),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由A 到C )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

(3)用CAI 课件重新对比模拟上述运动 (4)总结得到什么是分运动和合运动a :红蜡块沿玻璃管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叫做分运动。

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合运动。

b :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合(位移、速度) 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分(位移、速度)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应用】【例题分析】1、用投影片出示课本例12、出示分析思考题(1)说明红蜡块参与哪两个分运动(2)据实验观察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3)红蜡块的两个分速度应如何求解? (4)如何分解合速度分运动 合运动 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分解3:分析解答上述几个问题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题过程解:竖直方向的分速度s m smv /045.0209.01==水平方向的分速度s m smv /04.0208.02==合速度:s m v v v /100.622221-⨯=+=4、同学们看课本的解题过程,并说明是如何求解的。

【巩固训练】1、飞机以速度v 斜向上飞行,方向余水平方向成30o 角 (1)分析飞机的分运动个合运动(2)求出水平方向的v x 和竖直方向的v y2、分析: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合运动不是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它们的合运动是直线运动?【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 2:什么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将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抛体运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通过对具体问题画草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1、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分解;2、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矢量公式的应用。

【课前准备】(幻灯片)人跳起摸高的动作,跳绳的动作,喷泉,例题,习题等【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突然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则4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A、20mB、22.5mC、100mD、40m问:该汽车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可分解为哪两种简单的运动?(学生活动)通过对该题的思考、讨论与解答,加深对学过知识的理解,为这一节的知识作铺垫。

【诱导】(二)引入新课[用幻灯片放映竖直下抛的蓝球和竖直上抛的蓝球及竖直起跳摸高的动作,让学生观察蓝球和人的运动有何特点?]教师:以上三种运动有何特点?学生:都是抛体运动且都在竖直方向上。

教师:由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些运动归结为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那么这些运动有何特点?遵循什么样的运动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探究的内容 (三)新课学习 【探究】再次放幻灯片让学生认识抛体运动的种类。

板书:一、竖直下抛运动教师:思考竖直下抛运动有哪些特点?(从运动特点和受力特点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板书:特点:具有一定的初速度v 0,方向竖直向下,只受重力 教师:自由落体有何特点?二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展示】【评议】 :1.学生小组互评2.老师点评教师:从运动合成的角度,竖直下抛运动可看作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板书: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二、板书:竖直上抛运动 【探究】(幻灯片:竖直上抛蓝球和人跳起摸高的动作)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蓝球抛出手后运动的全过程,并画出草图。

相关主题